"再"的第四筆到底是什麼?你還敢說自己會寫漢字麼?

2020-12-02 杭州在線

  一線語文老師、專家提供的幾個特別容易寫錯筆順的字 製圖 李本獻

  30位記者寫「再」字

  只有11位筆畫順序是對的

  這道題到底有多難?昨天,快報30位記者現場參與測試,大家一筆一筆地寫「再」字,看看誰的書寫順序是正確的。

  30位記者,15男15女,大部分是本科學歷,有的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蘭州大學等名校。有3位還是研究生學歷。

  30個人先是在小黑板上做測試,寫字之前,幾乎每一位記者都要先在紙張上演練一遍,才能在黑板上一筆一筆地寫好「再」字,即使這樣,還需要塗塗改改。大家開玩笑說,感覺回到了小學生時代。

  接著大家輪番在一張白紙上按自己書寫習慣,一筆一筆寫「再」字。測試結果,30位測試者中只有11位記者(3女8男)的筆畫順序寫對了,19位記者(12女7男)的寫法都是錯誤的。

  「再」字一共是六畫,前面三畫大家都正確,從第四畫開始,大家的寫法有的是橫豎橫,有的是橫橫豎。

  杭州中小學的期末考剛結束,一所知名民辦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出了一道試題,考倒一大片學生。原題是一道判斷題:「再」字第四筆是「—」(橫),這句話是對是錯?一位家長在微博上描述答題狀況,「這是兒子學校一年級期末考試題,全體學生都錯掉,全年級沒有一個一百分。」

  昨天我們向這所學校求證,學校老師說,判斷題的準確答案是「錯」,即第四筆不是「—」(橫),應該是「|」(豎)。外界說這道考題全軍覆沒,實際情況沒那麼誇張,答對和答錯的孩子各佔一半。不過,這道題在語文期末考所有試題中,錯誤率算比較高的,很多學生都認定第四筆是「—」。

  家長:這麼考有必要嗎?

  一位媽媽說,「學校這次期末考,兒子語文成績99分,扣的一分就傷在這道考題上。當時看到題目,我就打電話給幾個認識的老師,問他們『再』的第四畫是什麼。教一年級的老師好像都能答對,但幾位教三四年級的語文老師也錯了,有兩位語文老師還非常肯定地跟我說是橫。想不通啊,考這道題有必要嗎?」

  江幹區一所公辦小學家長說:「女兒上一年級時陪她做作業,真是太煎熬了。有一次看她寫字的筆畫順序不太對勁,我看著就不舒服,示範了一遍。女兒還不服氣,和我爭論起來,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出錯。她越來越委屈,哭了起來,說老師上課就這麼教的,讓我打電話問老師。

  「我也急了,馬上跟老師聯繫,老師說有幾個字的筆畫順序改了,和以前不一樣了,孩子的寫法是對的。我那時就特別納悶,這麼改有意思嗎,這跟學好語文有什麼關係啊?從那以後,女兒就老笑話我,說我什麼都不懂,拼音讀不準,字也寫不對。」

  還有一位媽媽說,孩子上學前沒有特別關注寫字筆畫,感覺筆畫不是特別重要,怎麼方便怎麼寫。當孩子上小學後發現很多字的寫法都有講究,後來研究了一段時間,發現按原來的筆畫寫和按現在的要求寫,寫出的字,樣貌還是有點區別的。比如寫行書,按現在的筆畫要求,寫出的字就比較漂亮。筆畫有點複雜,很多地方老師都說不清楚,最近還打算找一本比較權威的資料。

  老師:出這道題,不是要為難孩子

  出題的民辦小學,一位資深語文老師說,最近幾年很多老師不太重視筆畫教學,雖然這個字的筆畫課堂上講到過,但不會看學生一筆一畫寫,所以學生的錯誤很難監測到。學生受外界的影響也很大,很多學生幼兒園就會寫字,但筆畫不一定正確,一旦形成思維定式就很難改了。

  這位老師教一年級已經五年了,她說,平時上課都是按照教學參考書。這幾年來,「再」字的第四筆都是一豎。這道題目不是學校原創的,引自其他地方。原創者應該不是特意為難孩子,而是給老師們提個醒,讓老師重視漢字書寫。

  筆畫的變化也有它的優勢,可能是更加符合寫字規律,也可能是讓字變得更加漂亮,孩子從小應該養成好的書寫習慣。

  現在的小學,老師如何教孩子寫字的筆順?昨天我們採訪了一些小學語文老師和教研員,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一線老師說法】

  上城區語文教研員餘琴:

  家長提前教孩子寫字要注意規範

  在成人看來,孩子只要把字寫正確就好,過程如何並不重要。有些家長比較心急,小學前教孩子寫字,但沒有基本的筆畫規則,孩子寫字也像畫畫一樣,比如「口」應該由三個筆畫構成,但很多孩子會畫一個圈。

  老師教孩子正確的筆畫還是有意義的,首先字可以寫得更加漂亮,其次讓孩子知道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最後這也是一種很有效率的識字方法。

  寫字的筆畫也有一些基本規律,常規順序是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中間後兩邊、先裡面再封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很多人覺得現在有些筆順調整已經不符合這些規律了,比如「火」字,現在的規範寫法是先兩邊再中間,但這些只是比較特殊的現象。

  漢字書寫其實有「兩可現象」,有些字兩種寫法都可以。現在的漢字也在逐步規範,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按調整後的筆畫寫字可能更加舒服,字也更加美觀。有些筆畫調整可能更加接近行書的書寫習慣,寫出來的行書書法會更加流暢。

  漢字的筆畫規則比較複雜,給大家推薦一本比較權威的資料書籍,《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這本書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的。筆順有它的規則,我們要鼓勵孩子規範書寫漢字,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也有幫助。

  天長小學副校長蔣軍晶:

  筆畫順序不是絕對的知識點

  現在的語文教學中不是特別重視筆畫教學,但正確的筆畫是有一定科學規律的,可以最好的方式順利、舒服地寫字,可以培養孩子很好的書寫習慣,這是教學中要重視的。

  但筆畫順序在考試中基本不會出現,不是絕對的知識點,按規範寫字不是為了記憶,而是幫助孩子更好地寫字,所以主次不能顛倒。每個人的書寫習慣也不一樣,儘量鼓勵督促孩子按正確的順序書寫,但不能作為知識點強求。

  勝利小學語文老師李珍珍:

  要用近一個學期才能糾正孩子的寫字習慣

  「再」是最近幾年變化筆畫的字,還有幾個比較容易弄錯的字有「方」、「火」、「裡」、「快」,都是近些年改的,改變筆畫順序的原因也許是這樣寫更美、更方便一些吧。

  現在很多孩子幼兒園時就會寫字了,但一年級第一個學期,老師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寫字的方法是拼湊,只要把字寫出來就好了,不管筆畫,也不管是否美觀。進入小學後,老師需要將近一個學期才能糾正孩子的寫字習慣。

  不管怎樣,按一定規則寫字會更舒服、字也會更加好看。如果爸爸媽媽提前教孩子寫字,一定要和教材同步,語文書和網上都能找到正確的順序,讓孩子寫字更有章法。

  現在很多字的筆畫順序變了,老師自己也有些不適應,教之前也要再三確認。

  採荷二小金祝華老師:

  現在的語文教學比較弱化筆畫

  現在的語文教學中比較弱化筆畫,但也會提醒孩子寫字時注意筆順,按照平時的書寫習慣,是從上到下,先中間再兩邊。現在很多家長都是80後,他們剛開始發現一些字和以前不一樣,都會很詫異,有些家長還會抱怨,覺得沒必要這麼改。但為了配合孩子,大多數家長也慢慢接受了。其實老師們剛開始也挺不習慣的,但還是會按照教學參考書來教學生。

  漢字筆順問題,語言文字方面的專家和書法家們有什麼看法?昨天,快報請教了北京師範大學語文文字方面的專家,杭州師範大學初教學院的教授和中國美院書法系教授。

  北師大教授王立軍:

  「貫」字要這麼寫,不可思議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軍,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專家組成員,昨天,他講解了與漢字筆畫有關的一些問題。

  王老師說,1988年,國家頒布了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之後,漢字筆畫順序一直按這個國家標準執行,基本變化不大,現在小學生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學習漢字筆畫順序的。

  漢字書寫有一些基本的規律,比如先橫後豎,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撇後捺、先裡面再封口等等,書寫順序,是歷史形成的,有很多講究。

  筆順最初是從歷代書法家寫字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原則是怎麼寫字比較快,比較好看。比如漢字沒有從下往上的寫法,這樣寫字很慢。有的筆畫順序與人的生理習慣有關,比如寫字從左往右,如果你從右往左寫,你可能就看不到你寫的字了。

  大多數漢字的筆畫順序是按這些規律來的,但有些字是被人為規定了順序。比如「火」字,規定是要先寫上面兩點,再寫「人」。這些規定大多是約定俗成。如果哪天大家都不遵守這些約定俗成了,有了新筆畫順序,那麼規定也會改變。

  王老師說,字的筆畫還是蠻重要的,小朋友剛學寫字,總需要一定的規則,如果先寫右邊後寫左邊,先寫捺後寫撇,沒有章法,對孩子學漢字也不好。不管怎麼樣,一些規則性的東西還是需要遵守。

  說這個「再」字,應該是按漢字本身的順序來寫,小朋友解答不出,說明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對成人來說,筆畫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寫出來的字,別人也看不出你的筆畫順序,在實際生活中,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寫對寫快就可以了。

  昨天,我們請王老師講解幾個易錯字的筆畫順序,說到「貫」字的上半部分時,王老師說應該是先寫口,再寫一豎和一橫。我們根據《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指出了王老師的錯誤,「貫」字上半部分,應該是先寫豎折,再寫橫折,再寫一豎,再寫長橫。王老師聽了後覺得不可思議:「是這樣寫的麼?為什麼會是這樣寫的?」

  【專家觀點:某些字的筆順是一種約定俗成】

  杭師大初教學院副教授吳雪青:

  「再」的筆畫,寫錯不應該

  杭師大初教學院副教授吳雪青,曾經接觸過一段時間的筆畫工作,吳老師很謙虛,她說對筆畫順序這個領域,只是稍微懂得一點,研究不深。據她了解,現在浙江省內研究漢字筆畫的專家很少很少。

  吳老師說,在給小學老師上課時,有專門課程講到筆畫順序,都是按國家標準執行。但其實對一些字的寫法,一線老師或專家一直是有爭議的,有的字學生書寫時有很多寫法。

  吳老師說,從語言文字規範的角度來講,按照筆畫順序寫字,能讓小學生更好地學好漢字,不容易產生錯別字,寫字也更具美感。而「再」字屬於基本字,筆畫寫錯確實也不應該。「不過現在一些小學老師,不要說一些特殊字的筆畫順序不清楚,就連普通字的順序也不清楚,這與電腦的普及很有關係。」

  中國美院書法系教授沈浩:

  寫字要按規範,但不要拘泥於規定

  中國美院書法系教授沈浩說,漢字的演變有一定的規律。社會節奏變快了,人們的交流增多了,篆書慢慢變成了隸書,隸書變成了楷書,在漫長時間中,形成了漢字的筆畫。

  他贊同王立軍教授的意見,「有時候某個字大家寫的順序都改變了,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就有可能會替代之前的筆畫順序。」

  沈老師說,」小學教育我不大懂,但從書法藝術的角度講,不按規定的筆畫順序,並不會影響書法的美觀。寫書法,講究打破程式化的拘束。我覺得寫字要按規範,但不要拘泥於規定。」

  都市快報 見習記者 姜曉蓉 記者 胡信昌

相關焦點

  • 據稱國家語委會對個別漢字書寫筆順作調整(圖)
    原來,國家語委會對個別生字的筆順進行調整……這些字,你都寫對了嗎?  一看圖瞬間我就凌亂了:「暈!錯了?從小寫到大的『火』啊,你怎麼就不是那個『火』了呢?」  記得上小學時,學校老師對漢字筆順的要求十分嚴格,「一代火」應該是一點一撇再一短撇一捺這麼寫出來的,可這「二代火」卻偏偏要一點一短撇再寫「人」,寫起來著實不順手。
  • 漢字筆順 你寫對了嗎:專家詳解漢字筆順規則意義何在
    新聞背景「為」字的正確筆順怎樣寫?2014年北京中考試卷中的這道試題,讓不少考生和家長們還記憶猶新。事後不少老師和家長們發現,別說孩子們,自己如果上考場,「為」字的正確筆順也寫不對。近期,網絡熱傳的「國家規定的漢字筆順規則」,再次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也會中國書法,但由於日本字和中國字不完全一樣,那麼他寫的書法到底是漢字還是日文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他書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二幅吧。 這是安倍的妻子昭惠和梅拉尼共同舉起了「和平」二個字,看來他們對中國漢字還是挺感興趣的啊。這是安倍在展示一幅中國書法作品,其內容是「風雲論道」。
  • 中國人寫漢字都快寫不過外國人了,你覺得你還像個「中國人」嗎?
    不過通常來說,漢語對外國人來說相對還稍微簡單一點(當然,也沒那麼簡單,漢語的發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而漢字,因為不像國外的文字都是由基本的字母拼出來的,漢字全都是象形字,需要大家一個一個去記,沒什麼規律,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寫錯。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不少外國人都是只會說漢語,但不太會寫漢字。
  • 珠峰上到底有多少屍體?看完你還敢來挑戰最高峰麼?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珠峰上到底有多少屍體?看完你還敢來挑戰最高峰麼?畢竟隨著高度的提升,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會變得更加稀少,從而在向上的過程中逐漸缺氧而導致人體不適。而上山又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運動,不僅考驗耐心,而且還極度消耗體力。在這種雙重壓力之下,探險者往往都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危險,時間拖得越久,就越容易出事,比如因為嚴重缺氧而昏迷不醒。
  • 完全不懂漢字書法的外國人寫漢字時,能感受到美醜之別,為什麼?
    在他的自傳《你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 中提到他自己在嘗試書寫漢字時親身體會到美感的經歷(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他在此前對中國文化幾乎沒有了解,也不懂中文):有一次我去看她時,艾蓮正在練書法,她自言自語說,」不對,寫錯了。」
  • 吉娜第一次寫漢字,誰注意她的拿筆姿勢?比會寫字的拿的都好!
    到了母親節這一天的時候,吉娜還悄悄地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的驚喜因為其他幾位妻子們都是已經做了母親的,所以吉娜在第二天母親節的到來之前就連夜給姐姐們安排了一些禮物,又是準備花又是準備賀卡的,最讓人意外的是吉娜的賀卡,對她來說很難的漢字,這次也都是她自己手寫出來的。
  • 帶你看懂有道詞典筆2.0與阿爾法蛋詞典筆Q3到底有什麼差別
    帶你看懂有道詞典筆2.0與阿爾法蛋詞典筆Q3到底有什麼差別 2020年11月20日 16:5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果給孩子使用手機查生字和單詞時,擔心單詞/生字還沒查到,就玩起了遊戲。讓孩子使用紙質字典/詞典,查詢的時間會變長,使孩子更容易出現厭煩心理;那麼當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成語、詩詞、英語長句等難題時,孩子到底該用什麼工具去查,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效率呢? 詞典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讓孩子聚焦到學習本身,涵蓋了聽、說、讀、譯、查等強大功能。
  • 讓漢字煥發魅力 拯救提筆忘字的「失寫症」
    你是否遭遇過「提筆忘字」的尷尬?某研究機構的一項社會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問卷調查的2301人中,只有38.1%的受訪者每天都會寫字,62.8%的受訪者遭遇過提筆忘字的困擾,85.7%的受訪者認為當下有必要強調手寫字的重要性,可見,「失寫症」成為亟待重視的社會現實問題。
  • 教你如何提升聽、說、讀、寫能力
    用什麼教材?只要背背五十音、單詞、語法就OK了麼?」 但其實,只有聽、說、讀、寫四方面全部達標才算是學好了一門語言! 畢竟再厲害的日語大神也都有剛入門的時候,那麼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是怎樣提升的呢?
  • 覬覦、耄耋、饕餮、蹀躞...這些字你會念麼?
    覬覦、耄耋、饕餮、蹀躞...這些字你會念麼? 原標題: 其中有一道題是「漢字簡體字中,筆畫最少的字和筆畫最多的字是哪個?」且不說外國人,估計很多中國人做這道題也只能得一半的分。  網絡考題固然是調侃,但像覬覦、耄耋、饕餮這樣的生僻字,生活中並不少見,而仍有很多人覺得「只有漢語十級才能讀下來」,若是再要求寫出來,估計有不少人要選擇交白卷了。  隨著時代改變,書寫工具和書寫文化也在改變。
  • 用字母縮寫代替漢字你反感麼?
    編者按:在很多遊戲中,玩家會用漢語拼音縮寫或特定的簡化方式交流,有些人認為這方便了玩家理解,也省力;但也有些玩家堅決反對,認為破壞了遊戲本身的內涵,不能代表歷史背景。作為一個遊戲玩家,你是如何看待字母縮寫代替漢字(或是英文標準縮寫)的呢?
  • 一文告訴你,點讀筆、詞典筆,小學生學英語,什麼值得買
    為了小朋友學英語,我可沒少非心思,都買了三支點讀筆,兩支詞典筆了。有朋友問我,有點讀筆了,還需要詞典筆嗎?先說結論,詞典筆是必須要買的,孩子越大越需要詞典筆,點讀筆不夠用了。我早先入手了一支漢王的詞典筆,後來熊孩子給我說找不到了,然後我又買了一隻阿爾法蛋的,貨還沒到,熊孩子給我說漢王找到了。
  • 漢字筆順有改變讓家長犯難 教孩子寫字卻被告知錯了
    23日,記者了解到,當前小學一些漢字的筆順和之前有所不同,這令很多家長很犯難,不敢再教孩子寫字。 寫了三十年的漢字竟然不敢教兒子22日晚上,市民竇先生在家教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如何書寫漢字。「爸爸,『快』這個字的怎麼寫啊。」兒子問到。竇先生按照筆順給兒子寫了「快」字。「不對爸爸,老師說豎心旁不是這麼寫的。」
  • 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你會寫什麼?
    東方衛視可能是最懂女孩們的衛視,竟然把李佳琦也請來唱歌了,還唱著「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等待新一年的剁手快樂到來?說起來,東方衛視跨年還挺有意思的。追光吧哥哥就給我嚇了一跳,沒想到哥哥們的舞臺進步這麼大。
  • 寫日語作文是用假名還是漢字?這篇文章幫你答疑解惑
    我們在學習日語時,總是會糾結,一個句子裡,有時候寫的是平假名,有時候寫的是漢字。那麼我們寫作時,是該選擇用漢字還是假名來書寫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吧。我們來看兩個例子,例如我們經常所說的敬語「お召し上がりください」和「食べていただきます」如果我們將它們可以改成漢字的部分直接使用漢字進行表示,那麼它們就會變成「お召し上がり下さい」和「食べて頂きます」,有些人會感覺到難度,還需要重新進行識別。
  • 小學田字格寫漢字、數字、標點符號標準書寫格式
    > 為什麼使用田字格練習寫漢字 田字格別看只是四個小格子,其實每個格子都大有名堂,每根線、每個格子,格子中的每個方位,都有其不同的名稱。 認識了「田字格」後,欣賞田字格中的漢字,讓孩子感受到每個字都有它的位置,而不能胡亂xi,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漸將漢字寫規範,這樣才能給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黑科技「永恆筆」,聽說一輩子也寫不完?為什麼?是什麼原理?
    據統計,中國一年至少要生產幾十億支,提供日常寫字的筆,如果再加上毛筆,水筆粉筆,蠟筆,彩筆還有眉筆的話,那麼全國一年申請的筆的總量,可以遠遠超過100億支。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量,所以有人就開始考慮,人類可不可以發明一種,永遠也用不完的筆呢?
  • 小學生造句寫大實話,還說自己是條狗!老師:明天叫家長
    期末考試馬上到了,對於孩子來說可並不輕鬆,有些平時學習不用功,一到考試就瞎矇的孩子是避免不了挨老師和家長的說了;有些學生更奇葩,寫出的答案是讓人哭笑不得,老師直接評語說:明天叫家長!到底這位同學寫了啥,就造個句,結果這麼嚴重?
  • 漢語拼音 60 年:是什麼助推了漢字的拉丁化,我們的思維方式為何改變?
    五筆輸入法解救了這個局面,但很快讓位於拼音,後者一直主導至今——事實上遠超「主導輸入法」的意義,如果你的生活中很少用到紙筆,你會發現輸入方式已經完全拉丁化了。而這個情況正在越來越普及。換句話說,中國的表意表形文字對於書寫者來說,已經讓位於拼音拉丁化的環境——當初反對漢字改革的那些學者的擔憂似乎正在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