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份區域地理課件《非洲微觀地區—東非高原、索馬利亞半島、馬達加斯加、幾內亞灣》今天要和大家見面了,這份課件在製作名單裡排在第20份。
關於非洲,我們已經更新了《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是第三個課件,下面先來一個視頻預覽。
一般來說,非洲這一部分只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北非」兩部分,但是熟悉高考的老師應該知道,高考涉及的區域地理,已經很少在宏觀上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微觀上考察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們選取了非洲的四個微觀地區,用上「放大鏡」,去關注一下我們以往容易忽視的地方,找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採用了類似於《南亞》和《美國》兩個課件的製作思路,利用「創設情境+任務導學」的形式將教學知識串聯起來,避免學生在無聊的課堂上昏昏欲睡。
這節課以電影《獅子王》為背景,將教學知識糅合到小獅子辛巴在非洲逃難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之中,既有情理之中,也有意料之外。
辛巴出生在東非,老獅子王木法沙給他講解了東非高原形成、熱帶草原大遷徙相關知識。
隨著老獅子王被刀疤謀害,辛巴走上了漫漫逃亡之路,他的第一站是索馬利亞半島,這裡的新朋友彭彭和丁滿給他講解了索馬利亞半島沿海的洋流以及此地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
三人打算去索馬利亞沿海捕魚,沒想到卻被海浪帶到了馬達加斯加,河馬姐姐給他們介紹了馬達加斯加半邊雨林半邊草原的成因。
在河馬大姐的幫助下,辛巴回到了非洲大陸的幾內亞灣,在這裡他遇到了女友娜娜,在充分了解了所處的環境之後,辛巴和朋友們一起回到東非高原。
經過了重重的知識考驗,小獅子辛巴最終成長為了獅子王,也暗合著學生完成非洲專題的學習,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保證講授知識的同時,我們兼顧了故事情節的完整性,並且用了一系列起承轉合進行了情境銜接和背景交代。
除此之外,大量高清的實景圖片也是這份課件的亮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