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河南一個地道的農民,從小痴迷大海。為圓自己的大海夢,6年前,他多方籌措資金1800餘萬元,以個人名義在濮陽建成了一座高檔次的海洋館,並從青島等地購入各類稀有海洋魚類200餘種、1萬餘只,讓不靠近大海的內陸城市濮陽市有了「大海的感覺」。今年7月,他再次斥資1200萬元,建成了自己的第二座海洋館——寧夏銀川市海洋博物館。
□記者 陳偉 文圖
本報濮陽訊9月24日,記者在銀川海洋博物館看到,前來海洋館觀賞的遊客絡繹不絕(如上圖)。在通過漂亮的海底隧道時,遊客被安然遊弋的海洋魚類驚呆了,多數第一次見到「大海」的寧夏市民不時發出一陣陣驚呼聲。
「我最大的夢想是讓大海『走』進每一座偏遠的城市,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來關注和保護海洋生物。」26日下午,48歲的濮陽農民管世廣從1700公裡外的家鄉濮陽一路護送一隻150公斤的「護士鯊」趕到銀川時說。
籌措巨款在家鄉建成一座海洋館
管世廣是濮陽華龍區張海村人。上小學時,聽著老師講大海的美麗,海裡動物的神奇,他便將大海印在了腦海裡,那時的他就有一個夢想:「一定要看到真正的大海!」
初中未畢業,管世廣便開始在建築工地當臨時工。經過10多年的摸爬滾打,他當上了包工頭。手裡有錢了,他的心不安分起來。「要讓從來沒出過遠門的父老鄉親都能欣賞到大海的美麗和神奇。」2005年,管世廣突然作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在家鄉濮陽建一個高檔次的海洋館。
儘管遭到家人及朋友的反對,但是管世廣沒有放棄,毅然籌措資金1800餘萬元,在濮陽市西側的黃河故道上租下9畝廢地籌建海洋館。沒有設計圖,他憑藉自己多年的建築經驗自行設計。之後,他高價購入各類稀有海洋動物,高薪聘請大連海洋館技術人員當教練。2006年8月11日,濮陽海洋館開門營業,當數以萬計的市民走進海洋館時,均被神奇的海底生物迷住了。該館成為全省繼鄭州、洛陽之後的第三座海洋館。
痴心不改將籌建更多的海洋館
去年,央視《鄉約》欄目對管世廣和他的海洋館進行實地拍攝。節目播出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派專人來河南找到管世廣,邀請他來銀川,建設中國西部第一座海洋館。
經實地考察,管世廣當即決定投資1200萬元,在銀川建設一座海洋館。目前,銀川海洋館不僅成為銀川市民的最愛,而且成為整個寧夏人津津樂道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今年8月底,管世廣又接到焦作修武縣政府邀請,到雲臺山腳下建設一處更大規模的海洋館。目前建館事宜正在前期準備中。
「普及海洋知識,讓更多的內陸居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海洋的博大與寬廣,從而陶冶情操,這是我的目標!」管世廣稱。
(責任編輯:侯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