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但是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僅僅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恢復了海軍的實力,並且在實力上還有較大的進步,在此之後,日本的物資補給路線被全面封鎖,日本在整個戰爭中逐漸進入劣勢,並且最終走向戰敗的結局。
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參戰是扭轉戰局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向歐洲戰場投放了大量的士兵和軍事裝備,同時也封鎖了日本的海上物資補給路線。因此日本和德國才會瘋狂的想要打通連接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以保證自身能夠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這樣才有一絲機會獲得二戰的勝利,甚至有人說日本如果這個舉動成功了的話,有可能最終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這種說法非常不靠譜,當時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至於到底有多大?美國表示:即便是閉著眼睛都能打贏日本,輕輕鬆鬆,日本毫無翻盤的可能性。那麼美國當時到底有多強呢?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作為一個北美洲國家,世界上爆發的諸多戰事都沒有影響到美國,同時美國是英國殖民勢力發展而來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工業和技術發展始終都沒有落後,甚至能夠偷偷的享受著其他國家發動戰爭帶來的戰爭紅利。最重要的就是在其他國家忙著海外殖民的時候,開發出了大量的海外自由貿易市場,獲取了巨量的收益,因此美國在上個世界二戰爆發之前,就已經成為位居世界經濟第一的位置長達四十年的時間了,這個時候美國的國民總產值已經達到了兩千多億美金,而日本的經濟不過才兩百多億美金。
都說戰爭打的就是經濟和後勤,日本的經濟總產值差點趕不上美國用在軍事發展上的錢,這讓日本拿什麼去贏美國呢?同時日本是一個島國,其國際的資源和戰爭潛力本來就不算強,即便是在二戰時期佔領了很多國家的領土,但是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轉換為生產力,本就消耗了很多資源的日本,在面對美國的時候根本沒有反抗能力。同時美國作為一個工業發展時間比日本長很多的國家,軍工實力也不是日本能夠媲美的,從太平洋戰爭中美國的「爆兵」能力就能看得出來,美國尚未盡全力,但是日本卻已經倒下了。
整個二戰的過程中,日本這個國家為了向外擴張,將整個國家的經濟全部打垮了,但是美國卻是越打越富,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面對美國毫無翻盤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