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讀《平凡的世界》,讀到旱災使得雙水村極度缺水,村民處於斷糧邊緣,看到田福堂作為村裡最大領導人的處理方案,感觸良多。
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評價這個事兒,很有意思。
項目目標:雖然極度缺水,但是東拉河上遊的幾個村子,把水都壩住了,如果可以分一點水下來,可助雙水村渡過難關。
如何把水從上遊幾個村子的壩裡面弄出來一點?
辦法有三個。
一個是明著去硬搶,但是一個村子勢力單薄,而且眼下,水資源對哪個村都是救命的資源,人家肯定會以命相守。
第二個是借力打力。村子上頭有生產公社,可以向公社領導人白明川和徐治功反應情況,提解決方案給他們拍板。這樣一來,一方面就算捅婁子了,清算起來田福堂不會太難看;另一方面,從職場規則來看,這樣做會讓徐白二人心裡舒服,至少下屬在危難時刻是需要我這個領導人的。
第三個是偷偷去搶,這就是田福堂帶著村裡領導人開支部會議商量出來的。
然而,這個方案實在是太粗糙了!所以最後才會出人命!我覺得這個方案的槽點很多。
槽點一:目標不精準。大家都只是氣憤:上遊這幾個村子的傢伙,東拉河又不是你們的,是大家的,憑什麼把水攔著?大家只知道要把他們的大壩給豁開一個口子,放點水下來。
連老大田福高也是這麼沒主意,這個項目目標的關鍵是量,目標要儘可能量化:放多少水合適呢?換句話說,放多少水出來,人家村子不至於跳起來,我們自己村子的大壩也能正好接住,也剛剛好夠我們熬過難關?
只有一個金俊武,想到了這裡,繼而提出來要兵分三路,以達到既不禍害人家村子,又挽救自己村於水火。
可惜的是,他作為領導人之一,憑直覺走上了正確的路子,但是不知道自己踩中了關鍵點,所以這個方案出現了第二個槽點。
槽點二:全員對項目關鍵點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兵分三路了,哪一路是重中之重?
既然放水放多少水關鍵中的關鍵,那就要嚴格控制第一個放水口。但是領導人們,一致同意在自己村修高堤壩最重要,我忍不住要問,這是什麼邏輯?
不是應該嚴格控制石圪節壩上的口子大小嗎?不是應該密切關注石圪節這一小分隊的行動保密性嗎?
槽點三:人員安排失誤嚴重。
石圪節這一路人馬很重要,就不應該派孫玉亭領頭,這個角色察言觀色溜須拍馬第一流,但是欺軟怕硬方面也是槓槓的,當金富和金強兩兄弟首次出現不聽指揮的時候,他蔫了,沒有魄力管理他倆的行為。
這才導致兄弟兩胡亂跑到大壩中間開挖豁口,為大水衝下來淹死自己叔叔,埋下了悲劇性的伏筆。
我覺得讓金俊武領隊去石圪節要更妥。
這個人員安排為什麼會失誤,一方面因為大家對項目關鍵點認識不足,另一方面,還因為村裡一把手田福堂對自己手裡的人力資源,了解太淺了。
對於有能耐但是一定會捅婁子的人,要悠著點用。判斷下來,實在用不好,你摁住他暫時不用,那也是不錯的。
槽點四:田福堂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沒有起到總控指揮的作用,臨場應變能力太水。
把人都分排出去了,作為總控,不是坐在辦公室,等捷豹就完事了的。
石圪節那路人最重要,孫玉亭又是個鎮不住人的,他應該特別上心,就算不親自跟過去,也應該安排個跑腿的,隨時匯報那邊的情況,有任何異動,就地立馬處理。
另外,金俊武出色得提前完成了任務,田福堂如果安排金立馬去孫玉亭那裡補位,會更妥當。
雖然,這件事發生時,孫少安不在現場,但他事後得知時,提出來要先去找公社領導,一聽這個路子,就很有格局和頭腦。
相比之下,金俊武有頭腦,會分析問題,但是不夠細緻;田福堂不僅項目管理能力弱爆,還特別沒有格局,出了事情,他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他的威信!愛自己的羽翼,甚於全村人的性命,這樣的領導,遇到事情了,怎麼可能處理好?
當領導若是沒有格局,項目管理能力,自然是弱爆了,在這方面,雙水村,我就服孫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