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力強70%!「B.1.1.7」新冠變異究竟怎麼回事

2020-12-25 小桔燈網

來源:小桔燈網

作者:班木芙蘭

發文24h後需授權轉載


近日,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全球極大關注。對此,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與以往的變異病毒株相比,肆虐當地的「B.1.1.7」新冠變種病毒株變異幅度更為劇烈,令病毒傳播能力較以往強70%。


德國知名病毒學家德羅斯滕在推特中寫道:「很遺憾,這看起來不太妙」。


圖丨新冠病毒(來源:COG-UK)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最近在英國COG-UK COVID-19基因組學英國聯合會監測數據集中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系統發育簇(稱為譜系B.1.1.7)。在過去的4周中,該集群一直在快速增長,並且自從在英國其他地方觀察到該集群以來,表明該集群進一步擴散。


B.1.1.7.變種新冠病毒株9月20-21日首次在英國南部和倫敦的樣本中被發現。如今,英國已確認有1600例病例感染了這種變種新冠毒株。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在上周日的新聞會上表示,11月中旬,倫敦所診斷的新冠病例中約26%感染了這種病毒株,而到了12月第二周,倫敦測試的病例中就有60%感染了這種病毒株。


值得注意的是,該種病毒與2019年底在我國武漢出現的冠狀病毒相比,英國變種病毒有23處突變、14個胺基酸變化和3種缺失。


其中,一個名為「N501Y」的變異,改變了病毒棘狀物(spike)的最重要部分:受體結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令它們更容易侵入人體細胞,這是病毒棘首先與人體細胞表面接觸的地方,使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細胞的變動,增強病毒的毒性。


研究結果顯示,「N501Y」突變可增加病毒對人體細胞主要對接點ACE2受體的親和力,即增加病毒蛋白質進入人體細胞的能力。此外,病毒結合位點的N439K和Y453F突變也有類似作用。這些位於棘突蛋白結合點的突變除了可以讓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外,還可以增加其再生能力,讓病毒更具傳染力。


新變異病毒可能源於長期慢性感染病人


英國研究者認為,新冠病毒同時出現大量變異必定產生於特殊條件下。他們推測,有的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感染期長達數月,體內攜帶大量病毒,如果這些長期慢性感染病人再接受含有抗體的康復者血清治療,就可能導至特別活躍的增生力高的病毒變種存活並傳染給他人。


圖丨肺部CT顯示,新冠病人肺部積水加重 (來源:德國之聲)


當局研究者用研究結果表明:和原始毒株相比,B.1.1.7.變種新冠病毒株的再生能力要強70%,代表病毒傳播能力的R值(一個感染者平均傳染人數)要高出0.5-0.7。R值必須低於1,新增感染人數才會下降。而新冠病毒的初始R值(即不執行任何防疫管控時)大約為3.5。


新冠病毒變異 ,疫苗還會有效嗎?


疫苗被認為是全球有效控制甚至終結疫情的手段。目前,多國開展了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有疫苗甚至在部分國家獲批上市。我國也將於近日實施疫苗接種策略「兩步走」中的第一步,針對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但此次病毒變異讓人們擔心已研製或已接種的疫苗是否還有用。


在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王華慶介紹,一般來說,這種變異不會影響到疾病的嚴重程度,不會影響到疾病的傳染性,也不會影響到疫苗對該病毒的免疫效果。


他介紹,作為RNA病毒,新冠病毒的變異可能要比DNA病毒稍快一些。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病毒的變異還在正常範圍內。「總的來看,現在病毒的變異沒有看到對疫苗效果的影響。」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表示:「新的病毒株包含23種不同的變化,其中一些變化位於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上,可能使其更容易結合併進入人體細胞,但並不一定會更加致命。」

相關焦點

  • 巴西研究員:日本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或來源於亞馬孫地區,傳染力更強!
    科學家稱,日前日本方面將感染新冠肺炎的巴西旅客的基因測序數據上載到國際資料庫後,巴西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分析比對,在巴西旅客所攜帶的病毒樣本中發現了B.1.1.28突變株,這與2020年4月至11月間從巴西,特別是亞馬孫地區感染人群中所採集的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吻合。科學家認為這種新變種病毒與細胞結合更加緊密,具有更強的傳染力。
  • 短短1個月全球現至少7種變異新冠病毒 蔓延70國……
    中新網1月14日電(張奧林)2021年第一個月,已過去近一半。這半個月,全球新冠疫情形勢持續惡化,數字觸目驚心。全球總確診數已超過9000萬例,其中光是新增確診病例,就超過1000萬例。  從2020年12月中旬至今,疫情發展速度不減反增,和多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發現了傳播力比原病毒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不無關係。
  • 全球1個月至少現7種變異新冠病毒,已蔓延7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20年12月中旬至今,疫情發展速度不減反增,和多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發現了傳播力比原病毒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不無關係。目前,多國一共發現了多少種變異新冠病毒?它們都有什麼樣的特徵?這些病毒,已蔓延到了哪些國家和地區,對各國抗疫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 關於B.1.1.7新冠病毒變種 目前我們知道些什麼
    近日,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被稱為B.1.1.7的新冠病毒變種,引起世界一片譁然。《科學》雜誌刊文稱,變種病毒傳播能力要比原始毒株高70%左右,而倫敦最近新冠感染病例超過60%都來自變種病毒。B.1.1.7新冠變種病毒示意圖(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它比其他病毒更具傳染力嗎?
  • 病毒突變像擲骰子,美新冠病毒變異,這株傳染力更強!
    華盛頓郵報(WP)報導,休士頓科學家23日公布一篇逾5000份新冠病毒基因序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持續累積突變變異,其中一種D614G突變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讓戴口罩或維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效力可能因此降低。休士頓科學家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一種變異,將使病毒更具傳染力。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究竟是什麼來頭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近期,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極大關注。這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種被稱為VUI-202012 / 01或B.1.1.7,這是2020年12月在英國的第一個「正在調查的變種」。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國家)正在限制英國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
  • 快速鑑別新冠變異病毒!聖湘生物成功研發新冠突變株B.1.1.7鑑別...
    來源:金融界網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通報出現新的B.1.1.7新冠病毒株。《科學》雜誌刊文稱,變異病毒傳播能力要比原始毒株高70%左右,而倫敦最近新冠感染病例超過60%都來自變異病毒。世衛組織強調,雖然初步評估顯示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不會增加疾病嚴重性,但其會導致更高的發病率,產生更多住院及死亡病例,需要採取更嚴格的公共衛生措施來控制這些變異病毒的傳播。 2021年1月2日,繼上海之後,廣東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1.5—1.7之間。變異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特點?病毒變異是病毒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新冠病毒作為RNA病毒,變異會更加頻繁。病毒在變異過程中,傳染力和毒性會發生變化,一些病毒變異後表現出傳染力增強、毒性減弱的趨勢。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變異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特點?病毒變異是病毒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常見現象。新冠病毒作為RNA病毒,變異會更加頻繁。病毒在變異過程中,傳染力和毒性會發生變化,一些病毒變異後表現出傳染力增強、毒性減弱的趨勢。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聖湘生物成功研發新冠突變株B.1.1.7鑑別檢測試劑 可快速鑑別變異...
    紅網時刻1月5日訊(通訊員 楊治楫)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通報出現新的B.1.1.7新冠病毒株。《科學》雜誌刊文稱,變異病毒傳播能力要比原始毒株高70%左右,而倫敦最近新冠感染病例超過60%都來自變異病毒。
  • 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 為何疫苗仍有效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多項研究解謎:新冠變異毒株傳播力更強,為何疫苗仍有效傳播速度快和病毒載量高,可能會造成更多感染病例。近日,上海、廣東、山東均通過境外輸入性病例發現了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 針對英國新冠病毒突變株B.1.1.7 武漢成功研發鑑別試劑
    B.1.1.7變異株突現 12月中旬,英國首次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出現了傳染性極強的新冠病毒突變株:B.1.1.7毒株。研究發現,英國新型冠狀病毒B.1.1.7變異株S蛋白與人ACE2受體結合親和力提高了1000倍,傳播速度比之前的毒株高出70%,很快成為倫敦地區的主要流行株,英國為此也採取了更為嚴格的禁令。 隨後,丹麥、荷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紛紛報告了感染英國變異病毒的病例。
  • 南極洲首次出現新冠確診病例!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權威觀點:新冠病毒株變異有多驚人?剖析新冠「百變」關鍵
    從Ro值就可見端倪 這波感染中,英國意外發現一株特別的新」變異」病毒株,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成為倫敦最主要的病毒株,這個新的病毒株代號為B.1.1.7,出現前所未有的17個突變,連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騰(Christian Drosten)都在推特上表示:」很遺憾,關於B.1.1.7.變種的新數據看起來不妙。」
  • 變異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別慌,讓我們弄清新冠變異病毒是怎麼回事
    變異病毒已成為新冠疫情中的新焦點。2021年1月10日,據美國疾控中心數據,美國目前已有超過60例英國新冠變異病毒感染者。繼荷蘭、丹麥、加拿大、日本之後,上海疾控中心也在近日宣布,發現一名入境者感染的病毒與英國變異病毒B.1.1.7類似。這名病患為在英國求學的留學生,於2020年12月14日抵達上海浦東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起來。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12月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初步分析表明,這種新冠病毒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媒體刊文解讀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傳播性或增加,但不會更致命
    這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種被稱為VUI-202012/01或B.1.1.7,這是2020年12月在英國的第一個「正在調查的變種」。儘管科學家們在尋找有關該變種的更多信息,但已經感受到了它帶來的巨大影響。從發現病毒新變種到如今,短短兩周已在英國和歐洲多國引發不同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