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刊文解讀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傳播性或增加,但不會更致命

2020-12-23 西安發布

科技日報12月23日報導,近期,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極大關注。
這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種被稱為VUI-202012/01或B.1.1.7,這是2020年12月在英國的第一個「正在調查的變種」。儘管科學家們在尋找有關該變種的更多信息,但已經感受到了它帶來的巨大影響。從發現病毒新變種到如今,短短兩周已在英國和歐洲多國引發不同響應。
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更嚴格的封鎖措施,稱這種變異新冠病毒似乎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新菌株導致感染人數呈螺旋式上升。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大陸國家,正在限制從英國來的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本文綜合多家外媒報導,並結合記者對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山的採訪,對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的最新情況做了梳理。
變異新冠病毒傳播性或增加,但不會更致命
據《紐約時報》21日最新消息,英國的變異新冠病毒不是一種新的超級病毒,它只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而出現的眾多變種之一。
英國公共衛生部表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病毒附著在宿主細胞上的部分)的突變可能會增加病毒的傳播性。英國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更多研究。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爵士表示最早是在9月20日首次分離出該變異毒株,受該毒株感染的患者約佔11月中旬病例的26%。「從12月9日開始的那一周,這些數字要高得多。」他說,「在倫敦,超過60%的病例是新毒株的感染病例。」
鮑裡斯·詹森補充說,大量的突變可能使病毒的傳播性增加了70%。
據英國政府官網20日最新報導:來自全基因組測序、流行病學和建模的數據表明,新變種比其他變種更容易傳播。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變異會導致嚴重疾病或更高的死亡率。科學家將在接下來幾周持續監控和研究。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1日最新消息,英國英格蘭首席醫學官克裡斯·惠蒂教授稱,沒有證據表明新的變種到目前為止更致命。對於某些病毒來說,通常隨著毒力和死亡率的降低,其傳播力也會增強。這可能意味著這種變異的致命性較低,但目前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美國《科學》雜誌也表示,當前判斷病毒的傳播力為時過早,仍存在很多未知數。
新毒株刺突蛋白出現17種突變,其中兩種令人憂
據《金融時報》中文網21日最新報導,科學家表示,新毒株有兩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其發生的突變數量之大前所未有,二是該變種在英格蘭東南部取代新冠病毒其他毒株的速度。
美國《科學》雜誌20日發文稱,B.1.1.7的刺突蛋白同時出現17種突變,這種突變前所未有。科學家們也正努力試圖搞清楚變異新冠病毒是否真的更善於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英國愛丁堡大學分子進化生物學家安德魯·蘭巴特說,在這17個突變中,有8個突變發生在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上,其中兩個突變尤其令人擔憂。一種名為N501Y的蛋白突變此前已被證明可以增加蛋白質與ACE2受體的結合程度,而ACE2受體是進入人體細胞的入口點。另一種被命名為69-70del,它導致刺突蛋白中兩個胺基酸的缺失,並且在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發現了逃避免疫反應的病毒。
「目前來看,該變種應該還是小規模的點突變。」高山稱,「尚未見該變種如流感病毒那樣可以適應更多的宿主。」
至於該病毒新變種為何變異如此迅速,據CNN報導,這種新的變種可能因為超級傳播者事件而被放大,這意味著目前病例的激增也可能是由人類行為造成的。
高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大部分公共衛生專家分析認為變異新冠病毒依然是點突變,該毒株到目前為止尚未公開基因組數據,僅僅是少數所謂專家在分析結果,即在西方社會引起媒體集中報導,而後引發恐慌。根據我們3月份在預印本文章,新冠所在的類群病毒的傳播模式基本都是,首先通過重組導致暴發,而後通過減毒換取大規模傳播,因此不斷出現新的變異株,而後大範圍傳播是很正常的。根據我們的分析,新冠不斷『優化』後,會最終鎖定一個固定的宿主。」因此,在疫苗開發又尚未宣布成功之際,期間任何不利的消息都可能引起恐慌。
未見影響疫苗開發的證據,無需對新變種過度恐慌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毒力(臨床嚴重程度)的任何增加或刺突蛋白的任何重大變化,若有,或將降低疫苗的有效性。」英國萊斯特大學臨床病毒學家朱利安·唐表示。
高山也表示,根據公開數據,當前疫苗產生抗體的特異性不是特別強,具備多靶點(抗原表位)的特性。如果當前病毒變異只存在於其中個別「點」,不會使全部抗原表位丟失,因此對疫苗的效果影響不大。
據英國路透社21日最新消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要對英國出現的一種新的、高度傳染性的冠狀病毒變種感到過於恐慌,這是疫情大流行演變的正常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甚至對新毒株的發現給予了積極的評價,稱這些新毒株的發現促使許多國家對英國和南非實施了旅行限制,追蹤病毒的新工具正在發揮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事務負責人邁克·瑞安在一次在線吹風會上表示:「保持透明度非常重要,告訴公眾事情的真相非常重要,但讓公眾明白,這是病毒進化的正常部分也十分重要。」
(原題為《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對變種恐慌》)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恐慌
    專家解讀在英國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未見對疫苗影響 無須對變種恐慌聖誕節臨近,英國部分地區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英國政府正在調查這一狀況是否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並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從第三級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級。新華社記者 韓巖攝實習記者 張佳欣近期,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極大關注。這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種被稱為VUI-202012/01或B.1.1.7,這是2020年12月在英國的第一個「正在調查的變種」。
  • 英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病例 其傳播性更強
    【英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病例:英新發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南非旅程有關】新華社消息,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23日表示,英格蘭東部和東南部更多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調升至最高的第四級。此外,英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
  • 對話中疾控專家:新冠病毒變異意味著什麼?傳播性會越來越強嗎?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近日,《衛報》報導了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的情況。英國首相詹森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的新變種,英國確診病例數量在過去2周之內猛增。新京報:近期,英國媒體稱該國觀察到變異的新冠病毒,變異具體體現在哪裡?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究竟是什麼來頭
    從發現病毒新變種至今,短短兩周,已在英國和其他歐洲多國引發不同響應。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更嚴格的防控措施,稱這種變異新冠病毒似乎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新菌株導致感染人數呈螺旋式上升。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國家)正在限制英國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
  • 西方出現未知新病毒!最有發言權的醫生警告:比新冠病毒更致命
    伊波拉病毒和新冠病毒有著明顯的區別,伊波拉的最大特點是致死率高,被稱作地球上最厲害的病毒。新冠的特點是傳播率高,很容易就會被感染,當一種病毒兼具這兩種病毒的長處,有多可怕可想而知。 因此,比新冠病毒更致命的說法並不算誇張。
  • 英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 專家:其致病性有待評估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近日,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在英國部分地區蔓延。目前包括丹麥、荷蘭等多國已出現感染變異病毒的病例,多國緊急限制英國人員往來。英國政府相關部門介紹,變異病毒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但暫無證據表明變異病毒更致命或疫苗對其效力會削弱。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專家稱,病毒遺傳物質侵入細胞,瘋狂複製中出現的錯誤便是突變,但目前變異程度並不高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副教授陳捷亮本報記者 王冰潔近期,英國、日本、法國等相繼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讓不少國人再次擔心起我們的安全,同時也會疑惑,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 流行病學家姜慶五:現有證據不足以說明變異病毒的致病性、傳播性發生改變
    本報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導當地時間12月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初步分析表明,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達到1.5—1.7之間。
  • 對於變異新冠病毒我們不必過於恐慌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自從英國公布變異新冠病毒情況以來,全球再次拉響疫情防控警報。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已有美國、西班牙、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引發的確診病例,80多個國家限制與英國的航空往來,日本甚至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
  • 英國變種病毒或早已在美國境內!傳播性更強,更容易感染
    「英國和美國之間的持續旅行,以及這種變異病毒在當前英國的高流行率,增加了輸入的可能性。考慮到已經檢測的一小部分美國感染病例,這種變體可能已經在美國境內而未被發現。,但他們補充說,「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變異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增加死亡風險。」
  • 英國專家:大多數歐洲國家或已存在變異新冠病毒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外媒23日報導,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表示,變異的新冠病毒或已存在於大多數歐洲國家。弗格森說,在丹麥這樣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率相對較低的小國,都能發現10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這表明……目前這種病毒已經傳播到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等國已出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而在歐洲以外,澳大利亞也報告了4例相關病例。
  • 新冠病毒已變異毒性更強?張文宏發博了
    今天中午,張文宏發微博談29%新冠病毒樣本現D614G變異。無證據證實D614G變異毒株毒性更強張文宏表示:最近大家都在關注新冠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引起了更大範圍的傳播,而且還沒有上市的疫苗是不是也面臨無效的威脅。
  • 新冠病毒突變毒株席捲全球,《科學》確認其傳播性更強
    如今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早已不再是與年初相同的毒株。自疫情爆發後,新冠病毒不斷演化,並在關鍵位置上發生突變。目前,帶有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已成為感染全球的主要毒株。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在可信的新冠感染模型中,正式確認這個突變增強了病毒的傳播性。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它從哪裡來?變異後有什麼影響?致死性更強嗎?
    病毒總在變異,而且大多數變異不會影響病毒的致死性或是傳染性。拿這次的變異病毒為例,其中的一些變異可能單純是偶然產生的,並不會影響到病毒的機能。 但其中有3處變異讓專家繃緊了神經。 第1處是69-70Del——兩個胺基酸的缺失,首次是在一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新冠確診患者身上單獨發現的。
  • 英國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40%-70%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通過病毒基因測序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體。初步分析表明,該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在1.5-1.7之間。
  •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很可能。但也有人指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RNA是單鏈,更容易發生變異,因為如果是DNA雙鏈病毒,它的另一條鏈在病毒在複製時會進行糾錯,而RNA病毒不會。那麼,它常常通過變異會變成什麼樣呢?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只有那些最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生存下去。病毒無法獨立生存,必須要寄生在有生命活性的細胞內才能繁殖複製,延續自己的基因。
  • 變異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新冠病毒變異 是否更致病更致命?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恐慌。這次英國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
  • 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消息稱英國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感染力增加70%,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失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對英國和世界疫情發展和控制意味著什麼呢?新毒株感染力增加了70%?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了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