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近期,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引起極大關注。
這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種被稱為VUI-202012 / 01或B.1.1.7,這是2020年12月在英國的第一個「正在調查的變種」。儘管科學家們在尋找有關該變種的更多信息,但已經感受到了它帶來的巨大影響。從發現病毒新變種至今,短短兩周,已在英國和其他歐洲多國引發不同響應。
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更嚴格的防控措施,稱這種變異新冠病毒似乎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新菌株導致感染人數呈螺旋式上升。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一些國家)正在限制英國航班,人們也越來越擔心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具有強大傳染力。那麼,這個新的變異病毒究竟是個什麼「來頭」?它是怎麼變異的,是否更致命呢?本文綜合多家外媒報導,並結合記者對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高山的採訪,對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的最新情況做了梳理。
據《紐約時報》21日最新消息,英國的變異新冠病毒不是一種新的超級病毒,它只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而出現的眾多變種之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1日消息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該新變種發現於英格蘭東南部。
英國公共衛生部表示,利用基因證據進行追溯表明,這種變異最早是9月份在英國出現的。然後,它以非常低的水平傳播到11月中旬。
「與新變種有關的病例增加是在11月底首次曝光的,當時英國公共衛生部正在調查,在國家新冠疫情防控限制措施下,為何肯特郡(英格蘭東南部)的感染率仍未下降。然後,我們發現了與該變種有關的聚類迅速傳播到了倫敦和埃塞克斯。」英國公共衛生部稱。
該病毒新變種為何傳播如此迅速?據CNN,這種新的變種可能因為超級傳播者事件而被放大,這意味著目前病例的激增也可能是由人類行為造成的。
高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大部分公共衛生專家分析認為變異新冠病毒依然是點突變,該毒株到目前為止尚未公開基因組數據,僅僅是少數所謂專家在分析結果,即在西方社會引起媒體集中報導,而後引發了恐慌。根據我們3月份在預印本文章中有提到,新冠所在的類群病毒的傳播模式基本都是首先通過重組導致爆發,而後通過減毒換取大規模傳播,因此不斷出現新的變異株,而後大範圍傳播是很正常的。根據我們的分析,新冠不斷『優化』後,會最終鎖定一個固定的宿主。」因此,在疫苗開發尚未宣布成功之際,期間任何不利的消息都可能引起恐慌。
美國《科學》雜誌關注了此事,據其20日最新報導,變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同時出現17種突變,這種突變前所未有。科學家們也正努力試圖搞清楚變異新冠病毒是否真的更善於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英國愛丁堡大學分子進化生物學家安德魯·蘭巴特說,在這17個突變中,有8個突變發生在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上,其中兩個突變令人擔憂。一種名為N501Y的蛋白突變此前已被證明可以增加與ACE2受體的結合程度,而ACE2受體是進入人體細胞的入口點。另一種被命名為69-70del,它導致刺突蛋白中兩個胺基酸的缺失,並且在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發現了逃避免疫反應的病毒。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爵士表示,最早是在9月20日首次分離出的該變異毒株,受該毒株感染的患者約佔11月中旬病例的26%。「從12月9日開始的那一周,這些數字要高得多。」他說,「在倫敦,超過60%的病例是新毒株的感染病例。」
鮑裡斯·詹森補充說,大量的突變可能使病毒的傳播性增加了70%。
英國政府官網20日發布了英國公共衛生部有關新變種的最新研究:來自全基因組測序、流行病學和建模的數據表明,新變種比其他變種更容易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初步分析表明,該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在1.5~1.7之間。截至12月13日,英國共檢出1108例感染了該變異病毒的病例。
另據CNN,對於某些病毒來說,通常隨著毒力和死亡率的降低,其傳播力也會增強。這可能意味著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的致命性較低,但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病毒會適應新的宿主——死亡率會降低,傳播率可能會增加。
美國《科學》雜誌則表示,當前判斷病毒的傳播力還為時過早,仍存在很多未知數。
英國政府官網日前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變異會導致嚴重疾病或更高的死亡率。科學家將在接下來幾周持續監控和研究。
英國英格蘭首席醫學官克裡斯·惠蒂也稱,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新的變種更致命。
「目前來看,該變種應該還是小規模的點突變。」高山稱,「尚未見該變種如流感病毒那樣可以適應更多的宿主。」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與英國一樣,該變種也在丹麥、比利時、荷蘭和澳大利亞被發現。
澳大利亞在雪梨的隔離區中發現了兩例該變種,義大利也發現了一名感染該變種的患者。
南非也發現了類似但獨立的變種,科學家稱該變種正在該國沿海地區迅速傳播。
惠蒂認為,當前研發的疫苗應該仍然可以對抗這種新的變種。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毒力(臨床嚴重程度)的增加或刺突蛋白的任何重大變化,若有,或將降低疫苗的有效性。」英國萊斯特大學臨床病毒學家朱利安·唐表示。
高山也表示,根據公開數據,當前疫苗產生抗體的特異性不是特別強,具備多靶點(抗原表位)的特性。如果當前病毒變異只存在於其中個別「點」,不會使全部抗原表位丟失,因此對疫苗的效果影響不大。
據英國路透社21日最新消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要對英國出現的一種新的、高度傳染性的冠狀病毒變種感到過於恐慌,這是疫情大流行演變的正常現象。
世衛組織官員甚至對新毒株的發現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這些新毒株的發現促使許多國家對英國和南非實施了旅行限制,稱追蹤病毒的新工具正在發揮作用。
世衛組織緊急事務負責人邁克·瑞安在一次在線吹風會上表示:「保持透明度非常重要,告訴公眾事情的真相非常重要,但讓公眾明白,這是病毒進化的正常部分也十分重要。」
英國政府官網呼籲民眾:「不管變種如何,控制病毒的方式都是相同的。如果我們避免與他人緊密接觸,洗手、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並減少與人的交往,它就不會大範圍傳播。」
編輯:張爽
審核: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