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奪命保溫杯」,長沙市面上也在賣 市民可通過一看二聞鑑別

2020-12-06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浩

11月14日,「劉昊然拿保溫杯上班」的相關內容登上微博熱搜。近年來,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不斷增強,保溫杯的常用人群已經從中老年擴展至更年輕的人群。

不過,使用保溫杯真的就更健康嗎?近日,央視13套就曝光了一批「奪命保溫杯」。節目中,北京市消協購買了50種品牌的保溫杯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有19種保溫杯重金屬含量超標,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

(11月1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學宮街樂爾樂超市內看到,部分在售的保溫杯未按要求標明所使用的材質。 記者 張浩 攝)

究竟使用什麼材質製作的保溫杯才能安全放心地使用?長沙市場上,是否有材質不明的保溫杯銷售呢?11月1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調查:「奪命保溫杯」藏身小超市

11月15日中午,三湘都市報記者首先來到德思勤的永輝超市。在家居日用區域,一排貨架上擺放了多個品牌近20種不同型號的保溫杯。記者注意到,每一種保溫杯的外包裝上均有「304」或「SUS304」的標示,價格在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其中一款蘇泊爾的「316」材質的保溫杯,價格更是賣到了219元。

賣場工作人員介紹,超市只出售符合國家標準的保溫杯,即「304」或「316」材質的。記者隨機拆開了兩個保溫杯,除了外包裝標示材質信息外,保溫杯的內膽也印有鋼印。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開福區的一家名為「特百惠」的專賣店。記者注意到,該店擺放在貨架上的不鏽鋼保溫杯均為裸杯,且杯身與內膽均沒有標註材質信息,售價為298元。

面對記者對於保溫杯材質的質疑,店主堅稱「絕對是正規產品」,並從貨櫃中拿出了保溫杯的包裝盒,包裝盒上的確印有「304」字樣。該店主解釋,根據相關規定,保溫杯上必須要標示不鏽鋼的材質信息,「但對於標示的位置,並沒有強制的要求。」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學宮街的樂爾樂超市。在貨架的近十種保溫杯中,品牌名為「哈爾斯」、「宇多」的保溫杯,杯身和內膽均無任何不鏽鋼材質信息,售價僅在20元到30元不等。其中,一款銀色的杯子甚至連品牌也未標註,僅在杯蓋上印有「時尚精品」四個字。

該超市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也不知道什麼「304」,「價格便宜的,材質肯定就差一點。」

部門:保溫容器需註明材質等相關信息

那麼,消費者究竟應如何選擇保溫杯?記者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了解到,根據相關要求,市面上銷售的保溫容器,必須註明產品的容量、材質、保溫效能、產品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列表等信息。一般標示位置為保溫杯的外包裝或保溫杯內膽。

記者還了解到,品質正規的保溫容器,所使用不鏽鋼材的鉻鎳比例為18∶8,也就是市民通常說的「304不鏽鋼」,其標識為「SUS304」。

國家對於保溫杯不鏽鋼內膽的要求非常嚴格,鎘、鉛和鉻等重金屬元素絕對不能超標,必須達到食品級標準。由於食品級標準的不鏽鋼製作工藝較高,成本通常比同級別工業級不鏽鋼要貴。

據央視報導,目前市面上主要有201、304、316三種不鏽鋼材質,其中304不鏽鋼是國際公認首選的食品級不鏽鋼材質,防鏽、耐腐蝕、綠色環保,316不鏽鋼耐腐蝕性更強。而201不鏽鋼是生產各種表殼、錶帶底蓋所使用,主要用於做裝飾管、工業管,只能用於工業。根據國家標準,保溫杯必須使用304或316兩種不鏽鋼材質,並在產品上註明標示。

提醒:正確選擇保溫杯要一看二聞

那麼,市民又該如何選擇正規的保溫容器商品呢?專家表示,選擇正規保溫容器商品,一要靠看,看產品做工是否細膩,外包裝或使用說明書上是否有完整的產品說明;二要靠聞,購買時聞一聞內膽中是否有異味,畢竟符合食品級別的不鏽鋼不會出現異味。

專家提醒,像果汁、茶水、中藥等飲品,都有弱酸性,長期用保溫容器盛放這類飲品會降低保溫容器的使用壽命,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內膽中有異味或鏽蝕情況,切不可再繼續使用。清洗容器內膽時儘量不要使用鋼絲球等損傷力較大的工具,因為不鏽鋼表面有一層緻密氧化膜,可以耐酸耐腐蝕,一旦氧化膜被破壞,也容易讓金屬析出。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長沙仍在賣 正確鑑別保溫杯這樣做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長沙仍在賣檢測結果顯示重金屬含量超標 正確鑑別保溫杯要一看二聞11月14日,「劉昊然拿保溫杯上班」的相關內容登上微博熱搜。其中一款蘇泊爾的「316」材質的保溫杯,價格更是賣到了219元。賣場工作人員介紹,超市只出售符合國家標準的保溫杯,即「304」或「316」材質的。記者隨機拆開了兩個保溫杯,除了外包裝標示材質信息外,保溫杯的內膽也印有鋼印。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開福區一家名為「特百惠」的專賣店。
  •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長沙仍在賣
    11月14日,「劉昊然拿保溫杯上班」的相關內容登上微博熱搜。近年來,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不斷增強,保溫杯的常用人群已經從中老年擴展至更年輕的人群。不過,使用保溫杯真的就更健康嗎?近日,央視13套就曝光了一批「奪命保溫杯」。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長期使用損傷孩子肝腎,家長要提高警惕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學,自從進入秋天后,許多家長都給孩子帶上保溫杯上學。王女士看到後也決定給女兒買個保溫杯,讓小朋友能夠喝上熱水。不過在保溫杯的選擇上,王女士並不精通,因此她決定帶小孩一起去超市挑選。到了周末,母女倆出發去超市,剛到小區門口就看到一個小商販在賣保溫杯。不得不說這些杯子特別好看,小姑娘一眼就看中了一款帶有仙女圖案的保溫杯。
  •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保溫杯該怎樣選?
    因為她的孩子喜歡玩賽車,她找了好多店,才給孩子買到一個有賽車圖案的保溫杯,剛看到新保溫杯的時候,陳女士的孩子別提有多高興了。 陳女士心裡也特別開心,這樣孩子能夠時時刻刻都能喝到熱水了。可沒過多久,孩子出現了嘔吐、胃痛的情況,陳女士見狀有些心慌,就帶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開水變毒水!不鏽鋼304和201差多少?你聞一下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讓開水變毒水!不鏽鋼304和201差多少?醫生:你聞一下!現在保溫杯泡枸杞成了很多人的標配,不光是中老年,很多年輕人和孩子也開始使用保溫杯,多喝熱水成了一個流行,現在兒童保溫杯也越來越來,而最近央視曝光了保溫杯行業的內幕,這種「奪命保溫杯」長期使用,會讓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我們都知道保溫杯是用不鏽鋼做的,而不鏽鋼有很多種類型,其中201不鏽鋼做內膽的保溫杯,絕對是不合格的,會讓開水變成毒水!
  • 人到中年你用保溫杯泡枸杞麼,小心別用了劣質杯子,養生變奪命
    冬季又到了買保溫杯的季節。寒冬臘月,喝著冒著熱氣的溫水,幸福!市面上保溫杯五花八門,有貴有便宜,從幾十塊到上百塊不等,到底選哪種比較好呢?警惕這種「奪命杯」央視曾曝光過保溫杯的內幕,許多不良廠家,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潤,用不符合食品標準等級的材料製作「奪命杯」。近日一保溫杯突然爆炸,竟然都把天花板砸出個大洞!
  • 央視曝光:這19種保溫杯有害!家裡有的趕緊扔
    >這也提醒了諸位家長,在給孩子購買保溫杯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甄別,否則你的孩子喝下的,將有可能是奪命的「毒水」。可從三個方面來甄別01材質合格且安全的保溫杯,其內膽通常為304不鏽鋼材質,也有一些是玻璃的,但後者保溫效果較差。所以避免購買到「奪命」保溫杯的一個好辦法,就是看內膽上是否印有「304」不鏽鋼的標誌,有則說明安全,否則就說明用料不符合國家標準。
  • 【提醒】央視曝光:這19種保溫杯有害!家裡有的趕緊扔
    這也提醒了諸位家長,在給孩子購買保溫杯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甄別,否則你的孩子喝下的,將有可能是奪命的「毒水」。    可從三個方面來甄別  01  材質  合格且安全的保溫杯,其內膽通常為304不鏽鋼材質,也有一些是玻璃的,但後者保溫效果較差。
  • 「奪命保溫杯」遭央視曝光,熱水進毒水出,家長卻還在購買
    這兩年,隨著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保溫杯裡裝枸杞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的標配,也成為年輕人的潮流,甚至許多家長也會為孩子購買兒童保溫杯,然而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保溫杯也可能成為「奪命保溫杯」,對身體健康造成致命危險。
  • 央視曝光「奪命杯」:19款保溫杯不合格,熱水倒進變「毒水」
    除了紅棗以外,也不建議在保溫杯內存放果汁、胖大海等,這兩類飲品同樣也容易繁殖真菌,存放時間過長也會引起被「爆炸」。 除此之外,還要警惕「奪命」保溫杯! 除了使用保溫杯時多加注意,購買保溫杯也一定要擦亮雙眼,避開劣質產品。
  • 「奪命保溫杯」被曝光!倒進去是熱水倒出來是毒水,很多家長買過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可就在有一天劉先生看到央視播送的一條新聞之後,才清楚地意識到問題所在。原來這些保溫杯根本就不是好的保溫杯,而是奪命保溫杯,而且這些保溫杯也被央視曝光過。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倒進去熱水出來卻有毒,家長需注意
    冬天快到了,王女士為了能夠讓孩子喝上一杯熱騰騰的水,為孩子準備一個保溫杯,結果沒曾想這個保溫杯讓孩子遭了罪。原來孩子在學校使用保溫杯之後出現了肚子痛的情況,原本王女士並沒有將孩子的肚子痛和保溫杯扯上關係。
  • 媽媽們,這些「奪命保溫杯」,你正在給...
    說到保溫杯的隱患,就不得不提及央視此前曝光的一系列「奪命」保溫杯。 用茶水浸泡 「奪命保溫杯」的報導中,記者曾做過一個實驗,用購買來的50個保溫杯,密封泡茶存放3天,結果發現內壁上出現被腐蝕的痕跡,茶水也散發出古怪的味道。 經過後續專業的檢測,發現有19種保溫杯選用的製作材料,含有大量重金屬,比如鎳、錳和鉻等。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熱水變「毒水」,卻有無數孩子正在用…
    工作人員以消費者的身份在北京的商場、超市及網購平臺隨機購買了50種不鏽鋼保溫杯樣品。 1. 用這些保溫杯泡茶,密封存放三天。 研究人員在幾款保溫杯中加入了5%的鹽酸溶液進行檢測。 只有價值30塊錢的1號保溫杯中,檢測出了重金屬超標。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倒進去的熱水變毒水,仍然有無數個孩子在...
    馬上就要入冬了,每次一降溫,爸爸媽媽就會拿出保溫杯,加上一把枸杞,輕鬆開啟養生模式。而家長們也紛紛給自家小孩購買保溫杯,那麼在挑選保溫杯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了,安全是首要的。之前央視新聞曝光了「奪命保溫杯」事件,隨機選取了50款保溫杯樣品做實驗,其中就發現了19種不合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就是重金屬超標了。
  • 央視披露「有毒保溫杯」,熱水倒進去出來是毒水,家長要當心
    然而,保溫杯的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就備受大家關注,此前央視就披露出「有毒保溫杯」,熱水倒進去,出來的卻是有毒的開水,如果孩子長期使用這種「有毒保溫杯」盛放熱水,那麼它將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對於保溫杯的選擇,家長還是一知半解,認為貴的就是好的,然而這種觀念卻是錯誤的。有些家長過分注重外表包裝,往往忽略保溫杯的材質。不合格的保溫杯裡,往往添加苯、鉛等有害物質,使用這種帶重金屬物質的保溫杯盛水,孩子的身體容易出現各種毛病,比如說拉肚子、嘔吐等。家長在挑選保溫杯時,沒有對保溫杯進行細緻對比,因而導致孩子在使用保溫杯飲水之後,出現各種問題。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熱水變「毒水」,你家孩子是否正在用……
    在湖南衛視的《新聞大求真》節目中,實驗人員就從市面上購買了4款不同價位的保溫杯進行了測評。研究人員在幾款保溫杯中加入了5%的鹽酸溶液進行檢測。如何鑑別 「有毒」 保溫杯?自己寶寶正在使用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安全的杯子?別著急,教你4個方法來辨別!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挑選保溫杯,記住這4步
    在給寶寶使用保溫杯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吸管的保溫杯,孩子被燙傷的例子不勝枚舉。 兒科醫生說:「保溫杯在加了熱水之後,因為密封的原因,會在杯子內形成巨大壓力,在這時打開的話,裡面的熱水就會噴出來。」
  • 網傳商家在炒板慄時加入石蠟,市民在家可自檢
    市民吳女士說,冬季正是糖炒板慄熱賣的季節,但是自從看到了網上的相關報導,她就不太敢買板慄吃了。   如何辨別糖炒板慄中是否添加了石蠟?「其實市民在家就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進行檢測。」昨日,本報記者邀請瀏陽田家炳實驗中學化學老師朱老師對兩份糖炒板慄樣品進行了檢測,朱老師介紹,固態石蠟熔點為50℃至65℃,市民可以通過將板慄放在水中加熱,來判斷其中是否含有石蠟。
  • 這些保溫杯都出事了!可致癌、潰瘍、記憶力衰退…銀川人注意!
    這些保溫杯都出事了!可致癌、潰瘍、記憶力衰退…銀川人注意!養生保溫杯也會"索命"!養生保溫杯變"奪命杯"!一個用來喝水、泡枸杞的保溫杯是怎麼一步步成為奪命追魂杯的?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挑的保溫杯可能是個偽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