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晶片剛獲突破,量子晶片又傳捷報,一文科普兩種晶片有何不同

2020-10-03 浩海長歌

隨著矽基晶片進入10nm以下,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即將在矽基晶片上失效。晶片的出路在何方?

目前全球主要有兩種下一代晶片在研:碳基晶片和量子晶片,而中國也在其中。

碳基晶片:我國北大彭練矛和團隊在2020年5月26日宣布碳基晶片半導體製備材料取得關鍵性突破;

量子晶片:8月25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的朱曉波教授對外宣布,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系統,並且有望在5年後實現千個量子比特的系統。


我國碳基晶片和量子晶片雙雙傳來好消息

矽基晶片、碳基晶片和量子晶片到底誰更有前景呢?舉個形象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

如果說矽基晶片是馬車;

那碳基晶片就是汽車;

量子晶片既不是高鐵、也不是飛機,而是火箭!

所以,量子計算機,又被美國科學家賦予個新的稱號:「量子霸權」。量子霸權代表量子計算裝置在特定測試案例上表現出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實現「量子霸權」可以將人類直接帶入科學的下一個維度,屆時計算機的能力將遠超人類自身。


「量子霸權」將把人類引向何方


但量子晶片領域離商業化還很遙遠,目前還需靠碳基晶片維持現有產業鏈的過渡。


碳基晶片中美的不同道路

碳基晶片相對傳統的矽基晶片有著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性能更佳的優勢。

碳基晶片研發目前有兩家處於第一梯隊,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和中國的北京大學,這兩家團隊都在碳基晶片上努力了十幾年,並且都於近期取得了成就。

1.美國麻省理工(MIT)的碳基晶片製備工藝與現有的矽基晶片兼容,可以更快產業化,但性能很落後。

2020年6月1日,麻省理工學院(以下稱 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馬克斯·舒拉克,帶領團隊在《自然·電子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在商用矽製造設施中製造碳納米管場效應電晶體》的論文。


舒拉克團隊改進了一種將襯底浸沒在納米管溶液的沉積技術,從而讓工業設備製造碳管成為可能。他們表示,這將促進碳管儘快應用到商業中。

MIT 助理教授馬克斯 · 舒拉克


MIT 團隊展示論文成果


而該技術是利用現有的矽基晶片產業鏈進行製備(如光刻機和EDA軟體),,MIT的碳基晶片製備技術,就是衝著產業化去的,但該技術有個最大的癥結,就是性能太差,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僅相當於30年前的矽基晶片性能,離真正的取代矽基晶片,還差的很遠。

2.中國北大創新性地研發出大面積製備碳納米管排列的工藝,性能超越矽基晶片,但產業鏈形成還需時日。

而中國的碳基晶片則完全不同,目前現有的矽基晶片產業鏈關鍵技術都被國外壟斷,如果繼續走MIT的老路,無疑還是會被卡脖子,北大彭練矛團隊就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提純和自組裝方法。

利用該方法可以製備出高密度、高純半導體陣列的碳納米管材料,在此基礎上還首次實現性能超越同等柵長矽基 CMOS 技術的電晶體和電路(CMOS,互補式金氧半導體),首次製備出性能超越同等柵長矽基CMOS技術的碳納米管陣列,純度高達99.9999%。


北大彭練矛和團隊宣布碳基晶片半導體製備材料取得關鍵性突破

北大團隊成功製備出的5nm柵極碳納米管COMS器件,速度兩倍於英特爾最新商用矽電晶體,能耗卻只有矽晶的四分之一,展示出10nm以下碳基晶片的巨大商用價值,性能遠超MIT的研究。


我國碳基工藝的應用驗證


但我國的碳基晶片也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採用了全新的製備方式,所以整個產業鏈需要重建,不像MIT可以利用現有的矽基晶片產業鏈快速商業化(正好可以藉機重構我國的晶片產業鏈,不會受制於人)。

二是我國的企業大多都是等有了成果才會介入,不像國外提前投資研發,這也給我國碳基晶片的產業化帶來了時間和投入上的限制。

好消息是華為等企業已經與彭練矛團隊取得了接觸,這為下一步快速產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我國能在碳基晶片的製備技術上走出自己的產業化之路,那未來晶片產業將不再會被國外卡脖子,並走上晶片製造的制高點。


華為已經布局碳基晶片


量子計算機為何被定義為「量子霸權」

碳基晶片只能說是在現有的晶片體系上繼續延續「摩爾定律」,由碳基晶片接棒矽基晶片,繼續以18個月翻一倍性能的速度前進。

但量子晶片的出現,則遠遠超越了摩爾定律,它會把人類的文明直接帶入下一個維度。美國也把量子計算機定義為「量子霸權」,這種霸權是可以無視現有經典計算機的。

量子計算機的原理

這裡先簡單做個量子計算機的原理科普,我們知道計算機是利用二進位來進行計算的,二進位由0和1組成,計算機的電子管就用開和關分別代表0和1,電子管數量越多,也就是開關越多,則能代表的二進位數值就越多,計算能力就越強,現在的電子管都做成了納米級,7nm就是一個電晶體,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就可以布設數十億個電晶體,這就是經典計算機的基本原理。

而在量子計算機中,由於量子處於疊加態,每個比特單位既可以是1,還可以是0,也可以既是1、又是0,這就超越了傳統電晶體只能是0或1的狀態,傳統經典計算機一個比特只能代表一個狀態,量子計算機一個比特可以是2^N個數,隨著數量的增加,其存儲能力呈指數級上升,一個250量子比特的存儲器(由250個原子構成)可能存儲的數達2^250,比現有已知的宇宙中全部原子數目還要多。


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呈指數級增長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了,量子計算機不用數十億個電晶體進行運算,光250個量子單元的存儲和計算能力,就遠遠超越了宇宙全部原子數量的總和。

不要說以現有的矽基晶片數十億個電晶體來算,哪怕是按照我國潘建偉團隊宣稱的有望5年實現千個量子比特,其性能都已經超越了我們人類目前的想像極限,這就是「量子霸權」。

按照科學家的預測,50個左右的量子比特,就可以超過傳統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量子霸權競爭的生死時速

目前各國都在抓緊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走在第一梯隊的依然是中美兩國,美國的谷歌和我國的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

  • 2019年1月IBM公布全球首款商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IBM發布的商用量子計算機原型


  • 2019年9月谷歌以53個量子比特,讓量子系統花費約200秒完成傳統超級計算機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表示成功實現了「量子霸權」。


谷歌宣布實現「量子霸權」


  • 2020年8月28日,谷歌成功用12個量子比特模擬了二氮烯的異構化反應。這意味著用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可以還原化學反應,創造一個完全數位化的複雜世界。


  • 2020年8月25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的朱曉波教授對外宣布,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系統,並且有望在5年後實現千個量子比特的系統。


  • 未來10年期的目標,即一百萬比特量子計算機,保真度99.8%,和谷歌相同。


潘建偉在量子實驗室工作

中國科技部2011年啟動的「十二五」導向性重大項目(超級「973」),要求在2015年實現比特數3 的量子晶片。目前這一目標已實現,而啟動的「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半導體量子晶片研究」,要求2020年前獲得品質因子1000、比特數6的量子晶片。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比較大的IT公司,例如谷歌、IBM、微軟、英特爾、以及國內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華為,幾乎都涉及到量子計算,並且全球已經有上百家的量子計算創業公司,發展非常快速,也已經有非常好的成果展現。


碳基和量子晶片都還在路上,雖荊棘滿布但仍需負重前行

做個簡單的總結,矽基晶片已經到了物理極限,碳基晶片將要接棒矽基晶片延續「摩爾定律」,量子晶片將迎接計算機發展的裡程碑拐點。

不過這兩種晶片都離產業化還有距離,同時企業也需加大參與的力度,不能只靠科研團隊獨自奮戰。

晶片之困破局任重而道遠,但好在我們已在下一代晶片布局上處於第一團隊,雖然現在傷痕累累,但未來可期。


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相關焦點

  • 中國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
    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的晶片生產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雖然說我們每天都在看到我過關於晶片生產方面的突破性進展,未來看起來也一片光明。但是問題如果換一個方向去解決可能會更好,這就是我國的科研人員在晶片的另一個方面進行了研究的原因,這一研究使得我們將迎來全新布局,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
  • 再迎突破!中科60比特量子晶片將刷新世界紀錄,比碳基晶片更強
    碳基晶片而新型材料晶片的研發成果突破,讓大家明白了這上百年來,矽基半導體其實並不是唯一可以發展的方向,「沉迷」於矽基半導體的研究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俗話說「思想有多大,科技就能走多遠」,那麼一種導電性能更好的材料被應用在晶片製作中,那就是碳納米管,碳納米管擁有比矽材料更好的傳導性,自身能量的損耗就越低,那麼自然發熱和能耗就會變低
  • 碳基晶片與量子晶片誰更強?我國量子計算迎來新進展,或超越谷歌
    碳基晶片而新型材料晶片的研發成果突破,讓大家明白了這上百年來,矽基半導體其實並不是唯一可以發展的方向,「沉迷」於矽基半導體的研究可能會成為一種束縛,俗話說「思想有多大,科技就能走多遠」,那麼一種導電性能更好的材料被應用在晶片製作中,那就是碳納米管,碳納米管擁有比矽材料更好的傳導性,自身能量的損耗就越低,那麼自然發熱和能耗就會變低
  • 迎來全新布局,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西瓜視頻]
    量子晶片的介紹矽基晶片隨著對納米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不久將達到了人類科技的極限,那麼想要繼續突破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是更換晶片的製作材料,一種改變晶片的類型和結構。比如我們一直講的碳基晶片,就是將我們的矽材料改變成碳納米管,因為碳納米管的超導特性,碳基晶片的性能相比普通的晶片性能或提升10倍以上。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最近最火熱的就是碳基晶片了,也就是石墨烯晶片。什麼是碳基晶片? 因為摩爾定律的限制,晶片在到達2nm就幾乎無法突破了。於是就產生了新的課題,需尋找新的材料,來替代矽基晶片,經過反覆研究發現石墨烯就是一種理想的電晶體材料。
  • 中國量子晶片研發突破,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
    因此大家對於晶片發展這一方面可能就十分關注,對此,晶片製造可能會迎來全新的布局,量子晶片的研發會得到突破,他的性能比碳基晶片更加強大。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兩種主流實現方式經典集成電路晶片通過一個個電晶體構建經典比特,二進位信息單元即經典比特,基於半導體製造工藝,採用矽、砷化鎵、鍺等半導體作為材料。而量子晶片採用2個量子狀態來疊加及糾纏,用以執行以量子比特為基礎的運算,因此只要物質的物理性質具有兩個易於操作的量子態,都有可能成為量子比特的製作基礎,類似經典集成電路晶片中高低電平代表的「1」與「0」。根據構建量子比特所採用的不同物理體系,量子比特在物理實現方式上包括超導量子電路、半導體量子點、離子阱、金剛石空位、拓撲量子、光子等。
  • 碳基晶片帶來的是一場晶片革命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可以肯定的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
  • 打破傳統布局,比碳基晶片性能更強,看西瓜視頻來了解量子晶片
    量子晶片的介紹矽基晶片隨著對納米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不久將達到了人類科技的極限,那麼想要繼續突破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是更換晶片的製作材料,一種改變晶片的類型和結構。比如我們一直講的碳基晶片,就是將我們的矽材料改變成碳納米管,因為碳納米管的超導特性,碳基晶片的性能相比普通的晶片性能或提升10倍以上。
  • 金屬晶片存儲效率提高百倍,碳基晶片同樣高效突破製備瓶頸!
    突破摩爾定律矽基晶片極限,新材料晶片誰與爭鋒,美國的鎢化合物金屬晶片,還是我國碳基晶片。美國科學家研究的金屬晶片厚度僅三個原子,新金屬晶片能提高存儲速度百倍。我們的數據存儲方式,早已從磁帶、軟盤和CD等介質,進化到了能夠在無數微型電晶體中保存數據的精密半導體晶片,而且其容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壯舉。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而量子晶片採用2個量子狀態來疊加及糾纏,用以執行以量子比特為基礎的運算,因此只要物質的物理性質具有兩個易於操作的量子態,都有可能成為量子比特的製作基礎,類似經典集成電路晶片中高低電平代表的「1」與「經典集成電路晶片包括數字和模擬晶片,量子晶片可以視為一種模擬晶片,主要採用的製程在100nm左右,但與經典集成電路晶片最大的不同在於製造的工藝與材料不同。
  • 中國「碳基」晶片,成為全球晶片「珠峰」
    全新的晶片它由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彭練矛帶領團隊成功使用新材料碳納米管制造出晶片的核心元器件——電晶體,其工作速度3倍於英特爾最先進的14納米商用矽材料電晶體,能耗只有其四分之一。該成果於今年初刊登於美國《科學》雜誌。
  •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在晶片半導體領域,相比美國而言,我們一直處於弱勢的地位,所以最近華為晶片斷供事件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想要晶片不受制於人就要大力發展,好消息目前我國的相關公司都在加大研究投入,以下是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 北大突破碳基晶片量產關鍵技術!我國晶片可望「換道超車」
    」 北大碳基晶片突破了什麼關鍵技術?實驗發現:這些電晶體和環形震蕩器的性能,首次超過了同等尺寸下的傳統矽晶片裡面的器件,證明了碳基晶片確實有可能比矽基晶片更強。而北大團隊量產製作的碳基晶片純度已實現了6個9的突破,已經跨過了碳基晶片實用化的門檻。
  • 碳基晶片:中國趕超歐美的超級晶片
    碳組成的晶片也叫碳基晶片,相對於矽基晶片,這種類型的晶片有著很多優勢,碳納米晶片的電子特性比矽更加吸引人,電子在碳晶體內比在矽晶體內更容易移動,因此能有更快的傳輸數率。國外很多研究人員也非常看好碳基晶片,比如用於微處理器的石墨烯、量子點和有機電晶體,平面石墨烯以其出色的導電性而聞名,由於沒有帶隙,因此固有地不可能關閉該導電性。「二十年前,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 Bishop的主管馬克斯·舒拉克解釋說,十多年來,許多公司一直在為它們工作,而無法讓他們工作。
  • 碳基晶片的研發,一場晶片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目前就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和美國麻省理工正在著手於碳基晶片的開發,北京大學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已經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碳基晶片有什麼優勢?
  • 碳基晶片對比矽晶晶片,它有可能讓我們實現在晶片上彎道超車嗎
    晶片作為一個電子產物的心臟,是非常為緊張的零件,控制了晶片技術就曾經在這個電子產物橫行的期間成了佼佼者。晶片非常要緊的功效即是對機能的晉升了,晶片的崇高水平算是乾脆決意了這個產物的上限。而一張晶片的機能要緊由上頭集成的電子元件決意,因此更小的工藝製程就能在上頭集成出更多的元件,也就能獲取更好的機能。而根據摩爾定律,如許的倍率大約是兩倍,因此每一次革命都是非常大的前進。但並是在機能的晉升上惟有一條路能夠走,換上更先進的質料仍舊能讓其完成機能上的衝破。
  • 中國有望晶片技術彎道超車?碳基晶片有望超過矽基晶片?
    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晶片設計能力,但是無奈目前的主流晶片生產工序和技術掌握在歐美。難道我們除了盡力&34;之外沒有其他路徑了嗎?其實除了&34;之外,還有一個方式可以突破技術封鎖,那就是&34;。目前中國在這條賽道上已經是站在了第一梯隊,那就是碳基晶片領域。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斷供的消息讓很多人氣憤不已,說到底還是我國在晶片行業的發展過於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它們想斷供晶片就可以直接下令,這時候我國的晶片企業就需要爭氣了,下面看看石墨烯碳基晶片概念股。
  • 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作為取代矽基晶片的新一代半導體,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早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經有傳言稱,國內正在研發碳基晶片,並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當時,因為碳基晶片處於萌芽狀態,網上認為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出實驗室。沒有想到,傳言屬實,在部分領域已經開始運用8寸石墨烯碳基晶片,製作成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