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晶片:中國趕超歐美的超級晶片

2021-01-15 半導體芯情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碳元素組成的電晶體可能是晶片的終極形態,人就是主要由碳元素組成。近年來,這種基於碳組成的晶片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很多機構和企業也在積極地研究碳組成的晶片。

碳組成的晶片也叫碳基晶片,相對於矽基晶片,這種類型的晶片有著很多優勢,碳納米晶片的電子特性比矽更加吸引人,電子在碳晶體內比在矽晶體內更容易移動,因此能有更快的傳輸數率。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曾這樣解釋它的好,「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中國的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與國外矽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相比,中國碳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在處理大數據時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節約30%的功耗。」看到這樣的言論,難免讓國人為之振奮。

國外很多研究人員也非常看好碳基晶片,比如用於微處理器的石墨烯、量子點和有機電晶體,平面石墨烯以其出色的導電性而聞名,由於沒有帶隙,因此固有地不可能關閉該導電性。「二十年前,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 Bishop的主管馬克斯·舒拉克解釋說,十多年來,許多公司一直在為它們工作,而無法讓他們工作。自從首次發現碳基晶片以來,我們已經很清楚,對於邏輯和計算而言,它們代表了理想的電晶體。

中國需要碳基晶片實現趕超歐美的「夢想」

由於美歐等對矽晶片技術的封鎖,中國想在矽技術上超越它們可以說是難於上青天的,畢竟很多專利與門檻卡在那裡,如晶片架構、晶片製造等,光這個光刻機就困擾中國數十年之久,在全球貿易緊張的局勢下,晶片核心技術自主迫不及待,中國必須依靠一種新的晶片技術實現對歐美等過的趕超。如果是矽晶片,光刻機是必須經歷的一道坎,荷蘭ASML集團是高端光刻機的主要製造廠,但是ASML的光刻機又必須要美國的光源、德國的蔡司鏡片和瑞典的承軸,美、德、英等都不可能讓中國順利地去實現技術自主,這也是為何華為、中興等企業頻頻被刁難的根本原因。

一個利好的消息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這個是中國避開美國制裁的絕佳方式,發展碳基晶片產業具有戰略意義。

從理論上來講,矽和碳均是半導體材料,且都具有很大的產量,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很多國外的企業已經研究並製造出了碳基晶片,IBM公司在2012年研發了9nm的電晶體,這是製造晶片的關鍵器件。2019年,MIT的Gage Hills等人報告了碳納米管晶片製造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一個完全由碳納米電晶體構成的16位微處理器,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用碳納米管制造的最大的計算機晶片。

碳基電晶體工藝的進步是將碳基晶片產業化的關鍵,矽有一個十納米的理論極限,但是碳的極限就更小了。對於碳基晶片研發麵臨的難點有半導體材料製備瓶頸、材料的純度(高純度的碳材料製造難度比矽更高)、密度和面積問題、碳電晶體的短路難題等,碳基晶片還有自己的「任性」一面,如任何碳混合金屬會導致全電晶體短路,複雜電路是否會導致碳性能的變化等。

對於晶片的製造,其中,北大教授彭練矛教授曾經提成一種解決碳基晶片製造難題的解決方案,因為缺少離子液體柵極部件導致還不能大規模商業化。如今的碳基技術是很難將電晶體進行完美的控制的,使用現有的矽電晶體很難按比例縮放尺寸,因為它們需要超過一千度的溫度來構建,會破壞底層。

北京大學彭練矛教授表示「碳納米管的製造乃至商用,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決心,國家的決心。」,目前需要政策的傾斜和研究機構、企業、人才等的奉獻精神。

如此多的困難也阻擋不了碳基晶片的崛起,前景是廣闊的。目前,即便是放眼全球領域,碳基晶片產業仍是起步階段,商業化之路仍是充滿很多未知。目前美國和中國都在積極地研究這門熱門的技術。

晶片產業是信息化的核心,壯大晶片隊伍是中國崛起的關鍵。筆者覺得,如果說矽谷是美國經濟騰飛的催化劑,摩爾定律放緩(很多機構預測2025年將是摩爾定律的轉折點)是矽晶片走向沒落的導火線,那麼碳基晶片就是中國趕超歐美的「超級晶片」,快速地發展矽基產業,將是未來中國成為晶片領域世界第一的關鍵籌碼。

相關焦點

  • 中國「碳基」晶片,成為全球晶片「珠峰」
    你們中國就是舉全國之力,也做不出頂級晶片!是嗎?近期,北京華碳元芯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3微米級碳納米管集成電路平臺工藝開發與應用研究」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正式進入碳基晶片領先的時代。碳基集成電路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矽基集成電路的未來信息技術之一。
  • 中國有望晶片技術彎道超車?碳基晶片有望超過矽基晶片?
    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晶片設計能力,但是無奈目前的主流晶片生產工序和技術掌握在歐美。難道我們除了盡力&34;之外沒有其他路徑了嗎?其實除了&34;之外,還有一個方式可以突破技術封鎖,那就是&34;。目前中國在這條賽道上已經是站在了第一梯隊,那就是碳基晶片領域。
  • 突然爆火的「碳基晶片」背後,是噱頭還是真實力?
    最近,在美國晶片制裁的大背景下,碳基晶片將取代矽基晶片的呼聲愈演愈烈,那麼什麼是碳基晶片?碳基晶片是否真有實力取代矽基晶片,成為下一代半導體領域發展新方向,還是只是譁眾取寵的市場噱頭呢?5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率碳基納米管晶體研究團隊,經歷近20年的艱苦研發,一舉突破了碳基半導體設備製造的瓶頸,製造出高純半導體陣列的碳納米管材料——碳電晶體,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碳基晶片製造技術的突破。碳基晶片再一次成為全球熱點。
  • 碳基晶片會超越現有的矽基晶片嗎?
    碳基晶片的消息由來已久,但遠不及這次來的激動人心!更何況,在10納米以及更低的尺度下,碳基晶片有十倍於同等規格矽片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相關論文2017年登上《科學》雜誌。目前碳基集成電路生產兼容傳統的矽基集成電路生產設備,且因碳納米管的特性,工藝流程上更加簡潔。更好的前景,更優良的性能,可以利用現有設備,讓碳基晶片超越矽基晶片成了理所當然的事,當然這是未來,現在這一切還未發生。
  • 碳基晶片帶來的是一場晶片革命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可以肯定的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
  • 中國碳基晶片研究領先全世界!告訴你碳基晶片是怎麼回事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大學研究團隊製作出碳基晶片,性能遠超同規格矽基晶片的報導,引發了國人的熱議。中國可以彎道超車了嗎?再也不用擔心被極紫外光刻機卡脖子了嗎?華為會不會對碳基晶片做戰略投資?一、背景簡介這件事情,不能拍拍腦袋就瞎說。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斷供的消息讓很多人氣憤不已,說到底還是我國在晶片行業的發展過於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它們想斷供晶片就可以直接下令,這時候我國的晶片企業就需要爭氣了,下面看看石墨烯碳基晶片概念股。
  • 碳基晶片剛獲突破,量子晶片又傳捷報,一文科普兩種晶片有何不同
    隨著矽基晶片進入10nm以下,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即將在矽基晶片上失效。晶片的出路在何方?目前全球主要有兩種下一代晶片在研:碳基晶片和量子晶片,而中國也在其中。碳基晶片:我國北大彭練矛和團隊在2020年5月26日宣布碳基晶片半導體製備材料取得關鍵性突破;量子晶片:8月25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的朱曉波教授對外宣布,中國科大今年預計可以實現60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系統,並且有望在5年後實現千個量子比特的系統。
  • 能繞過EUV光刻機生產晶片?中國選擇押注碳基晶片,是否選對了呢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是否真的能繞過光刻機製造晶片呢?面對目前的晶片困境,中國押注碳基晶片是否正確呢?彭練矛作為碳基晶片的主要研發人員,他都擁有什麼策略呢?而目前要實現由中國主導的晶片技術,就只有碳基晶片能夠實現了,要把該項技術打造成中國人完全自主可控的晶片技術,才是未來的目標。
  • 臺積電突破納米極限,北大突破晶片極限?碳基晶片究竟是何物?
    自從晶片戰爭開始以來,我國一直都在尋找著一個突破的機會,許多的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就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封鎖,別看晶片只是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存在,可其實這其中包攬了全人類的頂尖智慧,還有未來科技時代的發展前途。
  •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有哪些?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在晶片半導體領域,相比美國而言,我們一直處於弱勢的地位,所以最近華為晶片斷供事件給了我們一個警示,想要晶片不受制於人就要大力發展,好消息目前我國的相關公司都在加大研究投入,以下是新一代碳基晶片概念股一覽。
  • 碳基晶片的研發,一場晶片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國外也在研究碳基晶片技術,但中國碳基技術起步比國外早目前就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和美國麻省理工正在著手於碳基晶片的開發,北京大學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已經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碳基晶片有什麼優勢?
  • 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芯」夢想就要實現了
    中國碳基晶片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芯」夢想就要實現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在過程當中其實是更為關鍵和更為重要的,如果在這方面沒有實力的話,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超越和看不起。在現在的發展過程當中,晶片製造確實是更為關鍵的,而晶片製造也需要多方面的一些共同發展我國的晶片製造存在著最大的缺陷就是技術上的,而為了能夠實現中國新的一些夢想產的目標,我國就對晶片製造有了更多的一些研製。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新機遇
    (一)碳基半導體是晶片技術發展的必然嘗試近年來,國際上關於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的判斷越來越頻繁。為維持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高速提升的勢頭,半導體領域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從結構、工藝和材料三個方面尋找破局之道,雖然推出電晶體3D結構、異構集成架構、應變矽技術、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等新成果,但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提升效果逐漸下滑,即將達到物理和技術的「天花板」已是業界共識,尋找和轉向新材料替代的呼聲越發高漲。碳基半導體展現的優異性能,為晶片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 碳基晶片獲突破,性能提升千倍,我國碳基晶片能否實現借道超車?
    經過理論計算表明,使用碳納米管制備的電晶體比矽電晶體,運行速度提高 5至10倍,而功耗降低至十分之一,完美滿足超低功耗晶片的需求,那碳基晶片能取代矽基晶片嗎?首先碳基晶片在工藝上可以到達更先進的水平,同時碳基晶片的原材料是石墨烯,我們已具備成熟的工藝,在成本上也將比傳統晶片材料便宜。更重要的是,碳基晶片在性能上將提升1000倍。
  • 「碳基晶片」未來發展的方向?
    什麼是 「碳基晶片」很多人聽說過 「矽基晶片」,但對 「碳基晶片」 的概念還是比較陌生。在了解 「碳基晶片」 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理論技術。根據摩爾定律,現在矽材料的半導體晶片,已經開始到了納米時代,矽材料的半導體發展也開始出現瓶頸。這時人們就想到了地球上儲量更多的碳,碳基半導體的研究就是這樣開始的,現在已有的最大成果就是石墨烯。首先碳基晶片在工藝上可以到達更先進的水平,同時碳基晶片的原材料是石墨烯,我們已具備成熟的工藝,在成本上也將比傳統晶片材料便宜。
  • 碳基晶片,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或可實現中國晶片彎道超車
    好在科學家們正在探索用新材料來替代矽製造晶片,從而衝破晶片的物理極限。在這方面,中國科學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也為中國晶片產業的換道超車提供了可能。464碳納米管電晶體模型圖片一直以來,晶片都是中國科技領域的短板。儘管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目前國產晶片的自給率尚不足三成。
  • 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作為取代矽基晶片的新一代半導體,碳基晶片正在闊步走來。 早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經有傳言稱,國內正在研發碳基晶片,並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當時,因為碳基晶片處於萌芽狀態,網上認為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出實驗室。沒有想到,傳言屬實,在部分領域已經開始運用8寸石墨烯碳基晶片,製作成熟產品。
  • 全球兩大頂級碳基晶片團隊已低調開啟另一場「晶片競速賽」|專訪
    正參與中國碳基晶片研究的郭鑫(化名),對中國有望彎道超車的碳管晶片研究,做出上述分析。過去,中國晶片更像是「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如今有望在自家院子壘牆。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彭練矛院士,耗二十年之力,終於在碳管研究上實現重大突破。
  • 北大突破碳基晶片量產關鍵技術!我國晶片可望「換道超車」
    這次北大研發團隊另闢蹊徑,採用了碳基晶片技術,將原先二維矽基晶片技術變成三維碳基晶片技術,這樣就能打破物理極限!由於碳納米電晶體電子遷移率是矽的1000倍,碳納米管電子活動更為自由,不易摩擦發熱,因此,碳基芯比矽基晶片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