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
為提高核酸檢測能力,今天(23日),北京首個氣膜版「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可滿足每天三萬人份的核酸檢測需求。
名為「火眼」的這座可移動充氣式核酸檢測實驗室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大興體育中心內,總共9個白色拱形氣膜艙,三個為一組,可以提供從樣本接收、試劑調配、核酸提取,再到最終檢測的全套核酸篩查確診解決方案。
這個實驗室最大的特點就是模塊化,整座實驗室是被拆分成模塊,通過一個個大小不一的貨箱運輸而來。如此的好處就是運輸成本低,通過普通客機的貨艙就能實現在全球範圍內的運輸,在指定區域進行快速安裝,適應場地的能力極強。
像這座實驗室從設備安裝到搭建完成僅用了不到三天時間。同時,新風系統和高效的過濾系統可以對每個功能區的進出風進行過濾管理,確保了各個功能空間相互獨立,同時保障實驗室內外環境的潔淨度。
北京市大興區區長 王有國:現在建的這九個艙,檢測能力能夠達到三萬人份的核酸檢測需求,如果再提高一下工藝,峰值可能達到五萬。同時,如果能實現一比三或者一比五的混檢,這樣能夠大力提升檢測的能力和速度,對於我們排查社會面、人員的感染情況非常有幫助。
北京:提高檢測能力
建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
為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北京各大醫院紛紛引進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22日,位於通州區的一處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
22日,在通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工作人員正在對一個日均檢測能力1500人次的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等待驗收。整套實驗室從搭建到最後的調試,僅用了48小時。該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配備有三個主實驗室及十個輔助區,確保在工作流程上實現人、物、氣單向流的科學控制。
北京某科技公司核酸檢測實驗室技術負責人 遲海鵬 :創造了一個P2+的生物安全環境,能夠良好保證實驗室人員以及環境的安全,同時由於它可以在工廠大量生產快速複製,可以在現場快速實施,非常有利於目前北京市的疫情控制。
過去的一周,北京全市核酸檢測採樣能力從每日8000人增長到近50萬人,截至6月20日,核酸檢測機構從98所擴至124所,日最大檢測能力從10萬份擴增到23萬份以上。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監製:陳永慶
本文編輯: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