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報導 今年5月,有遊客在江門黑沙灣風景區沙灘發現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這條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的海豚,經過聯合救護小組兩個多月的救治後,恢復健康。7月20日上午,康復後的糙齒海豚在萬山海域被放歸,在眾人的目送下,它歡快地重投大海的懷抱。
擱淺海豚傷情嚴重
5月3日晚8點多,有遊客在江門黑沙灣風景區沙灘發現了一條擱淺的海豚,馬上報警。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收到報告後,很快抵達現場,並緊急聯繫位於珠海市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請求協助營救。
不到三個小時,擱淺海豚被送到珠海進行搶救。在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被放進救護池中的海豚,當時已經無法漂浮於水面進行自主呼吸,腹部和尾部有明顯外傷,極度虛弱,情況相當危險。
救援專家很快確認,擱淺海豚為成年的糙齒海豚,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體長2.2米,處於失溫狀態,從血液檢查中發現其存在嚴重細菌性感染,還有較嚴重的肌肉損傷和營養不良。專家建議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注射專門配置的抗生素,還需人工餵食一些護胃藥品。
據悉,鯨豚類動物擱淺救護,在國際上目前相關資料少,治癒率低。廣東上一次救護擱淺糙齒海豚是在2014年,可惜當時的糙齒海豚不久就不幸死亡。
體檢正常放歸大海
在工作人員細心的照料下,海豚的身體逐漸恢復。經專家對其放歸大海進行的評估結果顯示,海豚體重約100公斤,正常;感染症狀消失;體表的傷口已經結痂脫落,各項體檢結果正常。在康復池中,工作人員投入活魚,海豚就不停追逐、捕食,有時還咬著小魚左右搖頭玩耍,這都意味著它已經具備回歸大海生存的能力。專家組決定,將它放歸。
7月20日,8位潛水員把這條糙齒海豚小心翼翼地裝上火車運往香洲碼頭,再吊裝上船,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來到萬山海域進行放歸,這裡海域水溫20-24℃,水深1500米左右,是糙齒海豚最喜歡的海域。在眾人的目送下,海豚歡快地重投大海的懷抱。
專家給糙齒海豚皮下植入了一塊可以辨別身份的晶片,他日若再發現糙齒海豚擱淺,用儀器掃一掃就知道是不是它了。「當然,我們最開心的是不會與它再見吧。」聯合救護小組的成員們雖有點不舍,不過更多的是對它的祝福,希望它「回家」後能好好的。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