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考生不知道的這些高考套路!怪不得你總拿不了高分!

2020-11-26 搜狐網

原標題:99%考生不知道的這些高考套路!怪不得你總拿不了高分!

高考化學知識雖然瑣碎,學起來卻是有規律可循的,掌握了這些「潛規則」,攻克化學不再難。

把元素周期表理解透徹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最為關鍵的地方。體現元素周期表最重要的實驗和理論一定要弄懂。學好元素周期表能夠解釋許多問題。

例如:鈉,鉀,鎂分別與水反應的快慢程度實驗。第三周期體現非金屬性強弱的含氧酸強弱順序。

例如:為什麼HF能腐蝕玻璃SiO2,而HCl,HBr,HI等不能?

因為F的非金屬性強於O,所以Si-F鍵比Si-O鍵鍵能大,鍵長短,鍵更穩定。所以向著比SiO2更穩定的SiF4生成的反應方向進行。而O的非金屬性強於Cl,Br,I所以鹽酸,氫溴酸和氫碘酸都不能和SiO2反應。

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歸納總結題型和解題思路

掌握基本概念,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以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做題時要善於歸納總結題型和解題思路。化學學科有很強的規律性,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自如地駕馭知識。

如化合價的一般規律: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通常顯負價,單質元素的化合價為零,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態不同,等等。

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

一些如核外電子排布及運動規律,電解質的電離、化學鍵及分子的空間構型等都非常抽象的知識中,我們不妨先將其形象化,模型化加以理解,再深入探討其實質,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有較深刻的記憶。

在學習中,科學地把一些概念、理論形象化,可以幫助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

增強動手畫的能力

我們需要掌握電子式、結構(簡)式並應用於對各種反應進行分析,嘗試尋找規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對有機化學。我們需要掌握電子式、結構(簡)式並應用於對各種反應進行分析,嘗試尋找規律。這也是有機推斷題的基本功。現在並不需要掌握機理,只要發現規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應:H3C—H+Cl—Cl=光=H3C—Cl+H—Cl,我們完全可以腦補一隻手抓住了「H+Cl」,然後翻轉180°,嘿,變成「Cl+H」了。我們把這個「遊戲規則」叫做「取代反應」。

重視等效思想

等效思想在各個學科中都很重要,等效思想是找同分異構體的關鍵步驟。當然前幾步是算不飽和度、選母體、找出雜原子或基團。然後並不是雜亂無章的排列組合。

這時把雜原子分為幾類:一價基類(-Cl,-R,-OH等)、二價基類(-O-,-CH2-,-COO-等)、多價基類(氮原子)。對付一價基,就在母體上找等效氫,有幾種取代等效氫的方法就有幾種異構體。對付二價基,就在母體上找等效鍵,有幾種插入方式就有幾種異構體。注意像酯鍵這樣的二價基有正插和反插。對付多價基,具體方法在例子中解釋。多價基其實是專門拿來對付連著三個取代基氮原子的。

找共性進行類比

化學絕不是死記硬背的學科(第一道選擇題除外),而是一門有規律可循的學科。比如「擬滷素」這種神奇的東西,就是化學性質與滷素極其類似,舉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們的氧化性普遍較強,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這樣的反應。

更典型的是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的遞變性值得總結,比如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與還原性。比如NaOH與Al的反應,同樣可以推廣到與硼元素,2NaOH+2B+2H2O=△=3H2↑+2「NaBO2」,所謂的「偏硼酸鈉」。與偏鋁酸鈉一樣,實質上都是[M(OH)4]-的形式。

還有三對對角線規則Li~Mg,Be~Al,B~Si。所以可以推測出Li在空氣中燃燒不生成過氧化物,Be與Si同樣可以跟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氣。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將氧化性與電負性順序的相同與不同做一下比較。

注意審題

1.審題型

審清題目的類型對於解題是至關重要的,不同類型的題目處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樣,只有審清題目類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題思路處理。

2.審關鍵字

關鍵字往往是解題的切入口,解題的核心信息。關鍵字可以在題幹中,也可以在問題中。關鍵字多為與化學學科有關的,也有看似與化學無關的。

常見化學題中的關鍵字有「過量」、「少量」、「無色」、「酸性(鹼性)」、「短周期」「長時間」、「小心加熱」「加熱並灼燒」「流動的水」等,對同分異構體的限制條件更應該注意,如:分子式為C8H8O2含有苯環且有兩個對位取代基的異構體「含有苯環且有兩個對位取代基」就是這一問的關鍵字。

3.審表達要求

例如:寫「分子式」、「電子式」、「結構簡式」、「名稱」、「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數學表達式」、「現象」、「目的」。這些都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避免「答非所問」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4.審突破口

常見的解題突破口有:特殊結構、特殊的化學性質、特殊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特殊反應形式、有催化劑參與的無機反應、應用數據的推斷、框圖推斷中重複出現的物質等等。

5.審有效數字

①使用儀器的精度,如託盤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試紙(整數)等。

②試題所給的數據的處理,例如「稱取樣品4.80g……」,根據試題所給有效數字進行合理的計算,最後要保留相應的有效數字;

③題目的明確要求,例如:「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就按照試題的要求去保留。

明確高考評分的要求之評分時堅持的原則

1.化學專用名詞中出現錯別字(甚至白字)都要參照標準扣分。

如:催化劑;加成反應;苯;油脂;酯化;金剛石;容量瓶;坩堝(鉗);銨鹽、氨氣等等。

2.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未配平、條件錯誤或不全的,都不給分(包括反應物或生成物的係數有倍數(非最小公倍數),分數等均視為不規範而不給分。

如:「△」、「↑」、「↓」、「→」、「」、反應條件等均應正確使用。

3.凡是辨別不清的,皆為「0」分。所以答題時,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須十分清晰。即首先不能過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於辨認。

有兩種情況存在,其一是學生在修改答案時,改動不夠堅決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間修改不清楚,難以辨認,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機心理,讓評卷老師去猜。另外有些學生開始答卷(題)時,沒有把握,而用鉛筆答題,沒有用籤字筆,最後又沒有用0.5mm黑色籤字筆圈定,掃描時圖像不夠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答錯位置或答題超出試卷、試題各自標出的劃定界限。

每個大題的小題之間都要嚴格遵守各自的界線,以防止因試題由於測試內容過多,而評卷時又需切割掃描,而造成答題內容上下不著邊,引起缺失。試卷上多處有明顯的提示,不許越線。

5.「白紙黑字」原則。

凡是試卷上寫了的就有,沒有寫的就沒有。只有認試卷上的白紙黑字所表達的內容所提供的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評分。

6.「見空給分」原則。

在連續多個答案中,為了便於操作,通常採用「獨立操作,互不牽連」的原則,即前面一個答案的正確與否,不影響後面答案的給分,同理,如前者正確,而後面錯誤,也按步驟照樣給分,雖然此法可能讓某些人佔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於操作。

明確高考評分的要求之評卷中的有關規範的問題

1.結構式

苯環、雙鍵、羧基、醛基等均應按教材的規範要求規範寫出,許多官能團連在鏈的左邊和右邊寫法不一樣,例如:硝基(O2N- -NO2)、氨基(H2N- -NH2)、羥基(HO- -OH)、羧基(HOOC- -COOH)、醛基(OHC- -CHO)等,若不規範,則一律扣分,有時甚至定為「0」分。

2.化學用語必須正確使用

① 有機題中官能團名稱與結構簡式、化學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電子式等,反應類型與反應方程式不能混淆,小分子不能漏寫;

② 主觀題中注意書寫「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解反應式」、「水解方程式」、「電離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等;

③ 最後一題中一定要看清「核外電子排布式」、「價電子排布式」、「外圍電子排布式」,「基態原子」、「離子」等要求。

3.元素符號的書寫

一定要規範,該大寫的要大寫,該小寫的一定要小寫,如Mn、Mg、Al、As、Fe等,一定要按教材的要求規範書寫,Na就不能寫成na。

4.化學方程式方面的問題

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求反應物、生成物、化學計量數、反應條件、沉澱、氣體的符號等完全正確,缺一不可,各物質之間的化學計量數完全正確;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一定標出物質的聚集狀態。

5.計算題

①用字母表示,又有分式,不管是分子還是分母,只要有字母相加,如(a+ b)/c,則「a+ b」 一定要加括號寫成(a+ b),否則會引起歧義。

②單位。有些考生在最後結果中沒有單位一定要扣分,單位不規範的也會扣分。

③計算式。現在考試已較少有複雜的計算,近幾年來基本沒有。但有一點須注意,如果題目不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現,則在答題時,則一定要求有相應的計算式,若僅有答案,而沒有計算式的,則以0分計。而且計算式不能僅寫出一般的公式,要求與試題的具體條件相聯繫。若僅有一般的公式而與試題的具體條件缺乏聯繫的,則不給分。

④以數字表示的計算結果。按正常的步驟計算,所得結果應四捨五入,只要是合理的,則給滿分,但不合理的,則為0分。

高中化學實驗文字表達歸納

1. 測定溶液pH的操作

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測液到pH試紙上,再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對應的pH。

2. 有機實驗中長導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導氣(平衡內外壓強)。

3. 證明沉澱完全的操作

如往含SO42-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如何證明SO42-沉澱完全?將沉澱靜置,取上層清液,再滴加BaCl2溶液(沉澱劑),若無白色沉澱生成,說明沉澱已經完全。

4. 洗滌沉澱操作

把蒸餾水沿著玻璃棒注入到過濾器中至浸沒沉澱,靜置,使蒸餾水濾出,重複2~3次即可。

5. 如何判斷沉澱洗淨的方法

取最後一次洗滌液,滴加 (試劑),若沒有(現象),證明沉澱已經洗淨。

6. 焰色反應的操作

先將鉑絲沾鹽酸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反覆幾次,直到與酒精燈火焰顏色接近為止,然後用鉑絲(用潔淨的鉑絲)沾取少量待測液,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如為黃色,則說明溶液中含Na+;若透過藍色鈷玻璃呈紫色,則說明溶液中含K+。

7. 萃取分液操作

關閉分液漏鬥活塞,將混合液倒入分液漏鬥中,充分振蕩、靜置、分層,在漏鬥下面放一個小燒杯,打開分液漏鬥活塞,使下層液體從下口沿燒杯壁流下;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8. 酸鹼中和滴定終點判斷

如強酸滴定強鹼,用酚酞做指示劑,當最後一滴酸滴到錐形瓶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即為終點。

9. 裝置氣密性檢查

①簡易裝置。將導氣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氣體),用手加熱試管,觀察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冷卻到室溫後,導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有分液漏鬥的裝置。用止水夾關閉燒瓶右側的導氣管,打開分液漏鬥,往分液漏鬥中加水,加一定水後,若漏鬥中的水不會再滴下,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10.容量瓶檢漏操作

往容量瓶內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隻手託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有無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將瓶正立並將瓶塞旋轉180度後塞緊,仍把瓶倒立過來,再檢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1. 氣體驗滿和檢驗操作:

①氧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

②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試管的氣體,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氣體不純;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則氣體已純。

③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氣體已滿。

④氨氣驗滿:用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

⑤氯氣驗滿:將溼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

12. 濃H2SO4稀釋(或與其他溶液混合)液體操作

將濃H2SO4沿燒杯壁緩緩注入水中(乙醇、硝酸、乙酸)中,並不斷攪拌。

13. 玻璃儀器洗淨的標準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4.氫氧化鐵膠體的製備

往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當溶液變紅褐色時,立即停止加熱。

標籤:備戰高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高中生物:128個提分必備套路,考試輕鬆拿高分
    高中生物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對於同學們學習了多年的數學、物理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記得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X和加減乘除運算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
  • 2016高考複習:從135到140 挑戰高分極限領域
    99%師生家長都在關注高考快訊微信平臺!
  • 2013年高考江蘇考生論證蝴蝶實為蛾子得高分
    20日,江蘇高考閱卷已近尾聲。2013年高考作文題是一則「探險者與蝴蝶」的材料題,而材料中所謂的「蝴蝶」其實是蛾子還引發了一場爭議。記者採訪得知,江蘇還真有大膽的考生通篇都在用科學的方法論證「蝴蝶」應該是「蛾子」,而且寫得非常精彩,閱卷老師也給這篇文章打了高分!
  • 過於功利化,才是山東高考考生不選擇物理的根本原因
    總之一句話,就是作為一直以來的高考大省山東,在新的高考政策下,也越來越不願意選擇物理了。這不免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擔憂。畢竟「科技興國」,而物理可以說是所有科技的基礎了。如果我們考生都不選擇物理了,那將來還有什麼人才來從事科技研發呢?沒有科技創新,我們未來靠什麼領先其他國家呢?難道靠公務員?靠房地產?未來國家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科技的競爭。
  • 數學難題我都會,為什麼得不了高分? 數學的難易之間
    這些學生往往解決了那些「難題」,卻常在一些他們認為的「簡單題」上面丟了大量的分數。很多人一提起提高數學,就想到刷題、解決難題,卻沒有思考以下這些問題。到底什麼是難題?難題、易丟分題目,背後到底考查著什麼?這些考察點對應你什麼樣的能力?
  • 高考歷史上,這3次數學考試堪稱「最難」,多半考生含淚走出考場
    剛恢復高考不久,數學試題難度不會太大,畢竟,當時教育水平不是很優秀,據說,當時全國高考數學平均分在30分,和今天沒有可比性,要知道,30多年前的物價和現在還不一樣呢。,和1984年相比,不相上下,命題人用新時代的創新型思維,出了很多「新鮮的題」,這些試題在數學基礎上,又結合了數學思想、解析思想、分類思想和方程思想,讓當時的考生措手不及。
  • 2019高考合肥一中名師分享地理高分技巧 把書「讀薄」這些知識點要...
    即日起,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連續6年全程公益支持,萬家熱線特別推出《名師說大考》欄目,特邀合肥一中執教高三的一線資深教師,給考生們劃重點,傳授各門學科的「搶分」秘籍。視頻最後,每位老師還有一些特別的話想要送給考生,預祝2019高考成功!臨近高考,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取得較大的複習成效,成為廣大考生關心的問題。
  • 英語整體偏易但拿高分難 文綜難度適中 理綜難度提升
    英語    整體偏易 對詞彙量要求增加    南昌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王志軍:今年高考英語卷整體偏容易,但拿135分以上的高分還是有點困難。今年英語科目閱讀總詞彙量比往年略有增加,難度與去年持平。書面表達一改前幾年的形式,寫作要求簡潔,以自己的簡歷為中心,以向外教寫信幫忙修改為內容。
  • 新高考出現原始分?賦分制?公平但不合理
    高考人數一年比一年的增多,考生與考生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在高考的考場上每一分都極其的重要,有的時候丟失一分你就會與你理想中的大學失之交臂。隨著新高考的機制的實施,原始分差一分,賦分之後你就會差十分,這個機制到底公不公平呢。
  • 高考倒計時21天!高考地理經典必考的18種大題,吃透這些拿高分
    童鞋們好,很多考生對地理眾多知識點記不清,把握不準。最近許多童鞋和家長和我交流,問能不能整理一份地理大題匯總,方便孩子們記憶。的確,知識點集中在一起了過後,對童鞋來說學起來非常方便的,對於想在高考地理中得高分的同學,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地理成績,更好地把握好高考考點,最後的大題一定要答好,故本文學姐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18種地理必背大題。
  • 高考作文,要堅持這3大原則寫,才能真正拿高分!
    名師指點:高考作文,要按照這三大原則寫,才能真正拿高分!高考名師結合考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總結考場作文在擬題、開篇設計、主體安排等方面的寫作原則、規律與方法,幫助考生提升寫作能力,在2018年高考作文中取得更好成績。
  • 剛剛,2020以及2021高考有新的變化,本屆考生真的太難了!
    對於高考來說難題還是相對比較少的,主要體現還是會在基礎知識的應用上面,數學好的學生就知道,一道題融入很多知識點,要通過知識點之間的應用才能解答好題目,題目本書是不難的,難的是你某一個知識點遺忘了,解題時段了思路,這就是你不會做的主要原因,理科類的學生基本上知識點之間的應用很多,比如物理電能裡面穿插了機器能等。
  • 山東新高考如何選科?看看這些科目組合哪個適合你?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值得關注和反思的是山東今年高分滑檔的情況尤為突出,這些情況的出現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 這四所東北地區985高校,為何很多高分考生不待見?
    這些天,高考志願填報正在進行。在一所高中校門口,兩位考生家長聊著孩子,其中一位說:「你兒子的分數可以衝一下985」,另一位家長則搖頭表示「不行,只能上211」。那位家長緊接著說:「報考東北地區985高校絕對沒問題,東北地區高校實力強,性價比高,211的分數能上985。」
  • 高考語文答題套路 語文選擇題秒殺技巧
    高考語文答題套路 語文選擇題秒殺技巧對於高中生語文,有哪些答題的套路呢?語文的選擇題該如何作答才能正確並且快速的答題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語文的一些答題套路,供參考。高考語文最全選擇題秒殺技巧排除法。即逐一否定錯誤的選項,達到選擇的目的。
  • 2021年高考:高考作文有沒有捷徑?看完這個,你有自己的判斷
    高考作文,對於每一年高考的考生來說,都是重中之重,抓住了高考作文,就抓住了高考語文的分數,最近幾年,分析、預測高考作文的老師越來越多,不乏高手押中!他們幫助不少高三考生拿到了高考作文理想的分數,但是,一個連續三年押中高考作文的老師,並且能給出寫作模板,應該不多!居然押中了!出乎意外?
  • 高分考生激增,本科線高位運行,文科生難上加難……三大...
    一個考生調侃道:分數正越來越不值錢,600分出頭,前些年能上南京大學,三兩年前還能報南開大學,現在只能報南昌大學,再過幾年,可能連南昌大學都考不上了……中高分段考生聚集,學生似乎也都知道開始學習了,感覺比之前的學生普遍「開竅」變早,加上家庭的支持,復讀生也在增加,進一步拔高了分數。
  • 高中生物解題必備的128個實用套路和解題模型!不知道就太吃虧了
    生物考試中同學們是不是會經常遇見這樣的題: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確的?然後自己看哪個都正確……那是因為有些語句同學們沒有認真去讀,沒有意識到出題人給大家設計的陷阱,這都是套路!對於高中生來說,生物並沒有數學物理那麼重要,而且生物也沒有那些科目那麼難。
  • 新高考3+1+2,哪三種組合就業前景較好?考生和家長們快看看吧
    新高考「3+1+2」模式已經宣布在部分省實施,面對新高考給予考生更多的組合搭配選擇。但是隨之而來的也給考生以及考生家長提出更大的困惑,如何選擇科目組合未來發展前景更好,如何選擇組合科目能夠取得高分等都是困惑所在。那麼面對當下的新高考政策形勢,家長以及高中生如何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 廣州15名高分考生全在這了!學霸秘籍請收好
    7月23日,廣東高考考生啟動查分,記者多方了解到,今年理科前50名、文科前20名考生的成績已被屏蔽。也就是說,將有70位考生因為「分太高」而查不到成績。據悉,廣州被屏蔽的考生有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