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有戲》,一檔接檔《奔跑吧兄弟》,又被《奔跑吧兄弟》接檔的節目。在這個講究速成的時代,它的錄製時間,長達八個月。難怪張國立在總決賽現場如此感慨:我們經歷過炎熱再到嚴寒再到炎熱……
從接檔到被接檔,從周播到一周雙播,從發布會時的轟動到如今只是增加存在感,不談節目質量,就單聊這四位綜藝節目的導師,我覺得——他們被低估了。
對於這四人,我們印象可能來自這些:電視節目裡,常見張國立在吵得不行時,站出來扮和事佬;網站頭條上,馮小剛隔不久便會來炮轟一下;發布會現場,成龍頻頻向記者求饒,就怕說錯話;圖片新聞裡,李冰冰落淚的特寫讓人記憶猶新。
自全程看了總決賽錄製,我才明白:那些被剪輯過的節目,那些視頻網站上的隻言片語,讓我們的認知有了斷層。
成龍、馮小剛、張國立、李冰冰——四人加盟價上億。高價的背後,價值並沒有大打折扣。按照慣例,每季節目都會換導師,下一季播出時,或許再也難見此陣容了。下面這些片段,在播出的節目裡,有些可能不會出現。現在說出來,算是還原,也是紀念。說話間,「馮小剛炮轟《速激7》看不到人心」的新聞正在熱炒。這是總決賽的熱點,但我認為有比這更值得存留的瞬間。
成龍與馮小剛抱團房祖名被抓,是成龍年初的痛。其時,媒體紛紛追問人父成龍,弄得他焦頭爛額。
風口浪尖,馮小剛勇敢站了出來,在節目中袒護成龍。「成龍大哥比較率真,所以媒體朋友們應該愛護他、尊敬他,不要把他說的一些話,前言後語都掐掉,抓住一些把柄對成龍做一些影響不好的新聞……拜託各位媒體,要是不嫌亂就衝我來。」——這個,不過癮?
總決賽錄製現場。節目開始,主持人伊一出於調節氣氛的考慮,便起鬨要求試一下成龍的普通話。「樂享XX,樂享XX,這裡是XX手機獨家冠名的《我看你有戲》」。伊一一口氣念出這麼多字,臺下一堆觀眾大笑,等著看普通話不靈光的成龍接話出糗。
尷尬之際,馮小剛站出來了。「你這不行,不能讓成龍念廣告商。大哥身價很貴的。」見到臺階,成龍馬上借勢,字正腔圓大喊「我看你有戲」五字後,長鬆一口氣。臺下,忠誠的「成龍國際粉絲團」猛鼓掌。張國立也在一旁大讚。
馮小剛此番救場,抱團之心明顯。該片段錄完,伊一立即被馮小剛拉到後臺——估計是在被教育。
李冰冰(左一)在節目裡,效果一般 戲霸三男一女,一臺戲。《我看你有戲》,初賽、複賽、總決賽,一路下來,比賽規矩就沒正常過。總決賽,四導師裡誰的選手先出場呢?這些規則是主持人之前念過的。但是,四人覺得不妥,便臨時起意——猜拳定出場順序。臨時定的規矩,玩得好好的。但到了第二輪猜拳時,馮小剛主動宣布「我不猜了,我的選手決定第一個出場」。這個節目的核心模式原來是如此兒戲。
選手張仁博,表演了一出《末代皇帝》。成龍開口點評,稱「總決賽要求比較高,你只能算是合格」。一盆冷水,臨頭澆下。
輪到馮小剛點評,「……你是戲痴,不輸現在任何一個一線演員……」,講了幾分鐘。大逆轉,完全忘記了成龍剛才潑過冷水。這種「戲霸」作風,鎮住了全場。在臺下的我,也被驚呆了。——踏上鬼門關,都能被這樣拉回來呵。
馮小剛說完,還不忘補上這樣一句。「現在特熱,誰再說話,觀眾煩誰。」意思很明顯,我說完就行了,我喜歡張仁博,其他人別再鬧不同聲音。他哪知道,成龍在聆聽點評期間,機械點頭,表情尷尬,閉口不言了。
馮小剛在節目中一意孤行,要舉的例子太多了。如:有次節目錄到深夜,馮小剛直接不爽,最後節目組匆匆走流程收場;總決賽的冠軍決出,本是二次PK出結果,最後又被提議按照得分多少定輸贏。
節目組為了照顧氣氛,把吳亦凡請來客串爭議香港屬性、國際化標籤明顯的成龍,在節目裡經常有獨到之看法。但是,馮小剛張國立李冰冰們,卻不一定贊同。
成龍自己的選手,吊著威亞進來,表演「趙雲救少主」。完畢,成龍不護短:你不能把嬰兒抱在身上,要是這樣,孩子早被殺死了。完全可以改寫一下歷史,把孩子放地上,再打。
見此,馮小剛、張國立們馬上出來阻止。大意就是:歷史上就是這樣的,趙雲抱著孩子,殺出一條血路。「你來講,歷史誰寫的!我們都沒見過真正的歷史。」——成龍怒了,喊出這樣一句。
另外一件事,是這樣的。「軟妹子」魏煒半夜排練,摔成重傷。當她坐著輪椅上來時,張國立心都軟了。李冰冰則講了一段雞湯,大打溫情牌。馮小剛站在節目創作的角度出發,建議該片段別播出來:只是播出摔的那一刻,告訴大家你受傷了,然後你就是舞臺上的「無冕之王」。
成龍聽了馮小剛的點評後,一邊落淚一邊現身說法:這算什麼,我以往受傷比這嚴重多了。上午還癱著,下午就要去拍戲……最後,成龍建議要把這段表演放出來給觀眾看。理由是:我要讓電視機前的小孩子明白,不要模仿。更要讓他們知道,成龍不是superman,演員也是會受傷的。
兩人就這樣隔空鬥嘴。一來一往間,讓現場觀眾看到了內地導演與國際明星在觀念上的衝突。當然,最後被剪成什麼樣子,還得看最終播出。
……
在滿屏都追「小鮮肉」的時代,這幾位導師,舉手投足間,都暗藏智慧。劍拔弩張裡看到一團和氣,一團和氣裡又顯露各懷鬼胎……只有閱歷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明白每句話背後的角力。幾個碎片故事,可能比不上「馮小剛炮轟《速激7》」來得勁爆,但卻提供了更全貌的現場。礙於節目製作的局限,很多素材是要被剪掉的。只有去現場看了,才知道這四人的磨合,是多麼老到。比起選手,導師才是真正的「有戲」。
話又說回來。四人太熟,熟悉到可以把錄節目當成聊家常。這是好事,能保證最自然的效果發揮。但也是壞事,節目錄完15期,到最後都沒有一個規則。只讓我們記得娛樂頭條寫著馮小剛炮轟這個炮轟那個,證明節目曾來過。要知道《我看你有戲》不是隨便拍拍的電影,首期曾經流產,就因為導師們不滿意,節目組不得不重錄,二千萬打了水漂。
聽說馮小剛佩服《中國好聲音》,嗯,那是一個強模式節目。希望下一季,導師們在保證遊刃有餘的同時,也尊重一下節目規則。我們一直罵電視臺總喜歡買外國的綜藝節目版權,咱們也重視一下自己的,按套路出牌,久而久之,不就自成模式了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