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的電影市場受特殊時期影響,都不算景氣。然而有一部新片,靠著敢想敢拍,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也連續數日拿下本土票房冠軍。韓媒稱它為「教科書級別的韓國政治片」——《南山的部長們》。
上映後連續兩周蟬聯韓國票房冠軍,累計觀影人次已突破470萬。豆瓣評分8.2,在豆瓣電影一周口碑榜中位列第一。該片以韓國歷史上著名的中央情報部部長刺殺總統的真實事件改編。
電影"南山的部長們"以韓國中央情報部(KCIA)的部長們(副總理級)與他們所主導的政治陰謀為素材, 原作為揭露韓國政治內幕的同名小說,以歷代中央情報部的部長金載圭和金炯旭的故事為中心重新創作而成。
1979年下半年,YH貿易女工籠城事件、新民黨總裁金泳三的國會議員除名事件以及10月的釜馬事件先後爆發,政局不定。中央情報部金載圭和強硬派總統警衛室室長發生摩擦,樸正熙對他逐漸反感和不信任。
1979年10月26日,在漢城鍾路區宮井洞中央情報部官邸中,樸正熙和總統警衛室室長在宴會酒席中被金載圭用手槍槍殺。
在影片中,有兩處細節值得回味。一處是在樸正熙的內部討論會上,面對民間民主運動的爆發,車智澈(人名來迴轉換太費勁,我就依然沿用歷史人物的姓名)向樸正熙建議鎮壓,而金載圭則表示反對。
此時樸正熙又詢問參謀總長鄭升和的意見,但鄭升和卻一言不發,而一邊的保安司令全鬥煥卻搶著出來表態,說要是早交給我,妥妥的都給鎮壓了,言下之意是現在也不遲。作為老大的樸正熙還沒拿定主意,作為小弟的全鬥煥卻先鐵了心的要動手,全鬥煥之心狠手辣可見一斑。
而還有一處則是在全片的最後,當刺殺案發生後全國開始戒嚴時,全鬥煥卻背著個大包溜進了總統辦公室,將樸正熙鎖在保險柜裡的金條存單統統偷走,臨了還念念不忘的回頭看著那把空著的總統座椅。
這兩個細節可以說明,雖然每個歷史人物在後人的心目中都有著不一樣的形象,都有愛他和恨他的人,但對於全鬥煥,恐怕所有韓國人對他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政治電影。圍繞樸正熙刺殺案前一系列事件展開,刻畫出獨裁者最後的40天。沒有任何大場面,全靠踏實的劇情與優秀的表演推動敘事,冷靜而克制,李秉憲與李星民演技出眾。
獨裁者的威權暴躁、流亡者的惶惶不安,借勢者的冷血猖狂,刺殺者的背水一戰,皆刻畫得入木三分。兩分半的刺殺長鏡頭恰到好處。查詢維基後驚訝於電影對歷史真實的細節還原。不誇張,不炫技,不狗血。從第一到第五共和國的政治事件幾乎拍遍了,韓國影人的創作自由令人羨慕。
韓國歷任總統都沒有好的歸屬,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樸正熙是韓國現代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人物,一方面促成韓國經濟騰飛成為發達國家,一方面持續18年的獨裁統治打擊民主人士。
電影拍攝非常有張力,幾個角色演出都非常贊,尤其是李秉憲對人物內心的刻畫真是讓人感同身受,處死自己朋友時內心的痛苦,跟警衛室長的幾次衝突和對自己命運的焦慮和危機感,最後一幕刺殺高潮的表情和動作。
所以之前《寄生蟲》的成功並不偶然,它是韓國電影近十年來一步一步紮實前進的結果。韓國電影工業化的程度一直在上升,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實,對於電影題材的把握以及社會現象的洞察力早已超越當年。他們就像赤壁的大火,隨著東南風的到來展現著自己無窮的實力。
不管怎麼說,《南山的部長們》在我看來真的是一部好電影。藝術嘛,本身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雖有些虛構,但大部分你能說不貼近現實嗎?亦或者我們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