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奉俊昊來說,他的電影生涯在2020年的這一天,似乎得到了圓滿。很多人第一次認識奉俊昊,是得益於那部《殺人回憶》
那一個個悽慘的雨夜,一次次被兇手戲弄卻觸摸不到真相邊緣的無力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奉俊昊的鏡頭感覺很出色,對故事的節奏把握也有自己的一套,習慣挖掘人性的陰暗面。但令人遺憾的是,奉俊昊雖在國內乃至亞洲獲獎無數,但在國際層面,只拿到過一些小打小鬧的電影協會獎。也正因如此,奉俊昊好像一直憋著一股勁兒,等待一個時機,來證明自己。2020年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如期舉行。這一電影界的TOP1盛典,象徵著電影界的最高水平,代表著各國電影的標杆來進行角逐。
今年的奧斯卡空前熱鬧,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單可以說是大牌雲集,每一部都是質量上乘,說是近五年最佳毫不為過。
我們先來看下近五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單
17年年初的第88屆奧斯卡,小李子「作賤」自己體型而格外令人矚目的《荒野獵人》,極其朋克的廢土情懷爽片《瘋狂的麥克斯4》以及一經上映便被多數影評人預定為最佳的新聞題材影片《聚焦》。整個提名榜單偏於平淡,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到了18年的第89屆奧斯卡,先不說這屆奧斯卡的整體質量,單是一場烏龍鬧劇就得以讓人啼笑皆非。在公布最佳影片的重要時刻,竟然出現了拿錯獲獎信封的低級錯誤。以致《愛樂之城》的導演和演員等一眾人雖已在臺上大肆慶祝,但下一刻就要接受獎項被收回的噩耗。當然,這一屆的爭議也是非常大,《月光男孩》真的有那麼好嗎?這部被認為是為了政治正確而頒獎正確的產物,一身非議。
到了奧斯卡的第90屆,也是個人認為是近十年來「最水」的一屆。《水形物語》的獲獎讓人感到極其不可思議,尤其是竟能贏得13項提名,讓諸多影評人搖頭不語。這一屆的提名雖水,但有一部是編者個人比較喜歡的,《三塊廣告牌》。然而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竟然能輸給大型人獸虐戀片,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總之,上一屆和這一屆的頒獎結果,都很奇怪。
時間拉到去年,第91屆奧斯卡如期舉行。在前兩屆無論是作品還是評委都在漸漸失去民心的時候,這一年能否觸底反彈,拉升熱度,重挽口碑呢?
答案是否定的。這一屆的奧斯卡比水都要平淡,不單是提名名單上的影片讓人難以興奮(連超英電影《黑豹》都可以入圍,難免讓人想驚呼一句「what fuck!」),甚至連頒獎典禮的話題熱度也是少的可憐。
這屆奧斯卡就像一場普普通通、平淡無奇的電影界,諸多影星走走紅地毯,面對聚光燈眉開眼笑走走過場,隨即一拍兩散,各奔行程。這讓很多影迷心寒奧斯卡的招牌難道就這樣自毀了?答案是否定的第92屆奧斯卡,放在整個奧斯卡歷史上,也是無所爭議的大年。
講述法拉利和福特兩家公司爭鬥史賽車電影巨製《極速車王》匯聚德尼羅、帕西諾和喬佩西三巨頭黑幫史詩片《愛爾蘭人》
熱度一天比一天飆升讓全球影評人為之傾倒的DC漫改電影《小丑》
鬼才昆汀獻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好萊塢往事》
橫掃諸多電影獎項的戰爭片《1917》
以及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
不誇張的說以上電影,放在前些年裡的任意一屆奧斯卡中都會是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熱門。
當它們圍桌而坐在一起的時候,儼然就熱鬧了
圍繞這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該給誰的話題,在頒獎典禮結束後仍然沒有結束。很多人認為,《寄生蟲》沒有那麼好,它過於直白,沒有藝術品該具備的含蓄內斂,沒有讓人會心一笑的隱喻。
誠然,《寄生蟲》在這屆最有懸念的奧斯卡中,讓一切都變得沒有懸念。它橫掃四項大獎,一併收入囊中,我想,在那一刻,之於電影生涯而言,會是奉俊昊最開心的時候了吧。誠然,《寄生蟲》不是一部含蓄的電影。熟悉韓國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韓國導演不太喜歡「含蓄」這個詞。他們把鏡頭對準國家罪惡和官吏無能的時候,國內沒有人讓他們拍的含蓄一些,他們依靠電影為韓國人民贏得法律保障的時候,法官律師沒有讓他們拍的內斂一些。怎麼到了《寄生蟲》,就有這麼多人抨擊它不夠含蓄呢?
說到底,還是《寄生蟲》的獲獎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讓他們酸了。今年的奧斯卡,畢竟是眾星雲集的一年,誰輸了,心裡都不服。誰贏了,也都不服眾。何況有《小丑》和《愛爾蘭人》兩尊大佛頂著,兩家的粉絲力量大夥也心知肚明,何況《愛爾蘭人》遭遇顆粒無收的慘狀,換誰誰臉上也掛不住。
對《寄生蟲》而言,這不光是奉俊昊的成功,也不僅是韓國電影的成功,它象徵著亞洲的榮耀。斬獲四座小金人,也是平了李安先前創下的四項記錄。單憑獎項數量上來看,是持平沒錯。但《寄生蟲》所獲的獎項重量用穩壓來講可是一點不為過。2001年,李安憑藉影片《臥虎藏龍》,在奧斯卡贏得四項大獎:最佳外語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
而《寄生蟲》呢,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這四個分量最重的獎項,全被一部影片所獲,也是奧斯卡史上首次。《寄生蟲》刷新了奧斯卡的歷史,也刷新了亞洲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的榮光。
其實,《寄生蟲》一點不複雜。它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讓屏幕對面的人恍若身臨其境,感知生活的五味雜陳,感知一個底層家庭為了贏得陽光的灑落,而做出的超凡努力。
《寄生蟲》講述了一個韓國底層家庭的故事,他們一家四口生活在陰暗的潮溼地下室中。有很多貧苦人民生活在這裡,他們是其中的一個。
按常理說,生活如此悽慘,理應臉上常掛悲傷。然後在他們身上並未體現,雙頰溢滿了歡快樂觀,這種「樂觀」並不該被推崇。因為他們更多的是懶惰和投機取巧。從給披薩店疊包裝盒的場景就能看出來,他們鍾愛耍些小聰明。
直到有個陰差陽錯的機會,男主通過朋友介紹打入到了一個富貴家庭內部,給他們的寶貝女兒做家教。面對豪華別墅、大筆薪酬的誘惑,男主通過一系列手段,把自己的妹妹和父母安排進來務工。至此,一段揭露貧富懸殊、底層生活絕望與無奈的故事就此展開。
如前文說到,很多人覺得《寄生蟲》太過直白,沒有表現出得以匹配金棕櫚獎和奧斯卡獎應有的「高級嬌羞」。少了填字遊戲的樂趣,自會覺得露骨。可個人覺得有些話題不太需要九曲十八彎,那種從百轉遷回中攫取到的滿足感並非共通。況且有時直白的心頭一顫比洞察出小心思的會心一笑更富衝擊力,也便於大眾所吸納。
《寄生蟲》節奏把控的非常好。相對多數影片的觀感像被人從樓梯上一腳踹下的處處頓挫,《寄生蟲》從開篇就如坐滑梯一樣順暢。
而且這個滑梯設計巧妙,避開了速度過快會導致褲襠處因摩擦生疼以及速度過慢會了無生趣 讓人託腮發呆的問題,全程勻速行進,讓屁股維持在相對舒適的滑動中。「屁股決定腦袋」。屁股舒服了,腦子也自然舒坦。
因此,《寄生蟲》的口碑爆炸絕非偶然,它觸及了平民階級的痛處,讓生活水深火熱的人民在熒幕上看到了自己的映像。此刻,奉俊昊不單單是名導演,更像是把他們悲苦生活向世人昭告的聖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