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醴瓷丨鄧文科:一抹藍彩畫瓷心,穿越千年《觀滄海》

2021-01-08 紅網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鄧文科畫瓷中。(資料圖)

鄧文科作品《觀滄海》人物掛盤。(主辦方供圖)

紅網時刻記者 蔡娟 株洲醴陵報導

「在入圍『典藏醴陵瓷』網絡點亮的醴陵瓷精品中,有一件作品我很想與大家分享,那就是已故大師鄧文科的《觀滄海》人物掛盤。雖是小件,卻能全面展現這位『全才型』陶瓷藝術大師深厚的藝術造詣,堪稱醴瓷精品。」徐峰說道。

初秋的晌午,陽光已不那麼炙熱。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徐峰盯著手機,正在瀏覽「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的網絡點亮頁面,他按下《觀滄海》的點亮圖標,思緒萬千,並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鄧文科老師是醴陵的第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是醴陵人的驕傲,我對他是非常尊敬的。他是一個『全才』,精通工筆、寫意,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書法也寫得很好,他什麼都懂,什麼都通。這樣的『全才』,在全國陶瓷藝術界都是不多的。他的藝術造詣,不只是在醴陵陶瓷界,在整個中國陶瓷界都是公認的。」徐峰說。

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徐峰。

鄧文科,1930年出生於湖南醴陵,自幼從師學藝,功力深厚。26歲那年,他進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跟隨著名釉下彩繪名家吳壽祺學藝,博採眾長,獨闢蹊徑。從事釉下五彩陶瓷藝術創作近半個世紀,業績卓著,創作繪製了大量的釉下五彩瓷精品,作品參加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覽,並由國務院辦公廳、中南海紫光閣、中國工藝美術館等單位珍藏。著有《釉上新彩顏料的性能與使用》《醴陵釉下彩瓷》,與中國美院鄧白教授合編《醴陵窯》。書畫造詣頗深,尤以花鳥、篆書、隸書見長,出版《鄧文科陶瓷書畫作品集》等,其名載入《中國美術家人名大詞典》。他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陶瓷藝術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曾任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副總工藝美術師。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在鄧文科的筆下,曹操《觀滄海》這首詩的氣勢恢弘,被表現得栩栩如生。他用大片的藍色渲染整個畫面,營造意境。作品給人靜中有動之感,看得見、摸不著,美中藏秀,光影閃動,令人驚讚。

記者了解到,《觀滄海》採用了雙勾分水法等釉下五彩一些特殊裝飾技巧,色彩濃淡過渡自然,再加上高溫燒結後的釉層,使畫面平坦光滑,有如玉一般的潤澤和光彩,具有飽滿的水份感。該掛盤於1989年被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禮品瓷。文中此塊為鄧文科唯一手工繪製的樣本。釉下藍彩也為鄧文科首次使用,製成後一直藏於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鄧文科作品《松鷹》(1988年)

「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可以通過精神的共鳴,用心靈觸摸穿越千年的不朽靈魂。我們從審美的角度看,《觀滄海》從內容到形式,應該說是近乎完美的。」作為《醴陵窯》《醴陵風物吟》等著作的作者,徐峰不僅有幸多次拜訪鄧文科大師,並對其藝術成就進行過梳理和研究。他從內容題材、表現形式、文化符號等三個層面,解讀了《觀滄海》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

從內容題材上看,曹操《觀滄海》這首詩,典型的「建安風骨」,雄渾大氣、豪情萬丈。鄧文科《觀滄海》創作於1987年,正是在我國開啟改革開放之後、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徐峰認為,鄧文科藉由曹操的詩歌盡情發揮,表達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心,讓作品《觀滄海》與時代完美「合拍」。

鄧文科作品《貴魚缸》 (2005年)

從表現形式上看,《觀滄海》採用圓形掛盤的器形,帶人們去感悟「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宇宙觀和美學語言。「更為巧妙的是,鄧文科只用一種顏色——藍色,沒有用到五彩或多彩,他是有意而為之。這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觀念裡的『大道至簡』,至簡就是至繁,越少就越豐富。你越看這個藍色,其實它越不是藍色。他的畫面既統一又豐富,如同大家喜歡的中國水墨畫,你看黑色不是黑色,你會通過自己的文化經驗,補充為各種各樣的顏色。所以在審美欣賞上,《觀滄海》可以常讀常新,單彩更為耐看。」徐峰說。

從文化符號上看,在徐峰看來,國畫裡最難畫的是雲水和人物,而在《觀滄海》中,鄧文科筆下的雲水是流動的,人物有動感,構圖體現功力。「更妙的是旁邊的書法,那些字遠遠地看,像山石,又像遠處的人家,但仔細看書法也寫得非常好,這麼多文化符號都完美地融合一起了,這就是大師風範。」徐峰說。

鄧文科作品《麻雀書法》(2008年)

「我們看一件作品,其實是看一種精神。其實就是看創作者本人,他所傳遞的生命信號。」那麼,鄧文科所傳遞的「生命信號」是什麼呢?徐峰認為,一是「生者不息」,二是「惟變不變」。

「生者不息,折騰不止。變,就是藝術永恆不變的規律。」徐峰說,在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鄧文科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通過苦練功底技藝,堅持文化學習,自學成才,曾擔任美術和語文授課老師,通過長期刻苦、自律的藝術實踐,終成一代大師。

回顧鄧文科的整個陶瓷藝術生涯,從年輕時工整細緻地畫瓷,到盛年時創作《觀滄海》《沙家浜》等力作,到晚年病榻上畫出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麻雀,他一直在突破自己和創新改變。「大師已逝,鄧文科用其一生詮釋了『業精於勤、技進乎道』的大國工匠精神。對於我們釉下五彩瓷的後人、從業者和教育者而言,這是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弘揚和傳承。」徐峰說。

【相關連結】

相關焦點

  • 古人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能夠讓人穿越的蟲洞真實存在嗎
    曾經有一段時間,穿越類的電視劇十分盛行。雖說現在已經沒有了,但是穿越這個神奇的事情還是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之中,幾乎人人都在夢想著能夠來一次時空旅行。那麼這種能夠供人穿越的蟲洞真的存在嗎?說到穿越,古代人有一些關於此類事件的記載,像是世外桃源,一夢千年等事情都有在人們的記載之中出現。穿越甚至是時空蟲洞也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愛因斯坦提出,在宇宙之中可能存在著的連接著兩個不同時空的時空隧道,可以實現時空位移或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時空旅行。蟲洞無處不在卻又無法找到,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之中,一旦速度能夠快到超過光速,便能夠進行時空穿越。
  • 黑洞與暗能量揭秘 時光隧道可穿越千年
    原標題:黑洞與暗能量揭秘 時光隧道可穿越千年   近日,科學家在黑洞中發現了可穿越時空的時光隧道,而宇宙中暗能量也表現也證明了通過時空隧道可穿越千年,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黑洞與暗能量揭秘,時光隧道可穿越千年。   近日,關於黑洞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進展。
  • 穿越: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
    穿越: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書了,今天小編特地精選了四本好看小說的送給大家,其中第1本:《福星高兆》說的是父母雙亡她被罵掃把星,穿越古代居然撿到同是倒黴蛋的男人的穿越文!
  • 雙璧同輝,邂逅穿越千年的美麗
    「良渚你好,終於相見」 一個在西遼河畔 一個在太湖之濱 穿越千年 跨越千裡 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今日以「玉」會「
  • 《星際穿越》第五空間設定太神幾乎成了鬼片
    這部諾蘭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差點就成硬科幻經典。奇觀電影。真得只適合看IMAX版本,浩瀚的宇宙,黑暗孤寂中的飛船,炫幻的時空穿越,外星球難以名狀的自然景觀,oh shit。催淚的父女約定。穿越時空,只為回到你身邊。
  • 中國最美12個銀杏古村落,第一個就讓人驚豔,最美的一抹黃
    圖源丨隨州千年銀杏谷旅遊區  古香古色的建築與千年銀杏奇妙組合,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奇妙現象,相互依偎。  風過之處,一片葉海波瀾壯起;踩在暖暖的落葉上,沙沙作響。  圖源丨攝影部落 grading
  • 可供人穿越的「蟲洞」存在嗎?古籍中也曾記載,再回頭已是千年
    導讀:可供人穿越的「蟲洞」存在嗎?古籍中也曾記載,再回頭已是千年現在電視劇和電影中很多題材講的都是「穿越」的話題,從這個時空穿越到另一個時空,或者是另一個平行世界,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這種題材現在已經是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題材,但是如此逼真的畫面,會讓人不得不想到,這類事情是人們憑空臆想出來的,還是真的在現實中存在呢?可供人穿越的「蟲洞」存在嗎?古籍中也曾記載,再回頭已是千年,這些事情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
  • 可供人穿越的「蟲洞」存在嗎?中國古籍曾記載,回頭竟已是千年
    無論是在現在的電視劇還是電影中,都少不了關於穿越的作品,甚至在這一領域中包含的題材已十分廣泛,讓人不得不去想,這類事件都是人們憑想像杜撰的,還是有一些史料供人們參考形成的?可供人穿越的「蟲洞」真實存在嗎?不得不讓人深思。
  • 一帶一路,千年的時空穿越
    拉赫蒙說:「這次訪問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我同你成為更加親密的兄弟」「好兄弟就要手拉手前進!」 ——馬爾地夫。每一聲感嘆,訴說著對中馬關係的倍加珍惜。 短短一個月內實現互訪,習近平主席表示:「中馬關係要趁熱打鐵、趁勢而上。」亞明總統很自豪:「南亞之行第一站選擇了馬爾地夫,惹得一些南亞國家紛紛來打聽,是靠什麼魅力請來了中國?」
  • 清明上河園:月色燈意闌珊 恍然穿越時空 夢回千年大宋
    明月燈海耀東京,一城火樹銀花開,宋韻華彩溢千年,燈海人潮不夜天。徜徉《大宋·汴河燈影》燈會,華燈若乎火樹,熾百枝之煌煌,在賞四季汴河美景,恍然穿越時空,夢回千年大宋。初入小船,船槳搖曳,於凌波中穿行,仿佛要開始一段穿越時空的擺渡。
  • 神話:電影是一部千年愛情的等待,而電視劇是一部真正意義的穿越
    哈嘍,大家好,很高興小編今天又與大家見面了,不知大家還記得曾經的一部經典電影「神話」沒有,雖說劇情很假,但是卻令無數人為之感動,當時將軍為保護公主的生命去參戰,沒想被算計,因此公主也是每天痛苦萬分,一直等待那個蒙毅回到她的身邊。
  • CFML丨穿越火線槍戰王者職業選手評級C級發布
    CFML丨穿越火線槍戰王者職業選手評級C級發布 2019-09-15 12:06  穿越火線賽事姐
  • 有人說亙古不變的是愛情,那麼,那一抹迷人的藍色呢
    藍色,這一色彩有很多的含義,同時,這些含義對大家起到過許多不一樣的作用。曾經,那一抹藍也許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我們似乎並不是很了解藍色,那就讓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介紹一下它吧,讓我們更加了解那一抹藍。1.
  • 古人俗語所說「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與現代「時光隧道」不同
    我認為古人俗語所說的「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中的這個洞並不是我們現在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中所談到的「時光隧道」,而是一種比喻。比喻時光過的非常快,尤其是人們如果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呆處了,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速度,就會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 江西驚現千年鱉精轟動世界
    江西出現千歲鱉精,一說什麼成精大家都知道那個厲害和大吧,現在江西這個千歲鱉一出現就驚動了全世界,現在來看看相關報導,有圖有真相。
  • 【藏不住了】千年古銀杏披「金妝」!只一眼就心動!
    一到初冬 銀杏先勾勒出樓觀的古意 千年前的銀杏隨秋風落於庭院> 落滿長街 千年古樹
  • 在世界「第九大奇蹟」龍遊石窟,見證一場穿越千年的音樂盛典
    提到龍遊,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這裡有個著名的景點「龍遊石窟」,它有著「千古之謎」和「世界第九大奇蹟」的美譽。龍遊石窟開鑿於2000多年前,為我國最大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代表著我國古代的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以其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的神奇景觀享譽世界。
  • 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講述穿越千年葬俗,探秘貴州洞中奇棺
    此次活動是 " 書香 · 花溪之書香青巖 " 閱讀推廣活動系列活動的第二場,本場講座由榮獲中國田野考古一等獎,中國考古學大會 " 金爵獎 " 的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為大家講述了貴州巖洞葬的歷史和分布情況。
  • 香果樹--穿越千年的尋覓!
    千年來,繁花巨樹孤獨終老,野生資源極為稀少。「山中難尋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2017年全國綠委辦和中國林學會共同發起尋找最美古樹活動,全國共評出85顆,四川入選5顆,而大邑縣飛水村的這顆香果樹,是成都唯一入選的「中國最美古樹」。
  • 公交行業開座談會邀乘客「吐槽」丨大家都說啥了……
    公交行業開座談會邀乘客「吐槽」丨大家都說啥了…… 2020-12-04 0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