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噩夢之飛行員黑視和紅視

2020-09-04 助我飛

作為一種陸地生物人類雖然藉助飛行器成功實現了飛行,可即便有各種防護裝具的保護人類在駕駛飛機進行快速爬升和俯衝時依然會由於無法適應環境的突然改變而出現不適。在現實中哪怕是身體素質過硬且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照樣會在飛行中遇到黑視和紅視現象,黑視和紅視的出現也代表了人類生理的極限,如果沒有快速脫離生理極限同樣能夠造成機毀人亡。

黑視是由於飛行員頭部缺氧而導致的短暫性視力模糊甚至是失明的現象,通常會發生在大機動飛行階段。飛機在大迎角爬升時飛行員受到的是正過載,但由於慣性存在人體內血液卻向下集中,頭部缺血就會造成供血不足最終引發黑視。研究發現出現黑視的正過載約為3個g,大部分飛行員會在5個g左右出現黑視,而且黑視通常是暈厥的先兆,可想而知一旦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暈厥後果會怎樣。

而要說起黑視並不是只有飛行員才能碰到,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都遇到過黑視只不過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而已。比如當一個人長時間下蹲突然站立起來的瞬間就可能會感到頭暈目眩甚至會出現短暫失明,這就跟飛行員遇到的黑視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我們在陸地上哪怕是一時沒站穩摔倒了問題也不會太大,可飛行員在飛行途中遇到黑視操作不當的話就會是一場災難。

飛機在加速爬升過程中飛行員容易遇到黑視,而飛機在俯衝過程中飛行員則容易遇到紅視。當飛機突然進行大俯衝時飛行員受到的是負過載,同樣由於慣性存在飛行員的腦部會充血形成高壓,這時飛行員看外面的世界就如同戴了一副紅色眼鏡一樣周邊東西都是紅色。紅視發生時飛行員會感到頭部劇烈疼痛、臉部腫脹、眼睛無法睜開。當負過載達到約3個g時會發生紅視,負過載超過4個g飛行員會變得視力模糊面部扭曲甚至是暈厥。2018年4月4日美國「雷鳥」飛行隊的1架F-16戰機在內華達州空軍基地進行飛行訓練時由於飛行員無法承受大過載暈厥而最終墜機,由此可見哪怕是經常進行特技飛行訓練的飛行員也無法真正避免黑視和紅視的發生。

為提高抗載荷能力戰鬥機飛行員不僅要經常進行跳繩、仰臥起坐、跑步等運動保持體能,還要在駕駛戰機時穿上飛行員專用的抗荷服。抗荷服一般由尼龍織物製成,穿上抗荷服後可幫助飛行員將個人的抗載荷能力提高1.2~1.6個g,這樣一來飛機大過載飛行時抗荷服會自動充氣並將飛行員下肢緊緊束縛起來以阻止血液聚集到腿部從而最大限度保證飛行員腦部供血充足達到降低黑視發生的概率。

當大家在航展上看到特技飛行表演的飛機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時別忘了為他們點讚,因為此時此刻那些英勇的飛行員們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冒著出現黑視和紅視的風險努力配合團隊完成好每一個動作,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將一場藍天盛宴展現給大家。


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布只限於服務飛行愛好者,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源 | 網絡

相關焦點

  • 科普|什麼是紅視和黑視?這種專屬於飛行員的酸爽你想體驗嗎?
    飛行員是我們每個人都很尊敬的一種職業,也是很多孩子們未來的夢想。但是每一個飛行員都要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訓練,在飛行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紅視和黑視就是只有飛行員才能接觸到的一種獨特體驗。
  • 飛行員如何抗過載的問題
    這就引起低血壓,讓大腦和眼睛的供氧不足。飛行員首先感受到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周邊視力喪失」(grey-out)——單色視覺(無法識別顏色)——接著是隧道視野(受限的視野),然後「黑視」(black-out)(完全喪失視力)。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這會導致G-引起的意識喪失或G-LOC——也被稱為「終點」(end point),在這個時候,幾乎總是會有致命的後果。
  • 航展上的一組空中特技飛行
    飛機急劇改變飛行狀態和運動參數的標準化的,我們把它稱之為特技飛行。特技飛行最突出的特點是在不同的特技動作中飛機飛行狀態、高度、速度、方向和過載等參數急劇變化。飛行員的操縱動作比較複雜,飛行員必須隨時判明飛行狀態,了解運動參數的變化,及時準確地操縱飛機按預定軌跡運動,防止因操縱不當造成飛機失速或進入。
  • 飛行員常見的的夢魘「飛行錯覺」
    什麼叫飛行錯覺呢?飛行中,飛行員對飛機狀態的感覺和飛機實際狀態不一致,叫做飛行錯覺。地面上也會有錯覺,比如方位感,有人清楚有人糊塗,最常見是分不清東南西北,明明朝東非覺得向北,叫「掉向」.森裡沙漠裡迷路也是一種錯覺,想像的方向與實際方向大相逕庭,出現感覺與實際的差距。
  • 空軍特級飛行員王文常——飛行,一輩子追求的事業
    7月1日,是袁飛陽和夥伴們從飛行學院畢業的日子。以這種方式邂逅心中的偶像,袁飛陽有點興奮。當他還是一名飛行學員時,就曾看過王文常的傳奇故事。至今,袁飛陽手機收藏夾裡,還保存著這樣一條新聞——在空軍飛行部隊以分秒衡量的高風險戰訓中,特級飛行員王文常安全飛行5290小時,起降10000多架次,創造出中國空軍殲擊機安全飛行時間最長紀錄。
  • 飛行員考試之儀表飛機飛行執照考試題庫
    >飛行員考試app【主要功能】筆記共享、海量解析、原題標註、自主更新、離線做題、錯題強化、自改答案、模擬考試、未做先考、考試計時、反覆練習、自動支付、試題搜索、帳號註銷等海量功能第2章飛行儀表和運行設備要求試題【儀表飛機考試試題】1、如圖高度表
  • 中國空戰格鬥之王霹靂-10E多強?全球任何戰機60公裡內無可逃逸!
    得益於中國新型戰機上已全面採用頭盔瞄準具,只要目標出現在飛行員視線內,即可用頭盔進行瞄準並控制飛彈發射,實現「看哪打哪」。而越肩發射,攻擊側面和後面的敵機,更離不開頭盔瞄準具的支持。目前各國先進戰機普遍採用了頭盔瞄準具,只有2005年服役的美國F22例外,就在於其研製與上世紀80年代,造成軟體系統不支持、硬體未預留接口。
  • 飛行員自曝長途飛行中的危險行為
    據《每日郵報》報導,飛行員在航空論壇上解密了他們在駕駛艙的工作,原來在長途飛行中,他們時常會互相打危險的賭。愛達荷州的民航飛行員揚·贊沃特稱,一些賭注最好不要參與,因為真的很危險。比如,賭一個飛行員在飛機下降時可以多久不加油門。
  • 超聲速飛行第一人:傳奇飛行員「查克」·耶格爾
    被認為是"現代空軍飛行測試之父"的阿爾伯特·伯伊德(Albert Boyd,不是那位「戰機黑手黨」成員的約翰·伯伊德)在1946年將耶格爾選入試飛員學校,並在1947年6月將他選為
  • 關於飛行員的小知識:通航飛行員和民航飛行員的區別
    在了解通航飛行員和民航飛行員的區別之前,先來一起了解一下民航和通航的區別吧。民航是民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從事除了國防、警察和海關等國家航空活動以外的航空活動。目前把民用航空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商業航空和通用航空。商業航空是指以航空器進行經營性的客貨運輸的航空活動,就是常見的航空公司運營模式,而通用航空就是除去商業航空後民用航空其他所有部分,我們一般習慣把商業航空稱之為民航。
  • 美研究發現黑視蛋白亦可感知外界光線信息
    這項研究由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霍拉沙克生物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希瓦南達·潘德博士和曼徹斯特大學的合作者們發起。由於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通過細長的軸突與其他神經元交流信息,所以研究小組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軸突進行了跟蹤,並發現這些軸突最終會到達外側膝狀體核,而後者正是大腦中處理視覺信息的主要區域。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視網膜中只存在兩種感光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
  • 深度剖析:飛機的飛行員是如何知道飛行高度的,難道是千裡眼?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飛機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了,它以速度之快、時間之短,獲得了人們的芳心。 大家都知道飛機在飛行的過程當中,其實是需要多方面的一些綜合數據來進行反饋和整合的,那麼飛機怎樣知道自己在多高的高度呢
  • 南航史上第一位女機長,出身於飛行世家,曾是王牌飛行員
    同樣地,選拔飛行員的條件也非常嚴苛。對身高、體重、體能各個方面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這一位南航史上的第一位女機長,堪稱萬裡挑一。不僅家境優異,飛行世家,從小薰陶,而且自身條件過硬,體能優異。經過重重篩選,經受多飛行歷練,成為了王牌飛行員。
  • 中國民航功勳飛行員王伯堯:安全飛行41年 飛行裡程相當於繞地球近600圈
    作為中國民航功勳飛行員、東航五星機長、分公司總值班室副主任,王伯堯對後來者總是充滿關愛之情。無論何種問題,王伯堯對年輕人總是保持著耐心一一解答。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在技術上傾囊相授。對於飛行,王伯堯總是諄諄教導年輕飛行員:「飛行員第一要務是安全,要從各個方面提升操作技能,永遠不能滿足現狀,永遠都要進步學習。」
  • 中國民航功勳飛行員王伯堯:安全飛行41年,飛行裡程相當於繞地球近600圈
    9月15日,中國民航功勳飛行員、五星級機長、東航西北分公司機長王伯堯迎來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班飛行,即將光榮退休,這一天也是他六十周歲的生日。從1979年到2020年,王伯堯41年的飛行生涯,安全飛行了三萬四千多小時,飛行裡程相當於繞地球近600圈。
  • 遇到低空風切變飛行員應如何飛行?
    低空風切變是指近地面600米高度以下大氣層內的水平或垂直方向一定距離上存在的風向和風速急劇變化的現象。儘管在空間任何高度上都可能產生風切變,但對飛行威脅最大的是發生在近地面層的低空風切變。低空風切變往往時間短、尺度小、強度大、發生突然,準確的探測和預報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在飛行中儘量避開它。
  • 為何在飛機飛行途中,飛行員能夠安心睡大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但讓人疑惑的是,為何在飛機飛行途中,飛行員能夠安心睡大覺呢?難道不擔心飛機出現什麼問題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國際航線一般都是十多個小時的長時間飛行,就連乘客飛行如此之久長時間的飛機出現的疲勞感是非常可怕的,不過飛行員在飛行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可以安心睡大覺。
  • 太原國際飛行大會:德國飛行員藝高人膽大,雨霧天上演特技表演
    唯有德國動力之翼表演隊的王牌飛行員申請出戰,表演了長達20分鐘的特技飛行。這名在惡劣天下下申請出戰的40歲德國飛行員蒂姆·蒂博是德國特技飛行國家隊隊員,他從15歲開始飛行滑翔機,截至目前隨後,天氣狀況有所好轉,部分國內飛行員開始飛行表演,吸引市民圍觀吶喊,對飛行員的特技表演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