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總面積其實和中國差不多,但是歐洲卻有40多個國家,而且其中有一些國家被稱為國中國。不仔細看甚至都看不到這個國家。但是大家可能想像不到的事就在100多年之前。整個歐洲都沒多少國家,仔細數來數去也不過才18個國家,但是為什麼到100年之後的現在歐洲卻有將近50國家存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國家還是非常少的。除了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麥,就只有英國,沙俄以及法國,比利時。而歐洲中心還有德國這幾個國家。在歐洲的南部國家當時也僅僅只有義大利和一些小國家了。就算這些國家加上奧斯曼土耳其,也不到20國家。更何況奧斯曼土耳其看起來並不像是一個歐洲國家。然而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國家數量的現狀被改變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候,因為同盟國戰敗,導致同盟國的一些國家分裂成其他國家。比如說德國,奧匈帝國以及沙俄都出現了變化。作為中歐最強大的國家,奧匈帝國解體了。這一解體一下子就出現了奧地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而在歐洲東部的沙俄因為政權的改變導致波羅的海三國迅速獨立出來。除此之外波蘭,芬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也相繼獨立。因此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的國家數量就從原來的18個國家變成27國家。再加上波羅地海的三個國家就是30個國家。從數字上來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的國家數量差不多快翻了一倍。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國家數量再一次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冷戰結束,蘇聯的解體。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曾經加盟蘇聯的共和國都成為了15個主權國家。而其中有七個國家是歐洲國家,再加上本來是蘇聯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解體。南聯盟的解體,冰島的獨立。歐洲一下子從二戰之前的27國家變成了現在44個國家。這一數量也是一戰之前的三倍。而且就在現在,歐洲很多地區也都在鬧獨立,英國,西班牙,法國都在不斷的出現這種情況。因此歐洲國家的數量還有可能繼續增長。
這麼之前就說了,歐洲的總面積其實並不大,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國家呢?其實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歐洲的一些條件了。在歐洲,河流密布水網複雜,這些因素往往都影響到文明的發展程度。另外阿爾卑斯山位於歐洲的中央部分,把整個歐洲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另外因為歐洲部分山地的分割以及非常曲折的海岸線導致各個地方的文明發展不一樣。如果人們能夠仔細觀察歐洲的地理地形圖的話,就會發現歐洲許多國家的分界線就是自然分界線。
除了地理原因之外,還有就是民族原因。歐洲是一個民族成份非常複雜的大洲。而且這些民族的人口數量都差不多,沒有說是像中國一樣,漢族佔據的主導地位。因此歐洲的這些民族基本上都是一個不服一個,導致歐洲國家普遍都是民族國家,每個國家都是由相應的民族組成的。而且從十七十八世紀之後,民族主義開始崛起,很多的國家都認同民族主義,因此很多民族也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國家。
還有原因就是因為歷史問題。歐洲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因為群主的權力收到了神權的制約。所以歐洲的封建社會其實是非常鬆散的,他們沒有和中國一樣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國家。另外歐洲的封建制度是農奴制度,所以在這種經濟制度之下,封建主只要能夠控制住自己手下的農奴已經他們的人身自由就可以控制住一小塊地方。在這種體制權利就會越來越分散,地方的領主就會越來越強大。這有一點像唐朝中後期的節度使制度。而這個制度導致的結果就是國家版圖越來越破碎。
最後就是因為歐洲的神權識度非常強大。歐洲的教皇擁有非常高的權利。在封建時期,教皇擁有歐洲土地十分之一的收入,教皇是當時最高領袖。而且當時教皇所擁有的權利遠遠要比各國國王的權力更大。如果有國家的國王要是得罪教皇的話,就會失去他國王的合法性。就像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和教皇之間發生的矛盾一樣。那件事情也可以從側面顯示出教皇的權力要遠遠高於國王。總之只要教皇想要分裂一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就不會存在很久。而且近年來歐洲還有很多地方都在不斷地鬧獨立。這樣很有可能會讓歐洲的這些國家再次分裂,誕生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