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愛因斯坦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我尊重每一種方法的存在,也尊重每一個認認真真在為患者解除痛苦的醫生,此文的目的是為後續寫腰椎間盤突出的純手法康復構建基礎,很多時候方法是否可取,不是一句空話,理論是行為的指導!
先來一盤椎間盤,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礎知識,有必要寫出讓大家知道,如果有的人不知道結構和功能,我寫的東西就會枯燥難於理解,學知識要耐住性子。腰椎間盤主要功能是提供脊柱縱軸的穩定性及保持脊柱一定的運動範圍(前屈、後伸、側彎和旋轉)。
椎間盤的主要功能
1.保持脊柱高度,隨椎體發育椎間盤也會增長,椎間盤病變時也會影響脊柱高度。
2.聯結上下椎體,使椎體間有一定的運動度,維持脊柱生理曲度。
3.使椎體承受相同應力。由於椎間盤為彈性結構,使高處墜落或肩背突然負荷時,緩衝脊柱受力。
4.維持脊柱後方關節突關節一定的距離和高度,保持椎間孔的大小,正常情況椎間孔大小是神經根的3~10倍。
5.正常髓核是不能壓縮的,在受壓情況時,將應力分布在整個椎間盤,髓核變形,纖維環向四周膨出。這個負重除了來自於體重,還有肌肉收縮和韌帶的張力。縱軸壓力先通過椎骨傳導至軟骨終板和髓核,然後至纖維環。椎間盤在承重22.7kg時難以維持原高度不變。
椎間盤的結構
軟骨終板
軟骨終板在椎體上、下各一個,平均厚度為1mm,在中心區更薄呈半透明狀,位於椎體骺環之內。軟骨終板有許多微孔,是髓核的水分和代謝產物的通路。
纖維環
纖維環分為外、中、內三層。外層由膠原纖維帶組成,內層由纖維軟骨帶組成。各種之間有黏合樣物質,彼此之間不相互交叉穿插。纖維環的前側部分和兩側部分最厚,近乎等於後側部分兩倍。纖維環前側部由前縱韌帶加強,纖維環後側部分最薄,但是一般也有12層纖維,也有後縱韌帶加強。纖維環連接相鄰椎體,使脊柱在運動時作為一個整體,甚為堅固,緊密附著於軟骨終板上,保持脊柱穩定。脊柱外傷的時候,必須有巨大力量,使纖維環廣泛撕裂,才能引起椎體間脫位(腰椎滑脫)。
髓核
在承受壓力下,髓核使脊柱均勻的負荷。髓核具有可塑性,雖然不能被壓縮但在壓力下會變得扁平,加於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纖維環及椎體軟骨終板各個方向傳布。在相鄰脊椎骨間運動中,髓核具有支點作用,如同軸承滾珠,隨脊柱屈伸向後或向前移動。髓核在椎體與軟骨終板之間,起液體交換作用,其內含物中的液體可借滲透壓擴散至椎體,正常人的高度一天之間有變化,就是與髓核內水分有關係。晚間較晨起時矮1.5~2.4cm,老年人則變化較少,人老身高減低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髓核的營養依靠軟骨終板滲透,軟骨終板與骨終板松質骨密切相連,椎體的松質骨有豐富的血供,與軟骨終板之間無堅質骨相隔。壓力的改變可使椎體內液體進行交換,直立時壓力加大,平臥時由於上面施加的壓力消除,肌張力減少,液體經軟骨終板滲透至髓核。這也是為什麼說椎間盤沒有血管,藥物效果相對會差!
椎間盤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就是這樣,下篇寫椎間盤的神經支配和椎間孔及神經根位置關係,手法處理要達到根源入手解決問題,這些知識的掌握是重要基礎,不是單純的做按摩和正骨。
評論區,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