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病,也是最多見的急腹症。Fitz(1886)首先正確地描述了急性闌尾炎的病史、臨床表現及病理所見,並提出闌尾切除術是本病的合理治療[1]。但就是簡單的闌尾炎切除手術,有時也會遇到挑戰,原因是闌尾的位置多變。
闌尾位於右髂窩部,外形呈蚯蚓狀,長約5~10cm,直徑約0.5~0.7cm。闌尾起於盲腸根部,附於盲腸後內側壁,三條結腸帶的匯合點。闌尾基底部與盲腸的關係是恆定的,因此闌尾的位置也隨盲腸的位置而變異,可以高至肝下, 低至盆腔, 甚至可以越過腹中線, 到達左側腹腔。
若異位闌尾炎被延誤診斷或治療, 可引起腹膜炎, 甚至發生致死性的腹腔內感染。臨床上較多見的異位闌尾炎類型有,盆腔位闌尾炎、高位(肝下位)闌尾炎和左位闌尾炎等,較為特殊的情況是闌尾位於盲腸後方的腹膜外[2]。
盲腸後腹膜外闌尾炎的臨床體徵輕,易誤診,手術顯露及切除有一定難度[3]。腹腔鏡技術兼具微創性、診斷性和治療性,其容易尋找闌尾,不受患者年齡、肥胖及闌尾位置影響,對異位闌尾或有合併症者更能顯示其優點。對於腹膜後位闌尾的處理要比開腹方便[4]。腹腔鏡闌尾炎手術如何操作?可下載醫視屏APP觀看。
醫視屏APP 即看即用 行醫必備
本期內容參考來源
1.吳在德,吳肇漢主編. 《外科學》第7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2.姜菊, 周春豔, 劉震, 由秀, 呂洪兵, 鄭輝. 62例異位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分析.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9;40:1346-1349
3.蘭孝忠, 周特. 盲腸後位腹膜外闌尾炎的診斷與治療體會. 中國醫藥指南. 2014:120-120,121
4.陳世正. 盲腸後腹膜外位闌尾炎25例診治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1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