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一物i 100 Pro機箱評測:「小」題「大」做,還是濃縮的精華?

2020-11-28 騰訊網

「喬思伯」這個品牌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在近十年時間裡,喬思伯不斷針對鋁合金材質的機箱進行工藝研發,所推出的產品都具備一定的獨特性。喬思伯早期以Mini-ITX規格的機箱為主線,逐漸推出了多種系列覆蓋全尺寸規格的暢銷機箱,不僅在這10年間DIY主機的個性化轉變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同時還大幅度的拉低了原本臺系品牌高高在上的鋁質機箱的價格,讓更多的用戶能夠得到越級產品的消費體驗。畢竟無論你是藍紅綠哪個陣營的粉絲,這些硬體都需要一件漂亮的衣裳,而機箱,正是這樣一件,能夠最終將個性化表達直觀外露的重要載體。

喬家一物全新子品牌:喬家一物(Jonsplus)誕生

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鋁質機箱本身的加工工藝,早已不再是絕對的技術壁壘。隨著MINI-ITX機型市場份額的逐漸提高,近兩三年間,各種特色定製的鋁製機箱開始興起,同時越來越多的廠商也在推出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可能都會讓喬思伯這個依然年輕的品牌感到一絲危機:雖仍然具備足夠的產品力,不過也需要做出一些策略變化。如果現有的(C/U/UMX/MOD系列)產品線已經覆蓋了如今市場的主流需求,那今天我們要帶來的主角「喬家一物 i 100 Pro」,就是喬思伯對於未來的變化,給大家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喬家一物(JONSPLUS)是喬思伯旗下新創立的子品牌,和在售機型眾多的原品牌(喬思伯)相比,喬家一物只會推出少量的,並且具備高辨識度的精品型號。「情懷」與「帶有未來感的創造」,摒棄套娃式的推陳出新,回歸產品的本質,可能是這個全新產品線的核心訴求。

喬家一物首發的i 100 Pro機箱便是這樣一款,基於非常成熟的A4結構打造,但又並不刻意迎合主流產品視角的「另類」產品。但拿到手上開箱的第一感覺,就是「哇」,比圖片上看起來的大很多啊!

我們手上的這臺的是玻璃版本的銀色的i 100 Pro,12月左右會繼續推出全黑色以及不側透的全鋁合金外殼版,不側透的售價預計會增加100元(999元)。同時,側板附件會以單獨的零售附件出售,用戶可以單獨購買後自行替換。

體積解析:放大版的A4,但內有乾坤

A4結構機箱誕生的原因,便是希望能在保持一定的性能基礎上縮小體積,通過將傳統的顯卡90°垂直直插方式,轉變為背靠主板的平行結構,收縮主機的三維尺寸。也正是從A4開始,民間評價一臺迷你機箱的優劣,便增加了一個「公升」的單位來對其體積做出評價。

i 100 Pro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完全背離主流設計的。既然原喬思伯品牌已經推出過常規尺寸的A4以及V10兩款A4結構的機箱,「喬家一物」便大膽的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邁出了一步,創造出這款足足26升的巨型A4。隨著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其實不能用簡單的對錯好壞來衡量一款產品。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可能是最大體積的A4機箱,隱藏著哪些設計用意。

首先我們來看看i 100 Pro的機箱長度,434.8毫米已經進入了ATX中塔機箱的範疇。隨著AMD RX 6000系列顯卡,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NVIDIA RTX 300系列顯卡的上市,旗艦硬體的性能大幅躍進,但是功耗與發熱並未降低。

如果想要將這些旗艦硬體塞入一個儘可能小的空間,甚至想要玩玩超頻,一個360水冷排是必不可少的。從這個角度來說,i 100 Pro算是目前最短的可以安裝360水冷的機箱。

其次結構上,i 100 Pro在品牌機箱量產型號中創造性的採用了可變的分倉模式,通過附送的第二套「機箱後板」,可將默認標準A4結構下主板與顯卡各佔一面的雙倉安裝方式,變化為顯卡90°垂直直插主板的常規單倉安裝方式。

這種可變的內部結構,從設計上來說是非常複雜的工作,不僅需要考慮到大量的尺寸兼容性,用戶自行切換安裝的便利性,還要考慮生產過程中五金工藝的精度。這些改變最終會帶來成本的提升,所以絕大部分量產的品牌機箱,並不會輕易的嘗試複雜的可變結構。甚至最終用戶是否為此買單,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作為子品牌,「喬家一物」的誕生就自帶了嘗試與自我突破屬性,雙倉模式的切換,讓i 100 Pro不僅可以支持旗艦散熱性能的360水冷排(同時兼容280水冷),還能夠容納貓頭鷹D15/利民IB-E Extreme銀箭/九州風神阿薩辛這類165mm高度的旗艦雙塔風冷散熱器。市面上目前體積較大的ITX機箱,大多也只能支持160mm以下的常規單塔風冷。高端風冷在可靠性、耐用性、噪音水平以及維護的便利程度方面,依然具備水冷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是很多高端用戶的選擇,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一體式水冷。

同時,顯卡豎裝的雙倉模式下,在i 100 Pro內不僅顯卡與側板保持有足夠間距滿足顯卡散熱的需求,主板倉也保留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一些比較高的水冷頭,比如這款堡壘360 RGB,安裝好後與側板僅剩餘了1mm左右的間隙。從這個角度來說,i 100 Pro所具備的194mm寬度,反而做到了兼容旗艦風冷情況下的最窄體積。

當包含腳墊的情況,i 100 Pro的高度為321.3mm。不過和眾多微小型A4不同的是,i 100 Pro在機箱內底部也能夠配置3顆12cm進風風扇,結合頂部的360水冷位,可以裝載多達6把風扇在相對小的體積內,實現自下而上通透的垂直風道設計。

同時i 100 Pro也能兼容ATX與SFX電源(含SFX-L),電源倉位可根據所選電源長度與頂部水冷厚度進行靈活的上下調節。這種彈性的倉位設計,也需要機箱具備一定的高度支持。

免工具拆卸的前置面板內,還藏有一個3.5寸標準機械硬碟的安裝位,對於內容創作應用的用戶,大容量的機械硬碟必不可少,這也是大多數微小型A4所不具備的完整硬體兼容性。

結合主板顯卡雙模式安裝結構,散熱還能夠對旗艦硬體進行高效壓制的情況下,i 100 Pro目前所呈現的高度也完全可以接受。放在常規的27寸顯示器旁,喬家一物的這款"大型"A4 機箱並不會讓人感覺高的離譜。

總體來看,i 100 Pro可能並不是為追求極限體積的機箱玩家提供的產品,這類玩家的樂趣是以機箱尺寸優先再搜羅適配的硬體。而i 100 Pro真正的目標用戶,則可能是追求最強性能,最理想散熱,在不對性能硬體規格妥協的基礎上,希望主機體積儘可能小的性能玩家,對這類用戶而言,內部配件的選擇有著更高的優先級。從結構的可變性與最終的外觀呈現來看,喬家一物的首款i 100 Pro,已經很好的完成的使命,194 x435 x307毫米的三圍尺寸,目測已經做到了極致,並沒有可優化的空間了。同時這個三圍尺寸放置於桌面,視覺感受還是非常協調的,依舊能夠輕鬆融入家居環境,並沒有因為體積造成視覺上的壓迫感。

散熱性能實裝簡測:自下而上的通暢

所以,我們裝配了一臺真核彈的i 100 Pro,這可能是目前單顯卡配置下的最強性能主機了,CPU選用目前消費級最強性能的AMD R9 5950X(16核心/32線程),以及老黃從廚房裡面能拿出來的最強遊戲顯卡:RTX 3090 24GB(影馳 RTX 3090 GAMER OC),來看看i 100 Pro是否能夠真正做到有效壓制頂級硬體的發熱。

現在室溫穩定在25度,我們開啟3DMARK STRESS TESTS進行Time Spy 20次循環壓力測試,散熱器使用的九州風神堡壘360 RGB,這顆R9 5950X最高溫度點為86度,RTX 3090滿載溫度為74度,CPU的單核心最高頻率為4.9Ghz。考慮到這是一顆16核心32線程的旗艦CPU,最終的溫度令人滿意,如果使用更好的水冷散熱器,溫度可以進一步降低。

這就是i 100 Pro能夠帶給用戶的價值,無論是從事內容創作的設計師,還是硬核的DIY發燒友,都能通過它體驗最強且無損的硬體性能,並且將三圍尺寸控制在能夠容納這些硬體的最小體積。聊完了結構,我們再來看看i 100 Pro作為一款中高端機箱本質上的優點與不足。

細節:顏值與內涵兼具

首先是外觀,雖然3mm厚度鋁合金面板依舊採用兩側彎折的簡單設計,但喬家一物i 100 Pro終於擺脫了喬思伯目前大部分產品簡潔得有些枯燥的通用直方造型。不僅頂部具有線條感的格柵頂蓋,後部的鋁合金包圍也設計了凹型切割,包圍上部還貼有一塊鏡面銘牌,表明i 100 Pro的身份。頂部的通風格柵為磁吸式設計,通過尾部獨特的織布提手可以輕鬆抽取。

機箱兩側採用了3mm厚的墨色鋼化玻璃,透光率為29.3%,可對內部過於鮮豔的發光硬體進行「降噪」處理,保持優雅的視覺輸出。在A4雙倉模式下,主板或顯卡兩側都能夠展示出硬體光效,不需要糾結主機放顯示器左邊還是右邊的問題。

但令人困惑的是,雙側板均無免工具設計,拆裝都需要擰螺絲。不知道i 100 Pro的設計師,是不是對於擰螺絲有強迫症,希望在後續的版本能夠改進。

機箱前置的IO接口位於頂部右側,含有高速的USB-C。為保持足夠的進風量,喬家一物i 100 Pro配送了可調節兩級高度的鋁合金腳墊。機箱的上下,均含有免工具拆卸的防塵網。如果採用直插的橫置顯卡方案,後部的大面積鏤空也同樣配備了防塵網,非常的周全。

i 100 Pro的內部框體採用了1mm與1.5mm兩種厚度的黑化鋼材質。電源倉上部為固定框架,下方則為藏線槽,可以隱蔽電源接口處的的大量線材。

為了呈現最真實裝機體驗,我們的評測的樣機均不使用定製線,但實際上,對絕大部分內部緊湊型的ITX機箱來說,最優方案還是用定製線裝機。雖然i 100 Pro在電源附近有設計了三個方位的出線孔以便走線,但裝機的難度和大部分A4一樣,並不簡單,需要用戶具備一定的DIY經驗,很多環節反覆嘗試後才能不那麼順利的完成裝機。

另外一側,顯卡倉的空間非常充足,我們預裝了這張34釐米長的影馳 RTX 3090 GAMER OC 顯卡後,仍然留有富裕空間。豎裝模式下,背部的開槽看上去是可以支持三槽位旗艦顯卡的,但是喬家一物僅保留了兩槽的物理空間

雖然大部分的RTX 3090以及未來的RX 6900XT都還是會採用雙槽擋板發售,很多三槽顯卡也配備了可替換的雙槽擋板,但還是希望i 100 PRO能夠升級改良,彌補這個的缺憾。另外,最新的顯卡均已採用PCIE4.0設計,但機箱使用的PCIE延長線暫時還停留在PCIE 3.0階段。如果使用最新的AMD RX 5000或NVIDIA RTX 30 系列顯卡,需要在BIOS中將顯卡的PCIE運行模式調節為GEN3。目前GEN3的帶寬依然能夠滿足旗艦的顯卡性能發揮,這點不用擔心。

關於對喬家一物i 100 Pro的看法,就家分享到這裡了,還有很多機箱設計的小細還並未提及,大家可以到喬家一物的官網上進行查閱。i 100 Pro的官網介紹頁面是目前在機箱類目產品中最為詳盡的,細緻到每個部件之間的距離都有詳盡描述。

總結:這是最具包容性的A4形態

大與小只是相對的概念,不同的使用需求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個人覺得,不必糾結i 100 Pro的形態究竟是把小件放大了,還是把大件縮小了,能接受他的外觀,需要安裝對應規格的硬體,就是合適的機箱。以機箱實物來客觀評價的話,i 100 Pro已經在原喬思伯A4的基礎上,無論從設計理念還是最終呈現的產品質感,都勇敢的向前走出了一步。並且,喬家一物對於自己首款作品的定價比較溫和,這款中高端機箱零售指導價為899元,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如果對體積沒有苛刻要求,i 100 Pro會比自家的喬思伯A4更具吸引力。和其他定製類的A4機箱相比,喬(喬家一物/喬思伯)作為大廠品牌,在品控與工藝方面也具備更成熟的優勢,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以避免很多BUG方面的問題。

雖然喬家一物i 100 Pro是一臺搭載Mini-ITX規格主板的機箱,但卻並不能完全套用ITX產品的評價體系。對於絕大部分的迷你機箱來說,或多或少存在對硬體妥協的設計。而i 100 Pro從設計初始,便優先適配各種旗艦的硬體環境。類似的產品還有同樣飽受爭議的ROG Z11。我更傾向於把他們看為ATX塔式機箱濃縮後的產物,在散熱器與顯卡都無法縮小物理體積的情況下,通過對於主板空間的極限壓榨,來確保無損旗艦性能下的最小實體呈現。但是,受限於899元的保守定價,i 100 Pro依然沒有做到產品本身可以達到的極致,比如頂蓋的格柵模塊以及內部框體沒有使用鋁合金材質,或者鋁合金面板的表面工藝與彎折倒角能夠處理得更加細緻。當然最難的,還是如何在緊湊型機箱內部實現快速便利的安裝方式。

無論如何,喬家一物的首款i 100 Pro雖然有著較大的爭議,但總體來說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這個帶有一些情懷屬性的新生的品牌,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去釋放對產品本質的專注。下次再見,可能就是更加另類的「喬家一物 BO 100」了。

優秀★:

緊湊型機箱中的散熱性能

可變的安裝倉位結構設計

對於旗艦硬體的高支持度

良好:

產品用料與工藝處理

定價合理,畢竟才上市,而且雙12,雙蛋,年貨節大促機會多多

不足:

安裝不夠簡易,免工具設計部分考慮較少

說明書中有少量關鍵錯誤導致安裝時間延長

螺絲材質較軟,螺絲刀如果不夠好,容易擰花

能支持兩槽擋片的三槽顯卡,不能支持三槽後擋片的顯卡

開關的質感一般

爭議:

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來說,體積過大,普通用戶並不需要兼容360水冷或者大型

塔式散熱器

升級方向▲:

頂部ABS硬塑料改為鋁合金一體化頂蓋(售價會提升)

內部框體改為鋁合金(售價會提升)

面板在簡潔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線條設計

相關焦點

  • 喬思伯新款 ITX 機箱 BO 100 發布:前面板為4.0 MM鋼化玻璃
    今年 10 月份,喬思伯推出了高端子品牌喬家一物(JONSPLUS)。現在,喬家一物 BO 100 ITX 機箱已經上線官網。  IT之家了解到,BO 100 是⼀款融入家具風格的產品,可實現短距離手提移動。  這款機箱的框架採用了 2.0MM 鋁鎂合金磨砂工藝,提手及後窗拉手為全粒麵皮革,前面板為 4.0 MM 鋼化玻璃。
  • 小身材大功效 機箱風扇四步選購速成(全文)_散熱器_散熱器評測...
    機箱風扇擔當重要作用  不同類型的風扇由於扇葉的類型、面積以及角度的不同,安裝在不同的位置時都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們在之前的橫向評測《50元以下該選誰 15款市售機箱風扇橫評》中也可以看到不同風扇之間的差異
  • 小體積機箱新銳 ThinkCentre M730s圖賞
    創新易用的小機箱臺式機一直是 M730s的機箱設計僅為
  • 九州風神魔方110機箱評測:這個小機箱太能「裝」了
    對於M-ATX以下尺寸的小機箱來說,外觀尺寸和內部空間一直很難兩全,內部空間除了影響裝機時的體驗,也會影響長期使用過程中整套平臺的散熱表現,要做到「內在兼修」實屬不易。今天我們上手的九州風神魔方110系列就是一款做到「內外兼顧」的M-ATX機箱,作為自家經典魔方系列目前為止體積最小的型號,在繼承魔方系列機箱經典細節設計的同時,在原有尺寸上進行壓縮優化,整體外觀更加精緻耐看的同時,內部仍保持了優秀的空間布局。
  • 酷冷至尊魔方NR200P ITX機箱評測:玲瓏剔透,其容也大
    在魔方NR200上,其中的一把120mm風扇替換成了一把92mm風扇,直接預裝在了機箱尾部。在價格上,魔方NR200為499元,而魔方NR200P為699元,本次我們評測的是魔方NR200P。機箱規格如下:賞心悅目的簡潔外觀即使嘴上說著「兼容並濟」、「求同存異」。
  • 智能組裝更方便 海盜船750D機箱評測_海盜船 750D_機箱電源評測...
    在腳墊底部還設計了橡膠墊,這對於機箱的防震防滑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海盜船750D機箱的前面板設計還是很有特色的,只要輕輕一按,前面板即可彈開,彈開後,我們可以看到其特別設計的可拆卸防塵網。,這對玩家來說,誘惑力還是比較大的。
  • 和灰塵說拜拜 4大認知解決防塵問題_軍刀機箱_機箱電源評測-中關村...
    ★ 直接購買無孔機箱 天方夜譚    機箱市場近幾年可以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從新機型的外觀還是更加前衛人性化的功能,一些在以往看來不可能實現的功能外觀,在短短的幾年間得到了突破,遊戲外觀、防塵、免工具等等,在滿足我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使得機箱功能走上了「概念化」發展的道路。
  • 小機箱挑戰高配置 遊戲平臺溫度實測
    小機箱為了更好得容納硬體,其內部設計還是區別於傳統的中塔機箱。看去年推出的新品迷你機箱,臥式、DTX結構的機箱比較吸引眼球。為了更好的適應迷你機箱,主板使用了一塊ITX主板,散熱器則為風扇尺寸為9cm的塔式散熱器。機箱簡介:    機箱筆者使用了手頭的一款新產品——鑫谷雷諾塔mini-K。金屬質感外觀和提手設計均讓這款機箱看上去就好感倍增,同時可以看到機箱的風扇位設計還是比較豐富的,散熱應該也不成問題。
  • 科普一分鐘|Core i9-9900K日常超頻5.0GHz教程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Core i9-9900K也出來了一段時間了,這個號稱「地表最強遊戲U」也成了很多人最新的目標。網上也有大佬表示能將其超頻至7GHz以上,不過我們小DIYer日常可玩不起這麼恐怖的頻率。今天就讓我氣味大師摸索一下Core i9-9900K在家用遊戲機中的實用超頻方法吧。
  • 回歸簡約之作 GAMEMAX碳60機箱評測
    機箱作為攢機時的一個「大件」,在選擇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玩家往往會升級核心硬體,但對於機箱往往抱著一勞永逸的購買態度,在一開始就買一個質量不錯的來滿足需求。因此,機箱的質量和拓展性能就顯的尤為重要。
  • NZXT H1機箱評測:意料之外的獨特與寧靜
    今天我們帶來的NZXT H1,可能是這種偏概念外形的產品中,在設計感與完成度方面同時達到很高水準的一款機箱。即便是放置在對於高度有要求的學生宿舍,NZXT H1的高度還是會低於常規的27寸顯示器,具備很高的視覺舒適度。實際上,我們開箱後看到實物機殼的第一眼,都覺得比網站上的宣傳圖片還要小。買不到Xbox的話,裝一臺H1放桌面完遊戲也很不錯呢!
  • 第6元素家族新軍 GAMEMAX碳60機箱評測
    不久前,GAMEMAX曝光了一款全新機箱產品,這款機箱被命名為「碳60」,筆者猜想應該是再次繼承了GAMEMAX活性炭剛的工藝,從信息爆料中我們得知,這款機箱也是融入了多項技術,那麼機箱實際表現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女性洗液知多少 婦炎潔本草精華抑菌洗液評測
    ……本期評測將結合女性朋友最關心的生殖健康問題,針對女性洗液代表產品——婦炎潔本草精華抑菌洗液來進行全方位的專業評測,為您的選購提供參考意見。    一說到洗液,不少女性朋友們通常會有兩種極端的認識,一種認為女性洗液根本就是商品噱頭,毫無用處甚至是對身體有害,另一種認為女性是能夠治療婦科炎症,沒事就多洗洗,有利於預防婦科病。那麼,哪種觀點才是正確的?
  • Tt超值全塔機箱MK-I全賞析
    對於全塔機箱來說我們常見的外觀設計有兩種方向,第一種是極致簡約,比如聯力PC-A70F和海盜船800D,這些都是外殼平直線條流暢的典範,用良好的工藝處理和用料體現簡單美。但是很多人不喜歡簡約型的,因為全塔機箱本來就大,在沒什麼裝飾顯得很「傻大個」。因此,另外一種更受歡迎一些,這種機箱外殼設計比較複雜有很多稜角或者弧度,通常有濃重的遊戲風格看上去很酷。MK-I顯然屬於後者。
  • 這個前臉我給100分 海盜船SPEC-04評測
    很多人可能都是看到標題才點擊這篇評測的,可能很多玩家會覺得筆者這個標題有吹噓的成分,但是當你真正點進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筆者所言非虛了。  對於很多不愛看枯燥評測的玩家來講,筆者總結了這款機箱的一些優缺點,讓玩家可以一分鐘了解這款機箱的優缺點:優點:
  • OnePlus 7 Pro 手機的評測和用戶體驗分享
    小米品牌手機就以高性價比文明,當出來OnePlus7P後就有用戶叫板小米9對比價格和性能,像小米布局東南亞的印度一樣,一加手機做垂直市場,在發展中人口大的國家發布高性價比的手機,因為硬體的優勢剛進入市場以人口基數就比品牌手機市場佔有率大,當然利潤相對較小,以薄利多銷+飢餓營銷的營銷方式讓市場處於興奮狀態,根據小米的經驗只要生存下來後期依託於品牌效應做生態產業掙錢。
  • 祥福源喬家,瑞財富金街,探訪晉商喬家的發跡地
    與計程車司機攀談,師傅告訴我:「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想要了解老包頭的歷史,最好去喬家金街看看。作為一個山西人,聽到「喬家」二字,頓時有了興趣。曾經去過山西的喬家大院,從那裡知道,喬家的發家地正在包頭。
  • SKII小燈泡太貴買不起!這4款好用的美白精華絕對是平價戰鬥機!
    SKII小燈泡太貴買不起!這4款好用的美白精華絕對是平價戰鬥機!皮膚白皙的優勢和好處真的是肉眼可見的,就說我們穿衣服好了,如果皮膚夠白,基本是不需要糾結哪個顏色適合自己,隨便選就好了,不管是亮色系還是暗色系。選擇口紅也是一樣,挑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 散熱性能大PK 小機箱一樣也有好溫度
    那麼,現在的小機箱在散熱方面能有多好的表現?是不是已經可以和大機箱一較高下了呢?相信通過相關測試我們就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答案。今天我們就找出一大一小兩個機箱,來一場散熱性能大PK,看一看小機箱的散熱能力能有多強。    在測試之前,先讓我們對本次測試所選用的一大一小兩個機箱做個簡單了解,尤其是先了解一下這兩款機箱的散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