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扇作用不容小覷
電腦長時間的穩定使用需要良好的散熱環境,很多遊戲發燒友也都知道散熱的重要性,除了CPU散熱器之外,高性能的電腦還需要額外的風扇來提供更好的空氣流動,大風量也是保障整機良好散熱的基礎。
輕度使用電腦可能對散熱的要求不高,但對於多數玩家來說良好的散熱還是有必要的,更不用說喜歡動手超頻的用戶和長時間進行大型遊戲的玩家了,而風扇的選擇同樣有講究。
機箱風扇擔當重要作用
不同類型的風扇由於扇葉的類型、面積以及角度的不同,安裝在不同的位置時都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們在之前的橫向評測《50元以下該選誰 15款市售機箱風扇橫評》中也可以看到不同風扇之間的差異。機箱內裝備風扇時也應該做好準備,讓不同的風扇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同時兼具良好的靜音效果,讓我們的愛機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時也有良好的使用體驗。
2身形雖小五臟俱全
首先我們來簡單說一下風扇的工作原理,一般電腦用的風扇主要由定子和轉子兩大部分組成,定子主要包括控制電路、軸承、線圈。轉子則包括扇葉、磁鐵和軸三個部分。
12釐米機箱風扇
風扇內部線圈及軸承
在工作時,控制電路給風扇電流,在定子線圈處和電磁鐵處產生旋轉磁場,推動轉子上的磁鐵朝特定方向旋轉,從而帶動整個扇葉高速旋轉。不同風扇的葉片設計推動空氣流動,實現送風的效果。
風扇的扇葉和磁鐵
我們在機箱中使用的風扇多為12釐米,也有8釐米和14釐米尺寸的,這些尺寸指的是安裝風扇的孔距,機箱會在說明書中標註每個風扇位支持的風扇尺寸,不看說明書的朋友(一定有很多,很多編輯評測的時候都不看)可以用刻度尺測量來得知風扇尺寸。
3風量風壓不要混淆
再來介紹一下選擇風扇時會遇到的參數問題,這裡有很多地方會使玩家困惑,而一些產品不標準的標註方式也不利於消費者選擇。
12釐米風扇的風量測試
風量指的是風扇在單位時間內送出的風的體積,一般而言,風扇的風量越大越好,表示其可以送出/送進更多空氣帶走熱量。風量的單位為cmm,即立方米/分鐘,另外一個單位cfm即立方英尺/分鐘為英制單位,兩者換算的方法為1cmm=35.245cfm。
風扇的特殊扇葉設計提供大風壓
風壓是風扇在垂直於氣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風的壓力,換句話說,風壓測試主要看風扇能夠吹透散熱器鰭片的程度,一般情況下風壓越大越好,表示風扇可以為更深的散熱器鰭片有效冷卻,或是為機箱內部更深的空間提供散熱。
容易發現,風量和風壓是兩個不同的參數,不同廠商也可能採用不同的標註方式,選購的時候需要看清楚,不能將兩者混淆。
機箱側板內的靜音棉設計
還有很多朋友在選購時容易忽視的參數是噪音。噪音大家應該都清楚,在相同參數下,風扇的噪音越低越好,在運行時也更安靜,當然,更高的硬體水平往往需要更高的轉速提高風壓和風量,必然會導致聲音的變大。
4不同位置合理布局
對散熱有更高要求的玩家都會在機箱內配備超過2把風扇,多數情況下是前置風扇進風,後置風扇負責出風,而這兩個位置的風扇布局也是有講究的。
機箱前置風扇為內部送風
如果是單獨選購,前置風扇可以優先選擇更大風壓的扇子,讓空氣可以流通到機箱深處,更好地為不同硬體進行散熱,後置風扇則可以優先選擇更大風量的產品,提供更快速的空氣流通,減小硬體的散熱壓力。
機箱後置風扇排風
如果是成套選購,前置風扇和後置風扇使用一樣的風扇也是很好的方法,相同的送風量可以讓進出機箱的空氣一致而無需改變轉速,同時為機箱提供更好的一致性視覺效果。
常見的機箱內風道示意
當然,在實際環境中的風道和空氣流向會更加複雜,願意動手且預算充足的玩家可以搭配風扇選出適合自己的風扇,其他朋友可以直接選購大品牌的產品,在結合自己對風量或靜音的優先考慮進行選擇購買。
5時尚玩家選好燈扇
其實很多玩家選購風扇主要是為了好看,沒錯,對於這些為數不少的玩家來說,一把帶燈的炫酷扇子比風量風壓靜音等參數都重要,打造出時尚的光汙染才是風扇的最大用途。
有光效的風扇更受玩家歡迎
當然,追求時尚的玩家在選用風扇時應該選擇和機箱整體配色一致的扇子,有光效的風扇優於沒有光效的,一些風扇支持多彩燈光變化,符合一些玩家的審美要求。
不同風扇的時尚效果也不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商家在宣傳產品時沒有說清楚LED燈的數量,而這也會影響到光效的體驗,4顆LED燈的成本顯然要低於16燈的,而光效也一般不如後者,LED燈的亮度不同也是影響光效的因素,建議優先選擇大廠的產品,不過價格也會更高一些。
好的光效需要側透機箱展示
另外,LED燈扇需要搭配大側透的機箱來展示效果,風扇位的透明面板及開孔設計也是必要的,在選擇之前要看好機箱的使用效果。
其實選擇機箱風扇並不難,了解幾項基本參數之後就可以做簡單的對比選擇了,只要明確自己的需要和實際使用環境,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做到高效散熱和良好靜音的效果,追求時尚的朋友也可以輕鬆選擇燈扇來構建炫酷的個性展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