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蟫香館使黔日記》為清末著名教育家、貴州學政嚴修所寫日記,起於光緒二十年九月十六日從北京啟程赴任,止於光緒二十三年五月初一日回到天津。本書詳細記錄了嚴修提督貴州學政三年的工作、生活,包括赴各府主持科試選拔人才、革新貴州教育等,其中也記錄了嚴修對貴州一域的深入思考。本書是貴州教育史的重要資料,具有很高文獻價值。
特色亮點
「二百年無此文宗」——南開創始人督學貴州實錄
作者簡介
嚴修,字範孫,號夢扶,別號偍屚生。直隸(今河北)天津府天津縣(今天津市)人,祖籍寧波慈谿縣,是清末巨商嚴信厚的堂侄。中國著名教育家,與華世奎、孟廣慧、趙元禮並稱近代天津四大書法家,與張伯苓同為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被稱為「南開校父」。
薦讀小語
嚴修的名字對於貴州人來說並不陌生。100多年前,嚴修作為一位外省籍的教育家最早在貴州倡辦近代教育,成為貴州變革封建教育、啟一代新學風的先驅者。《蟫香館使黔日記》是他擔任貴州提督學政3年間所寫的日記。
嚴修在黔的時間雖短,但認真履行學政職責。他著重引導士子對時務、變法進行思考,同時創辦貴州官書局,改革學古書院,學習算學、外語,特別是奏請開設經濟特科,被梁啓超稱作「戊戌變法的原點」。 1897年末,嚴修任滿交卸,踏上回京復命的旅程。任期內他不僅兩袖清風,並且透支家產用於獎掖學子、購買書籍,「致成債帥」。臨行,貴州士人相與謳歌,稱其「以經師而兼人師」「二百年無此文宗」。
貴州省文史專家王堯禮也曾在文章中寫道:「嚴修任學政之初,以貴州難購近世新書,即創設貴州官書局,以便學子購讀。勸學子讀《時務報》,以廣益見聞。主張中西學同時並課,首先於學古書院(南書院)實行,並且身體力行,與肄業諸生共同學習,互質疑難,一時學風大變。」可見嚴修對貴州教育近代化做出了極大貢獻。
時間的指針不斷旋轉,100多年過去,《蟫香館使黔日記》已不再「年輕」,但我們仍然能從這本書裡捕捉到閃閃發光的思想精神,探究到關於教育、道德、區域發展等方面的價值。如果你想走進貴州近代教育史、也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嚴修先生,不妨就從這本書開始吧!
薦讀小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
刊頭設計/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怡
文字編輯/彭芳蓉
視覺編輯/向秋樾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