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蠶絲和人造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
B.石油乾餾可得到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等
C.從海水中提取物質都必須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實現
D.純鹼可用於生產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純鹼溶液來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汙
(2)7.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為了增加食品的營養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B.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胺基酸
C.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質、油漬效果很好,可以用來洗滌毛織品、棉織品及化纖織品
D.油脂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均能發生水解反應,且產物相同
(3)7.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熱水瓶膽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B. 可以用澱粉溶液檢驗加碘鹽中是否含碘元素
C. 在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出現黑色物質, 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D. 做紅燒魚時,常加一些食醋和酒會更香,是因為生成少量的酯
(4)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問題,常涉及到化學知識,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Mg(OH)2和Al(OH)3熱分解生成的氣態水可覆蓋火焰、驅逐O2、稀釋可燃氣體,分解產物MgO和Al2O3能較快地與塑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及腐蝕性氣體反應,所以它們可以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的無機阻燃劑。
B.用灼燒並聞氣味的方法區別純棉織物和純毛織物。
C.某雨水樣品採集後放置一段時間,pH值由4.68變為4.28,是因為水中溶解了較多的CO2。
D.牧民喜歡用銀器盛放鮮牛奶有其科學道理:用銀器盛放鮮牛奶,溶入的極微量的銀離子,可殺死牛奶中的細菌,防止牛奶變質。
(5)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油的分餾和裂化均屬於化學變化
B.花生油、豆油、羊油和牛油均屬於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C.煤經氣化和液化兩個物理變化過程,可變為清潔能源
D.汽油、柴油通常作為汽車的燃料,是一種清潔的燃料
(6)7.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銅、硬鋁和碳素鋼都是合金
B.葡萄糖和蔗糖互為同分異構體
C.澱粉、蛋白質和花生油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食用植物油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水解產物相同
(7)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天然氣、石油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B.在燃煤中添加碳酸鈣和生石灰可以減少SO2的排放
C.在AgCl飽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達到平衡時,溶液中的Ksp(AgCl)降低
D.地溝油和礦物油都屬於酯類物質
(8)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棉花和合成纖維的主要成分均為纖維素
B.鹽析可提純蛋白質並能保持蛋白質的生理活性
C.乙醇和苯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福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鮮產品
(9)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石油中可獲得乙烯
B.乙醇和乙酸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C.澱粉和蛋白質的水解產物都是胺基酸
D.葡萄糖和蔗糖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10)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發生加聚反應
B.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多肽
C.米酒變酸的過程涉及了氧化反應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過程
(1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澱粉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B.溴乙烷、苯酚一定條件下都能與NaOH水溶液發生反應
C.苯、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葡萄糖和蔗糖溶液都能發生銀鏡反應
(12)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澱粉、油脂、胺基酸都能水解,但水解產物不同
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劑
C.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
D.對「地溝油」進行分餾可以製得汽油、煤油,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
(13)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矽元素主要以單質、氧化物、矽酸鹽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
B.濃氨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可製得Fe(OH)3膠體
C.用飽和食鹽水替代水跟電石反應,可以減緩乙炔的產生速率
D.Ca(HCO3)2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可製得Ca(OH)2
(14)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煤經處理變為氣體燃料的過程屬於物理變化
B. 澱粉、油脂和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15)7.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應用錯誤的是 ( )
A.藥皂中加入少量苯酚,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B.明礬能水解生成Al(OH)3膠體,可用作淨水劑
C.為防止月餅等富脂食品氧化變質,常在包裝袋中放入生石灰
D.NaHCO3受熱能分解產生CO2氣體,在食品工業中可作為焙制糕點的膨鬆劑
答案解析
(1)A、人造絲是一種絲質的人造纖維,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B、乾餾:隔絕空氣加強熱。(化學變化)分餾:通俗的理解就是多次蒸餾。(物理變化)石油是沒有乾餾的,煤才有乾餾。石油分餾可得到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等;煤乾餾得到產物為
C、不一定,從海水中提取蒸餾水和鹽時,通過蒸餾、蒸發等物理變化就能實現,提取溴、碘、鎂等物質時,必須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實現。
(2)A、食品添加劑應適量添加,過量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C、毛織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蛋白質水解。
D、油脂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所以其產物不同。
(3)B、澱粉溶液檢驗的是碘單質而不是含碘元素的物質。
(4)C、首先,由題目可知雨水樣品的PH<5.6可得該雨水為酸雨,結合酸雨的形成原因(一般情況下是指硫酸型酸雨[①2SO2+O2==2SO3(可逆反應) SO3+H2O==H2SO4 ②SO2+H2O==H2SO3(可逆反應) 2H2SO3+O2==2H2SO4];此外還有硝酸型酸雨,亦稱「雷雨發莊稼」——原理為:[③N2+O2=放電=2NO 2NO+O2=2NO2(反應現象: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紅棕色氣體還有一種溴蒸汽)中學就這兩種,元素推斷題中會考)4NO2+2H2O+O2=4HNO3]該反應產生了植物生長所需的無機鹽離子NO3-具體原因自己查看生物書,因此也稱「雷雨發莊稼」不過普遍情況下指的是硫酸型酸雨)
(5)A、石油的分餾(多次蒸餾)是物理變化;裂化(裂化是一種使烴類分子分裂為幾個較小分子的反應過程。裂化反應可分為熱裂化和催化裂化。前者在高溫而又無催化劑存在的情況下發生,後者在催化劑存在下發生。習慣上,把從重質油生產汽油和柴油的過程稱為裂化)是化學變化;裂解也稱「熱解」(許多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被加熱到一定程度時都會發生分解反應。因此,又分為無機物裂解、有機物裂解。簡單的理解就是深度裂化)[註:由於教科書上只有裂解這個詞,所以考試時寫裂解為準,熱解這一說法只做了解]
C、煤的氣化就是把煤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在高溫下煤和水蒸氣作用得到CO、H2、CH4等氣體,生成的氣體可作為燃料或化工原料氣。
煤的液化是把煤轉化為液體燃料的過程。在一定條件下,使煤和氫氣作用,可以得到液體燃料,也可以獲得潔淨的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煤氣化生成的CO和H2(水煤氣)在經過催化合成也可以得到液體燃料。用水煤氣還可以合成液態碳氫化合物和含氧有機化合物。均屬於化學變化。
D、相比於天然氣來說,如果汽油柴油燃燒不充分,就會排放有毒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因此不能說是一種清潔燃料。
(6)B、葡萄糖(C6H12O6)是單糖,蔗糖(C12H22O11)是二糖,兩者化學式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
C、花生油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相對分子質量在10000以上的有機化合物為高分子化合物(也稱高聚物、大分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澱粉、纖維素、蛋白質、木質素、天然橡膠、石棉、雲母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被稱為「三大合成材料」。
D、植物油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所以其產物不同。
(7)A、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能源。
C、Ksp只與溫度有關,此外還有Ka、Kb、K、Kw、Kh(水解常數)
D、地溝油屬於酯類,礦物油屬於烴類。
(8)A、合成纖維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製得的化學纖維的統稱。它以小分子的有機化合物為原料,經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合成的線型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合成纖維有很多種,重要品種有聚丙烯腈、聚酯、聚醯胺等,其主要成分為聚丙烯腈、聚酯、聚醯胺。
C、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萃取)。
D、福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甲醛(亦稱蟻醛)有毒,無色,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可致癌。福馬林可防腐,用於保存屍體和標本,不能用於食物防腐。
(9)B、乙醇不和氫氧化鈉反應。
C、澱粉水解的產物是葡萄糖。
D、葡萄糖是單糖不能再發生水解。
(10)A、乙烷不能發生加聚反應,加聚反應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不飽和鍵。
B、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胺基酸。
D、油脂皂化沒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油脂本身就不是高分子。
(11)A、澱粉水解得到葡萄糖。
C、笨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①烯烴、炔烴、二烯烴等不飽和烴類及不飽和烴的衍生物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發生反應);②部分醇羥基、酚羥基(如苯酚)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③醛類等有醛基的有機物(如醛、甲酸、甲酸酯、甲酸鹽、葡萄糖、麥芽糖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④具有還原性的無機還原劑(如H2S、SO2、FeSO4、KI、HCl等)反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D、蔗糖是非還原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葡萄糖是己醛糖,果糖是己酮糖(也不能發生銀鏡反應)。
(12)A、胺基酸不能夠再發生水解。
B、甲醛有毒,無色,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可致癌。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劑。
D、「地溝油」是油脂,而汽油、煤油是礦物油,是由石油分餾得到的。
(13)A、矽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氧化物、矽酸鹽的形式存在。
B、濃氨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生成Fe(OH)3沉澱,製備Fe(OH)3膠體應在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
D、氫氧化鈣與過量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的是碳酸鈣。
(14)A、煤經處理變為氣體燃料的過程為煤的氣化,屬於化學變化;煤的液化、乾餾也均屬於化學變化。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植物油水解生成的是不飽和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15)C、為防止中秋月餅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變質,應加入還原劑.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能做乾燥劑但不能抗氧化;可以考慮鐵粉,鐵粉有很強的還原性,能抗氧化。
相關知識點
1、熟知元素周期表、空氣成分比例、地球元素排名。
2、葡萄糖的檢驗方法有: (1) 在鹼性、加熱的條件下。與銀氨溶液反應析出銀。該反應被稱為葡萄糖的銀鏡反應。(2) 在鹼性、加熱的的條件下,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Cu2O)。
3、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的化學方程式: C6H12O6+6O2→ 6CO2+6H2O。
4、澱粉是一種多糖,分子式(C6H10O5)n, 其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其化學方程式為:
(C6H10O5)n (澱粉) +nH20→ n06H1206 (葡萄糖)。
5、澱粉的檢驗:加碘水(I2) 變成藍色。
6,棉花、麻的成分為纖維素,其分子式為(C6H10O5)n,是一種多糖,其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
7、油脂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單位質量提供熱量最多的物質。
8.油脂在酸性或酶的作用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油脂的鹼性水解又稱為皂化反應。
9.羊毛、蠶絲屬於蛋白質。鑑別真絲的簡單方法: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
10. 蛋白質的鹽析是指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濃的無機輕金屬鹽(如: NaCl、(NH4)2SO4、Na2SO4)後,蛋白質發生凝聚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鹽析是一個可逆過程。利用該反應可以進行蛋白質的分離和提純。
11.能使蛋白質發生變性有銅鹽、鋇鹽等,誤食重金屬離子後應喝大量牛奶解毒。
12.人體有8種胺基酸自身不能合成,稱為必需胺基酸。
13.維生素按照其不同的溶解性,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和K)和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B)。
14.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具有酸性和還原性,廣泛存在於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中。
15.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稱。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甲狀腺內。在食物中,海帶、海魚等海產品中含碘最多。加碘鹽中添加的是碘酸鉀( KIO3)。
16.鐵是人體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缺鐵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含鐵較多的食物有動物內臟、肉類、魚類、蛋類等。
17、食物的酸鹼性是按食物代謝產物的酸鹼性分類的,酸性食物所含元素C、N、S、 P等非金屬元素,舉例富含蛋白質的物質如:肉類、蛋類、魚類;鹼性食物K、Na、 Ca. Mg等金屬元素,舉例蔬菜、水果等
18、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的pH總保持弱鹼性範圍(7. 35~7.45)。長期以來,我國居民由於攝入蔬菜水果偏少,一般尿液偏酸性。
19、嬰兒食品內不能加入任何著色劑。
20、常用的調味劑有食鹽、醋、味精、糖等。
21、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亞硝酸鈉。亞硝酸鈉既是防腐劑又是抗氧化劑,還是食品發色劑。
22.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作用。
23、青黴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藥,在使用之前要進行皮膚敏感試驗(皮試),以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
24、胃酸成分為鹽酸(HC1)。常見的抗酸藥成分包括碳酸氫鈉、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鎂等。
25、麻黃鹼屬於天然中草藥,是國際奧委會嚴格禁止的興奮劑。
26、R表示處方藥,OTC表示非處方藥。
27、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與各成分的金屬相比,其具有硬度大,熔點低的特點。
28、金屬的腐蝕可以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在潮溼環境中發生的腐蝕屬於電化學腐蝕。
29、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的兩種鐵合金。
30、鐵發生電化學腐蝕時的負極反應為Fe-2e-→Fe2+
31、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有:①改變其內部結構(如製成不鏽鋼) ;②在金屬表面添加保護膜(如刷漆、塗油、加塑料膜等);③在要保護的金屬上連接一塊比該金屬更活潑的金屬(如Fe表面鍍Zn等)。
32、製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純鹼( Na2CO3)、石灰石( CaC03)、石英(SiO2),普通玻璃的成分為Na2SiO3、CaSiO3 和SiO2,主要成分是Si02。
33、製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34、製造水泥的原料有石灰石和黏土。其主要成份是矽酸三鈣、矽酸二鈣、鋁酸三鈣。水泥具有水硬性,存放時應注意防潮。
35、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為SiO2,簡稱光纖。
36、通常所說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
37、塑料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種。
38、正常雨水偏酸性, pH約為5.6,酸雨是指H小於5.6的降水,主要是SO2和NO2等酸性氣體轉化而成的。
S02→H2S04 (SO2+H2O→ H2SO3 2H2SO3+O2 → 2H2SO4)
NO→ HNO3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39、氟氯代烷會破壞臭氧層,這是由於氟氯代烷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對臭氧變為氧氣起催化作用。
40、SO2主要來源於煤的燃燒, NO2主要來源於汽車尾氣。
41、溫室氣體C02的主要來源:化石燃料的燃燒、亂砍濫伐等導致森林面積急劇減少等
42、使用石灰石對煤炭進行脫硫其化學方程式為:
2CaC03+ 2S02+02==2CaS04 +2C02
43、汽車尾氣系統中裝置催化轉化器,其化學方程式為
2C0+2N0=2C02+N2
44、裝修材料的黏合劑中含有甲醛,天然大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氫。
45、生活汙水的N、P等元素會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
46、明礬[KAl (S04)2. 12H2O]是常用的混凝劑,其淨水的原理是:
Al3+ +3H2O→ Al (OH)3 (膠體) +3H+
47、酸性和鹼性廢水採用中和法處理。
48、含重金屬離子的汙水主要用沉澱法處理。
49、「白色汙染」指的是廢塑料製品引起的汙染。
50、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葡萄糖是單糖,不能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