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表彰全國優秀法院、優秀法官和辦案標兵。廣東3家法院、14名法官獲表彰,其中,林兵被授予「全國優秀法官」稱號。
林兵,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曾獲全國法院先進個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
同事們都說,林兵愛皺眉頭,有時候是在思考,更多的時候是冷峻和嚴肅。從事刑事審判工作12年的他審理過諸多大案要案,是令犯罪分子聞風喪膽的冷麵法官。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他被譽為「掃黑先鋒」。
掃黑除惡,鏟霸治亂護守一方安寧
「狗叔」栽了!在搜尋引擎中輸入「韶關趙建華」五字,有關趙建華等23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的百度詞條隨即彈出155字判決介紹,卻不知該案一審判決書出自林兵之手,有288頁之多,總字數超15萬。
人稱「狗叔」的趙建華,臉上有刀疤,腿上有槍痕,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通過實施違法活動,為自己「打」出不小名聲,繼而非法斂財、豢養「馬仔」、稱霸一方,在南雄惡名昭著。
「他們任意佔用或強迫村民轉讓土地3600多平方米,用來興建小產權房。」「因為覺得我們經營的賓館有噪音,這夥人就到店裡打砸、威脅,讓我們不敢索賠。」「為了躲他們,村民們出行時都繞路走……」談起該組織的行徑 ,村民們敢怒不敢言。
韶關中院一審判處趙建華等23人有期徒刑二十年至一年。2020年11月,廣東高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得知趙建華等人已鋃鐺入獄,村民們不禁直呼大快人心。
從弱冠之年到鬢生微白,自2001年起,林兵在刑事領域工作已經有20年。近3年來,他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在當地「打」出赫赫威名:廣東仁化「四霸」李集林等20人涉黑案、龐志軍等15人涉黑案、龍廣等16人涉黑案……在這場專項鬥爭中,韶關轄區內大批具有重大影響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多由林兵承辦或參與審理,其翻閱過的涉黑惡案卷宗數量逾千冊。
林兵經常前往過去黑惡勢力的「據點」進行回訪,鞏固打擊成效。「黑惡勢力被剷除,再無人滋擾店鋪經營,也不會有『地頭蛇』來收保護費了,社會治安和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從前,李集林這些『村霸』『林霸』隻手遮天,村裡帳目從沒公開過,他們坐牢後,村務管理規範了,村民也陸續領到了相應的生態公益林補助金。」這都是當地百姓現在的真切感受。
抽絲剝繭,不枉不縱懲治毒品犯罪
在林兵審結的刑事案件中,除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嚴重暴力犯罪外,涉毒品犯罪案件也佔了半壁江山。其中,數曹某喜等4人製造毒品一案的涉毒數量最大、審理難度較高。
2015年8月,被告人曹某喜、李某彬經合謀,決定共同出資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委託被告人潘某晶覓得隱蔽場所作為製毒窩點,僱請其為製毒運毒接送和望風,由被告人李某利製造製毒所需工具,並從他人處購得大批製毒原料後,開啟了「製毒大業」。
同年9月,公安民警將該窩點「一鍋端起」,當場抓獲4名案犯,查獲製毒設備一批及製毒成品、製毒物料(含固液混合物)等近300千克。審理過程中,所繳獲的製毒物料等應否認定為廢料廢渣、能否計入製造毒品的數量成了一大爭議焦點。
林兵結合鑑定報告等證據,翻查大量案例認真分析後認為,警方在製毒現場不同器皿提取的多份毒品檢材,均檢出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13.18克/100克至65.01克/100克不等,甲基苯丙胺成分含量高,不屬於無法再加工出成品的廢液、廢料,應予認定為毒品成品、半成品,並應計入製造毒品的數量。
最終,法院認為,4名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製造毒品罪,且數量特別巨大,應予嚴懲。綜合考量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等,分別判處曹某喜等4名被告人死刑、無期徒刑,並處沒收4人全部財產,一槌扼斷毒品流入市場的「路」,近300公斤的毒品被收繳銷毀。
「刑事裁判關乎性命,不容半點差池。」每一宗案件,林兵都嚴格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不枉不縱,堅決不讓任何一個違法犯罪行為逃脫其應有的懲罰。
鐵面柔情,司法救助重燃生的希望
同事眼裡的林兵,經常工作起來就忘了時間,認真起來就不自覺皺起眉頭黑起臉,令人生畏。「鐵面」之下,硬漢也有柔情。
2012年,黎某夫婦的小女兒被殺害身亡,兩夫婦因喪女受到極大傷害,花光積蓄操辦喪葬事宜、請律師、打官司,且無心工作,生活越發艱難。黎某的大女兒也受到影響,因此輟學在家。
林兵是法官,也是父親,黎某的喪女之痛讓他揪心。案件審結之後,林兵沒有就此打住。一方面,他幫助撫平黎某一家的傷痛,對被告人及其家屬開展思想工作、督促其儘快支付賠償款;另一方面,引導黎某夫婦申請了司法救助款,並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他們的經濟困難。
「女兒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每念及此,黎某夫婦就不禁難過落淚,但是因為看到林兵為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又多了一份安慰。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卜瑜
通訊員:黃健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