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2M
點擊播放 GIF 0.2M
NO.870
「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想僅僅通過吃藥就能變聰明,就能改變人生是不可能的。」
文:七月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很早之前,國外就流行「聰明藥」,
傳說它具有提升注意力、
降低疲勞感的神奇功效。
英美一些名校學生服上幾粒,
就能熬過考試密集的final week,
甚至取得優異成績。
曾經原來風靡全國的「生命一號」
這聽起來就像藍胖子口袋裡
變出的「記憶麵包」,
只要大雄吃上幾片,
就能輕易記住書本上的知識。
那麼,真的能讓人變「聰明藥」?
下面這個吃「聰明藥」的
真實經歷了解一下:
高中女生田靜(化名),由於備戰高考辛苦,成績和排名有所下滑,自己內心焦慮,母親心憂如焚。於是專門為孩子找來了一種小藥片,說:「這是聰明藥,有人吃了成績就會變好,你試試。」孩子迫切需要提高成績,藥片又是來自母親,於是她未曾多想就吞了下去。
可是,最開始一天一片藥,並沒發現有什麼效果。田靜又急切又氣餒,跟媽媽商量完後,將服藥量變成了每天兩片、三片,早晚各一次。堅持服藥兩個月後,田靜感覺自己注意力增強,學習起來也沒那麼吃力了,還在之後的一次月考中考進了班級前十。
但從田靜加大吃藥量開始,她的身體就開始出現了各種BUG,從最開始大量脫髮、嚴重失眠,幾乎每一個夜晚都是在輾轉反側中度過的…
高三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媽媽發現了這些異常,為了孩子的身體趕緊讓她停掉「聰明藥」,但是為時已晚。斷藥後,田靜開始頭疼、噁心,渾身上下說不出的難受,而且課也聽不進去,學習、做題也不行了。
出於對自己的學業和人生負責,田靜想要說服母親讓自己重新服藥,但遭到了拒絕。於是她只得偷偷上網找藥、買藥。新買到的藥跟媽媽買的不一樣,但賣家告訴她是「生產廠家」不同導致。由於身心狀態的需求,她實在忍不住不吃。父母雖然已經漸漸察覺到不對,但從內心已經默許的他們並沒有做出反對的行動。
高考當天,田靜為了提升自己的狀態,一口氣吞了5顆「聰明藥」;事後出現了嚴重的身體反應,父母都覺得不對勁,到醫院一查,原來她通過自己這一途徑購買的根本不是「聰明藥」,而是「搖頭丸」,是一種非常經典的毒品!
田靜的母親怎麼也不會想到:最初只想幫女兒提高高考成績,怎麼會把她推向吸毒的深淵!
而不止田靜,之前也有一男孩直播吃「聰明藥」的整個過程,像過量吸毒現場,令人毛骨悚然……
還有人說發現,吃了這個藥,精神集中了,大腦活躍了,身體也有活力了......總之就是太神奇啦!
那別人吃了變聰明,我不吃不就被落下了???
然後,許多本來不想吃的孩子也「被迫」走上了「嗑藥」的道路。
吃了真能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
這真是隱形毒品?
聰明藥(利他林)
聰明藥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中樞興奮藥,直接興奮延腦呼吸中樞。
聰明藥其實是個統稱,包含了幾種能夠醒神、提升注意力的神經興奮劑。它們都是處方藥,被用於治療多動症、嗜睡症等疾病。
以利他林為例,它被用於治療多動症已經近 60 年,是受管制的精神藥物,在國內被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和冰毒同等級別。而這些藥被冠上這個名頭,還有一個原因——在很多國家(特別是美國),它們已經被年輕人濫用了。
這些藥被濫用的原因是,它們不僅對病患有效,對沒有病症的健康人也同樣起作用。只要願意付出一點「小小的」身體代價,就能換來高度集中的工作或學習狀態,為什麼不呢。
然而用關鍵詞搜索到的報導,幾乎都會使用濫用(abuse)、誤用(misuse)這樣的詞語。泛濫到什麼地步?
《自然》科學期刊 2017 年調查的結果是,全球通過合法與不合法途徑服用聰明藥的人數比例,在 20 % 左右。
兩年過去,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然而,「是藥三分毒」,尤其是經過化學提純的西藥,往往在其「治病效果」之外,還有各種非常危險、嚴重的毒副作用。
某醫院主任醫師徐傑說:
「哌醋甲酯的作用機制與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類似,未經醫囑服藥極有可能成癮。到我們這戒毒的,有一成左右是利他林服用者。超過一半都是從『聰明藥』開始,最後變成麻古、冰毒等毒品的成癮者。」
據美國相關的服用者透露,服用藥物後,由於對大腦的興奮作用,學習效率確實會有一定的上升,但往往也會伴隨口舌乾燥、手指顫抖、腿部抽搐等現象;有時候還會出現類似「癲癇發作」的諸多症狀,非常之危險。藥效過後,留下的是成倍的疲倦與虛脫,渾身更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痛苦。
圖片來源網絡
但話說回來,利他林確實又是「治療多動症」的藥,這可怎麼辦?
點擊播放 GIF 0.2M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藥物毒副作用表現。這種藥物服用多了,還會形成一定的耐藥性,所以等到下次使用時,如果還想達到原來的效果,就得成倍服用。
一旦對它產生依賴性,基本無藥可醫,只能強制戒毒康復,在成癮和危害級別方面,接近於古柯鹼、冰毒,比搖頭丸的危害還要大。
而服用聰明藥和沒服用聰明藥,大腦的狀態完全不同。聰明藥藥癮患者不知道,在他們感覺自己狀態專注極了時,他們的大腦出於高度危險狀態。
以上圖片,左邊是用藥的,右邊是沒用藥的。左邊一片紅,說明增強的活躍區幾乎脹滿腦子。
聰明藥藥癮患者的大腦常常處於這樣的狀態,專注到極致、緊繃到極致,也危險到極致。
除此之外,
網傳的「聰明藥」
還有含「苯丙胺」的阿得拉
和莫達非尼。
苯丙胺稍微再「修飾」一下,就是傳說中的——冰毒,這意味著什麼,不必多說。苯丙胺同屬於第一類精神藥品,不可私購。
阿得拉 & 莫達非尼:阿得拉本身可作為ADHD輔助用藥,但成癮性高、易製毒,在我國未批准上市。
莫達非尼能促進覺醒,但長期使用會導致抑鬱、狂躁等精神問題。
有的家長明知道,
這些來源不明的藥物
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巨大的損傷,
為什麼「聰明藥」還有著如此巨大的市場?
這正是中國父母的集體焦慮,
在過於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背後,
是為了孩子的學業可以不顧一起的態度。
尤其是當中考、高考等
人生的決定性考試面前。
想僅僅通過吃藥就能變聰明,
就能改變人生是不可能的。
希望家長們能將
這些藥物濫用事例視為前車之鑑,
千萬千萬不要再發生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的悲劇!
┃圖文來源:重慶青年報、現代快報、科技日報、快資訊、屍人、這裡是美國、新京報、科學家庭育兒
┃圖文編輯:小編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