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家長給孩子吃「聰明藥」,醫生說:謹慎,容易上癮!

2020-12-04 開懷生活

高考在即,家長給孩子吃「聰明藥」,醫生說:謹慎,容易上癮!

今天是2019年3月13號,距離高考還有不到100天!學習階段已經到衝刺期,全國各地的高三學生們包括老師和家長都處於一種緊張備考的狀態。但是處於成績瓶頸期遲遲無法突破的學生在這時常常會出現失眠、焦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成績進一步下滑。家長面對孩子這種情況也是十分擔心,有的家長會與孩子積極溝通,有的家長會變著法的做好吃的或買營養品開解孩子。可是,近日一種「聰明藥」橫行於市,宣稱可以快速提高學生成績!

有消息稱:一高三女生在吃了家長給買的「聰明藥」後,短時間內成績飛速提升,並考進了班級前十。此消息一出,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真的有用嗎?要是有用的話我想讓我的孩子也吃!」而其中也有對「聰明藥」持懷疑態度的家長,便跑去問了醫生。這不問不要緊,一問嚇一跳!

醫生說:所謂的「聰明藥」叫做「利他林」,屬於神經中樞興奮藥,可以促進腦內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而這些物質與一個人的注意力、控制力、自我約束力都有關。這種藥主要是用來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症候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多動症」以及「嗜睡症」。這種藥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精神類藥物,是處方藥,是國家嚴格控制的藥品。

而更讓家長吃驚的是,這種藥中含有的一種叫做「苯丙胺」的成分與「冰毒」的成分一樣。而且醫生表示,「聰明藥」有上癮性,到後面吃的劑量會越來越大,沒有這個藥的話就興奮不起來,就會起一種負性的神經調節作用。有的人起初是為了治病服用這種藥,後期上癮後又沒有正規的渠道來買這種藥就會去去不正當渠道購買最終導致自身走向吸毒的道路。現在的戒毒所中有一成的人就是會因為吃「利他林」而染上的毒癮。所以,服用該藥是要非常謹慎的。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著急亂投醫」,不聽信虛假宣傳,不再購買所謂的「聰明藥」,要知道高考只是一時,孩子的健康才是一輩子的事情啊!醫生建議,孩子學習壓力太大屬正常,排解壓力可以通過求助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做心理疏導,適當的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抗焦慮的藥。高考往往乘載了一家人的希望,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希望學生、家長、老師都能積極溝通,避免再出現這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家長群瘋傳的「聰明藥」,正傷害無數中國孩子
    她開始自行通過網絡找藥,不慎遇見無良賣家,將「搖頭丸」當做「聰明藥」賣給了她,服藥成癮,劑量越來越大。高考結束後,田靜母親無奈只能將女兒帶去了醫院。不知母親看到女兒的狀態有多後悔,但可以肯定的是,像田靜母親這樣為孩子成績提高無所不用其極的家長,早就不罕見了。家長群裡瘋傳的「聰明藥」,正在悄悄傷害無數孩子。
  • 會上癮的「聰明藥」
    「孩子的媽媽飛到美國時,發現女兒的房間很髒很亂,食品、生活垃圾堆得滿屋子都是。孩子一張嘴,說話已經前言不搭後語了,有點精神錯亂的感覺。」徐傑說,他知道的病例裡,服藥最多的患者一天吃10片利他林。詢問賣家時,對方說這些都是「不同生產廠家」引起的差異。3天後,她吃完了粉色藥片,再次找到這位賣家,轉帳、購藥。漸漸地,她徹底離不開這種粉紅色的小藥片了,服藥量從每天一片變成了兩片、三片,高考前一個月左右穩定在每天四片,高考當天一下吃了五片。
  • ...聰明藥』,我被送進了戒毒所...」這個「神藥」,娃吃了會上癮...
    下面這個吃「聰明藥」的真實經歷了解一下:高中女生田靜(化名),由於備戰高考辛苦,成績和排名有所下滑,自己內心焦慮,母親心憂如焚。於是專門為孩子找來了一種小藥片,說:「這是聰明藥,有人吃了成績就會變好,你試試。」孩子迫切需要提高成績,藥片又是來自母親,於是她未曾多想就吞了下去。可是,最開始一天一片藥,並沒發現有什麼效果。
  • 美國中學生靠「聰明藥」長智力,中國孩子呢?
    所謂「聰明藥」,其實並非單純提高人們的智商,而是通過提高人們的專注力,而使得你在智商測試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現。即使並不能直接提高人們的智商,但是它提高注意力的作用也足以成為人們濫用的理由。一項調查表明,美國中學生使用利他林作為提高學習成績的作用,已經超過它作為毒品的作用。許多家長更是主動要求醫生開出此類藥物,來幫助子女改善學業。但經研究表明......
  • 「高考前染上毒癮,我媽餵的!」新型毒品正在悄悄接近孩子,看完後怕
    而這個所謂吃了能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聰明藥」竟然是媽媽買給她的!醫生介紹說,這種藥越吃會越上癮,劑量也會越來越大,非常危險。 媽媽當初買它,也是聽說這種藥能夠讓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提升「智力」,對於正在上高三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好東西」。 可是沒想到竟讓孩子因此染上了毒癮!
  • 高考來臨如何給孩子減壓 這八句「心理」話了解一下?
    高考來臨如何給孩子減壓 這八句「心理」話了解一下?心態是一個槓桿,好的心態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加速提升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可以優化應試策略,讓考生在高考中能夠更好展示出自己已有的實力,甚至超常發揮。  作為一名兒童心理醫生,筆者深知在高考迫近的時刻,無論再怎麼剖析壓力的來源或焦慮的成因都已經毫無意義。結合自己多年來為高考前學子減壓的經驗,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實戰的角度,告訴考生及家長如何自我調整和應對,才是最重要的。
  • 巧克力、跳跳糖、郵票:毒品正偽裝成零食的模樣,盯著你的孩子!
    聰明藥「作業太難,學習太累,如果能有一種聰明藥,吃下去就變聰明該多好!」小時候,你是不是也會有這種想法?這樣的「聰明藥」真的有嗎?去年,新京報報導過一起高三女生服用「聰明藥」上癮的新聞。備戰高考期間,媽媽為了提高女兒的成績,特意購買了「聰明藥」。果然,吃了「聰明藥」,女兒專注力上去了,成績也提高了。可隨著時間推移,女兒對「聰明藥」產生了依賴。媽媽見勢頭不好,趕緊停「藥」。
  • 高考遇到想上廁所、來大姨媽等突發情況怎麼辦?給全體家長的建議
    因此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高級別的正規考試,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反而不會出現有時在學校考試出現的怪題、偏題,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考試期間孩子失眠怎麼辦?有老師講過她第一次高考失敗的慘痛經歷: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她怎麼都睡不著,結果被她媽媽發現了。
  • 網上有人問:什麼東西體驗後容易上癮?
    網上有人問:什麼東西體驗後容易上癮?我所知道能令人上癮的事有這麼幾樣。一是喝酒能上癮。最早知道的一件事是我的父親喝酒上癮,農村裡能喝酒的人很多,雖然經常看到父親喝酒還以為是正常現象。後來大些了,看到父親一天三餐都喝酒,有幾次在外面喝酒還喝醉了,才知道這是喝酒上癮了。二是吃藥能上癮。母親在我的一個哥哥因病去世之後得了偏頭痛的毛病,平時就靠吃去痛片緩解一下。小時候我總看到家裡的去痛片沒斷過,母親就這樣吃了幾十年。後來九幾年我在參考消息報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服去痛片(阿司匹林)能使人上癮。
  • 孩子經常吃糖,危害到底有多大?這些「隱形糖」家長要注意
    當大人不給他們時,孩子還會聰明地用哭鬧試圖控制家長,叛逆期的孩子甚至會脫離家長管控讓人抓狂,只有再次滿足孩子才會回歸正常。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很明顯是對糖上癮了,即便是大人也很難控制吃糖的欲望。為什麼孩子吃糖容易上癮?
  • 這三種食物吃一次等於吃一斤塑料!醫生:家長不注意,遲早害了孩子
    夫妻兩人就帶著孩子上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這是脾胃太虛弱了!吃的東西根本消化吸收不了,身體沒有辦法吸收足夠的營養,孩子怎麼能長得高,身體好? 一、這三種食物吃一次等於吃一斤塑料!醫生:家長不注意,遲早害了孩子 1.外賣 很多父母工作都很忙,每天回到家都已經很晚了,來不及做飯就會點外賣。家長吃外賣,孩子也跟著吃。而且點的外賣都是炸雞漢堡這種油膩的快餐。
  • 孩子長了一口「鯊魚牙」送去醫院,醫生怒訴家長:無知害了孩子
    每個孩子在父母的心中都是無可替代的。 要說孩子,父母最在乎的是孩子的健康問題。孩子的健康分為很多種類,比如,身體發育、飲食營養等,今天我們說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家長們容易忽略的「牙齒健康」。 孩子的牙齒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小時候把牙齒保護好了,孩子長大才能擁有一口大白牙,笑起來也能陽光,自信!
  • 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遊戲上癮並不是因為貪玩,家長都理解錯了
    但玩遊戲很容易上癮,不少成年人都會沉迷於遊戲從而荒廢自己的事業或學業,把時間過多的浪費在遊戲上面。成人尚且難以抵制遊戲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呢。案例小朋剛剛上幼兒園,年紀小小卻早已經離不開電子設備,在家裡的時候,就能一個人拿著父母的手機坐在椅子上玩上一整天,就能吃飯,都能在爺爺奶奶的一邊餵食下,一邊操縱著手機遊戲。年紀小小,就已經成了網癮兒童。
  • 所謂聰明藥,全都是國家嚴管的第一類精神藥物
    分析國內外各類媒體報導的案例可知,目前被部分家長和學生追捧的聰明藥,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為右苯丙胺)、莫達非尼三類精神藥物。在我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這些所謂的聰明藥,全部屬於國家嚴管的第一類精神藥物,具有成癮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強的特性,極有可能會抑制或損壞少年兒童的大腦神經發育。
  • 已有家長和學生受害!
    為了女兒能好好備戰高考,媽媽竟找到一種「聰明藥」,買來給女兒吃。 最後經過醫生檢查,才知道,孩子服的根本不是什麼聰明藥,而是毒品。
  • 醫生強調:這3種人造食物不能讓孩子吃,家長不要再買了
    文|秘籍君試問有幾個孩子不喜歡吃零食?試問又有幾個孩子不喜歡那些重口味的食物。為什麼有些食物會異常美味?會格外招人喜歡?因為它們裡面含有大量的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任務就是為了讓這些食物看起來「色香味」俱全,引誘孩子去大塊朵頤。醫生強調,這幾種人造食物都是由各種添加劑組成的,不能讓孩子多吃。家長要記住,不要再給孩子買了。1、人造海味食品人造海味食品包括我們經常吃的魚丸、魚豆腐、蝦丸、蟹排等,不管是吃火鍋還是麻辣燙,這些是很多人的最愛。
  • 家長記住這4種藥,別亂給孩子吃,有致聾的風險
    在醫生診斷之後,了解具體的病因,嚴重程度,這樣才能根據具體的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措施。大部分的疾病都需要服用藥物來治療,但是,服用藥物時要十分謹慎,部分藥物胡亂使用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那麼,哪些藥物盲目使用,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耳聾這種情況呢?
  • 孩子誤食乾燥劑怎麼辦?家長60秒反應能救下孩子,醫生:比我高明
    還好經過醫院的檢查,醫生告訴奶奶不用擔心,孩子沒有什麼大事,不過醫生也很好奇,一包幹燥劑吃下去怎麼會沒事呢於是奶奶把自己急救的措施告訴了醫生,醫生聽完之後,連連誇讚,"這手法可比我高明。" 因此,家長一定要明白,乾燥劑是危險品。
  • 這5種魚醫生說最好別碰,傷害孩子身體,家長們都要注意了
    這5種魚醫生說最好別碰,傷害孩子身體,家長們都要注意了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吃上大魚大肉,如今生活水準高了,大家平常也能餐餐吃到魚肉了,如今豬肉價格比較高,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吃雞鴨還有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