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很弱小的時候,往往總會受到別人欺負,弱小的人也經常會吃虧。
人在弱小的時候往往話語也沒有分量,有時即便這些人提出一些不錯的建議,也不會有人願意相信和接納這些建議。
就像如網絡上流傳的那句,「成功的人放個屁都是對的,失敗者說的真理都是放屁」。
像如馬雲這樣的成功人士,這些人說的每一句話,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而那些失敗者所說的話,那些弱小的人所說的話,就沒有幾個人願意相信。
似乎在大多數的人看來,失敗的人以及弱小的人,這些人就沒有權利發言,似乎他們的話都是錯的。
沒辦法,其實這就是人微言輕,人太弱小時就是這樣。
對於那些失敗者和弱小的人,想要讓自己的話語更有分量,如果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強。
只有自己變強了才是硬道理,自己變強了才不會再被欺負,自己變強了才能掌握主動權。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強呢?請牢記以下這3句話,你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個人能了解和認清他人,這個人只能算有些小智慧,一個人能了解和認清自己,這個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知己要比知彼重要的多,因為知己是知彼的一個前提,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所以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要更為重要。
特別是當我們很弱小的時候,這時我們就需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當下自己有幾斤幾兩,不要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
一個人還很弱小時,若是沒有自知之明,那將是十分可怕的。
就像如歷史上的趙括一樣,趙括只要一談起兵法就目中無人,覺得自己的謀略天底下無人能敵,殊不知自己只是在紙上談兵而已。
結果趙括在後來的長平之戰中,親手葬送了四十萬趙軍的性命,這一切都歸咎於趙括沒有自知之明,沒有實踐經驗只會照抄兵法來打仗,最後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慘烈下場。
所以在我們還很弱小的時候,這時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看清自己身上的優點缺點,不要只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而忽視了自己身上那些缺點。
對於身上的缺點以及不足之處,發現後我們要進行改進和提升,這樣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二、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有一句話叫「先做人,後做事」,先把人給做好,然後再去做事,這樣做起事來往往就能事半功倍。
沒把人給做好,就著急去做事,這樣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事倍功半,做起事來通常也會感到特別不順。
所以做人一定要放在做事的前面,只有把人做好才更容易把事做成,那麼具體該怎麼把人做好呢?
其實把人給做好除了要做到,誠實守信、正直善良、包容有愛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低調做人。
低調做人不是遇事就往後縮,低調做人是在行為說話方面,要做到不招搖不刻意去炫耀,要時刻保持一個低調的姿態,保持低調才能減少很多麻煩,這樣對我們做事才能更有利。
高調做事也絕不是衝動做事,而是應秉承認真誠懇的態度,做事的時候給自己定高標準、高目標、高志向。
做事時既需要積極還得穩妥,只有積極沒有穩妥就是一個莽夫,這樣也是很難把一件事給做好的。
總之低調做人與高調做事,是讓自己變得強大的方法,也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需要我們每個人格外重視。
三、外圓內方,圓滑處世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外圓內方這個成語,那麼什麼叫做外圓內方呢?外圓即是要靈活應對遇到的各種問題,內方是要讓內心的原則底線不被動搖。
為人處世只有做到外圓內方,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穩腳跟,才能夠適應社會上的人和事。
對於那些內方外也方的人,以及那些內圓外也圓的人,這兩種人都是走向了極端。
內方外方的人往往是過於死板不懂變通,過於死板遇事就容易鑽牛角尖,所以在社會上常常會碰到釘子。
外圓內圓的人往往是過於圓滑沒有底線,過於圓滑就容易失去道德操守,往往會讓別人對他們失去信任,失去了別人信任就很難立足了。
所以說走向這兩種極端的人們,他們往往是很難過好這一生的。
我們想更好地立足於這個社會,就必須得把外圓和內方相結合,這樣才能應對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為人處世做到外圓內方,既能把遇到的問題完美地解決掉,還不會失去自己內心的道德操守,總之對我們的未來發展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