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臭椿樹,生長在農村的人基本都是比較熟悉的,它具有分布廣泛,生長普遍,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生長快、容易繁殖栽培、用途很廣等多種特點,因此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臭椿樹基本情況和主要用途。
一,臭椿樹的基本情況
1,名稱和分類地位
臭椿是正式中文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綱目》,因為它的葉片基部有臭腺,葉片搓揉後有異臭味道而得名;別名在古代稱為樗(chu);在山東、陝西、江蘇、江西、河北、河南等地叫椿樹;在浙江叫木礱(long)樹、大眼洞;在陝西還叫惡木、蓮花椿;在江蘇叫青樹花;在山西、河南、浙江叫白椿;在山東叫穀穀翹;在甘肅叫穀穀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苦木科臭椿屬植物,該屬全世界有10種,我國有5種。
2,分布區域和生長環境
臭椿樹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遼寧南部、河北、山西、山東,西至西漢水流域及甘肅,南至長江流域各省區。野生或栽培,通常生長在山地、平川、村莊周圍比較多,在向陽地方常見。
3,外形特點
為高大落葉喬木,樹皮平滑或稍有淺裂紋;
葉為單數羽狀複葉有小葉13-25片,小葉片卵狀披針形,基部有1-3個大腺齒,上部全緣;花雜性或單性異株,大型圓錐花序,花淺綠色,萼片和花瓣均5個,雄蕊10個,4-5月開花;
翅果長橢圓形,周圍有翅,9-10月果實成熟。
4,生長習性
臭椿樹是喜光樹種,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溼,能耐中度鹽鹼土,在含鹽量0.4%-0.6%的鹽鹼土中能夠成苗生長,在含鹽量0.2%-0.3%時生長良好;喜歡鈣質土,是石灰巖山地的習見樹種;在中性土、酸性土、沙地、河灘地上均能生長;具有一定耐寒能力,可以耐-35°C低溫;對煙塵、二氧化硫抗性很強。生長快,一年生苗高達1-1.5米,10餘年可以成材;深根性,萌孽性強;通常採用播種繁殖。
二,臭椿樹被稱為「樹王」僅是民間說法
臭椿樹確實在民間有「樹王」的說法,我記得小時候在幹活身體發熱後,突然受到風吹或受涼,身上容易出風疹,奇癢難受,老人用臭椿樹葉子搓揉出綠色汁液,擦敷癢處,一會兒就不癢了;另外以前在農村人們出現漆樹過敏,也可以用臭椿樹葉擦敷癢處止癢,老人說臭椿樹是樹王,是管其他樹的。
到目前為止,我也查閱大量資料,只是看到在一些媒體有人說,臭椿樹被稱為「樹王」,有的說與漢朝劉秀有關,有的說與朱元璋有關,說法版本很多,但無據可考。在古籍和現代大量與臭椿樹有關的研究資料中並沒有把臭椿樹稱為「樹王」的記載,有待進一步考究。至今只能是一種民間傳說而已。
三,臭椿樹的主要用途
1,優良造林樹種:由於臭椿樹具有適應性強、繁殖栽培簡單、萌孽力強,可以作為山地造林的先鋒樹種和鹽鹼地的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樹種。
2,優良觀賞樹種:臭椿生長快,樹幹通直高大,樹冠圓整如半球形,頗為壯觀,葉大蔭濃,春季嫩葉紫紅色,秋季翅果紅黃相間,遠看像一簇簇鮮豔的花朵,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樹和庭蔭樹。
3,木材利用:臭椿生長快,木材顏色淺,輕韌有彈性,木材纖維長,容易加工,耐水溼,耐腐朽,是上等的紙漿造紙和纖維工業原料;
加工容易,可作為旋制膠合板的單板;其紋理直,具有一定的曲翹性,耐乾燥,木材可製作車輛、球拍、窗、門扇、門框、桌椅、包裝箱盒、農具等用。
4,藥用:臭椿的根和莖的內皮可藥用,稱為樗白皮、椿根皮、椿白皮,一般認為根皮優於幹皮,其性寒味苦、澀,有小毒,具有除熱、消炎、燥溼、澀腸、止血、殺蟲功效;
臭椿的果實和葉也可藥用,其味苦、澀,性涼,有清熱燥溼、止痢疾、利尿、止痛、止血作用;臭椿的莖皮含有臭椿樹膠,割破樹皮即可流出,採集後可以加工利用,資料記載其味苦而澀,性寒涼,具有清熱燥溼、解毒消腫、祛腐生肌功效。藥用時請遵醫囑。
5,土農藥:臭椿莖皮含有多種藥用成分,其水浸液可以防治稻螟、棉蚜、棉鈴蟲、葉跳蟲、菜青蟲等,效果良好。
6,脂肪油:臭椿的成熟種子含有脂肪油30%-37%,種子油是半乾性油,可以製作藥用軟膏、精密儀器的潤滑油、製作肥皂等用。
7,其他用途:臭椿的果實和葉曬乾磨碎後,經過發酵可以餵豬;葉可以飼養臭椿蠶;葉和樹皮都含有鞣質,可以提取栲膠;樹皮纖維可作工業原料和製作繩索用。
總之,臭椿樹在我國分布很廣,生長適應性很強,在農村人們很熟悉,被稱為「樹王」,綜合利用價值非常高。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