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二次疫情!看完這個實驗,才明白為什麼不能著急開學

2021-01-08 健康時報

本文作者:逃媽,東西兒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目前,吉林省舒蘭市出現1傳15傳染鏈,並出現跨省傳播。吉林省已將舒蘭市風險等級由中風險調整為高風險,並採取一系列管控措施,小區封閉管控,已復學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恢復網上授課模式......

有網友稱:「這可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與此同時,全球疫情形勢仍然緊張。美國很多學校就遲遲不敢「開張」,有些家長已處在崩潰邊緣——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把孩子們送到學校?

別急,等你看完這個實驗就知道,為什麼不能著急開學了。

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前工程師Mark Rober(馬克·羅伯),拍攝了一段在小學3年級班級教室裡進行的「病毒」傳播實驗,並上傳到YouTube,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親眼看到,在學校,尤其是低年級的班級裡,只要有一個病毒源,其傳播途徑和速度,會超乎你的想像……

實驗材料很簡單,只有一個,一種叫「Glo Germ」的粉末,用它來模擬病毒。

這種粉末在正常情況下看不見,只能在黑光下才能被看到。

帶著粉末的馬克早早來到學校,孩子們還沒到。

首先,他在老師的手上撒上這種粉末。

進教室前,在孩子不知道的情況下,老師通過握手的方式,將用來模擬病毒的粉末,「傳染」到了3個孩子的手上。(老師只跟這3位同學握手)

課間休息的時候,馬克隨機叫住一個孩子,將粉末撒在他手上。

也就是說,整個班級的「病毒」源頭只有兩個,老師和這位學生。

接著,就是普通美國小學生的日常了,上課下課、玩耍。

兩個小時後,孩子們的午餐時間到了,馬克回到教室檢查測試結果。

發現水槽、電話、儲物箱、紙巾架、牆壁以及教室的其他地方,到處都沾滿了粉末!

自然,其他孩子的身上手上,也都「感染」了……

這個結果,僅僅是由最初的一位老師和一位孩子帶來的!

並且,還是在他們比較注重衛生的前提下:

有人說,既然「病毒」是通過手摸來摸去傳開的,那我們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就不會進入到人體內了!

但是,不用手摸自己這件事,實!在!是!太!難!了!

如果不是看了這個視頻,我們根本不知道原來小朋友這麼愛!摸!臉!

孩子太小沒自制力,成年人情況會好點?

放學後,一直跟孩子們強調不要觸摸自己臉的老師變成這樣了:

她的手機上也全都覆蓋了粉末:

對於老師的情況,馬克覺得很有趣,所以他對自己也進行了一次實驗。將粉末放在手上,儘量不去觸碰自己的臉,實在忍不住,就用袖子蹭一下。

但在實驗結束後,他的臉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粉末!再次回顧視頻時,他發現自己也會無意識地撓撓下巴或鼻子。

實際上無論大人小孩,都會有意無意地觸摸自己的臉、口、鼻,這無疑是幫病毒搭起了暢通無阻的通道!

病毒頑固+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怎麼破?

很簡單,洗手!

關於洗手殺菌,只有一個重點:

用肥皂洗夠20秒!

甚至不需要專門去買有殺毒殺菌效果的洗手液,傳統的肥皂就能做到這一點。

最後,還想提一下「握手」這件大事!

提醒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在特殊時期,也要避免手的接觸,先不要握手啦!

一定的社交距離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阻止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大部分病毒的傳播。

不管孩子上沒上學,在家還是在校,一定要叮囑TA:

● 第一,不要用手摸自己的臉!

● 第二,常洗手,用肥皂,且每次洗夠20秒!

● 第三,特殊時期,儘量減少和其他人的肢體接觸,特別是手的接觸!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於中美兩地的家長,用心帶娃,用心觀察。每天分享美式教育理念、素質教育心得、國內教育實踐,為3-12歲兒童家庭提供走心、專業、國際化的教育指引。文中圖片均來自視頻截圖,版權屬於原作者。

本文編輯:王真

審稿主任:楊小明

相關焦點

  • 多地解封,著急打工的農民工卻不走了,為什麼?看完心裡有數了!
    隨著我國疫情已經有所控制,各地也陸續解封,今天我們村子曾經封閉的道路已經解封一部分,除了汽車不能通過以外,電動車、摩託車,甚至小的三輪車都可以通過,但是進出村子的主道上依然有值班的人。雖然現在我國除了武漢以外,其他地區已經陸續解封,但是以前著急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在解封後卻不著急走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一,進城後找不到工作。雖然現在各地已經陸續解封,但是早在各地解封之前,就已經有一些農民工進城務工。
  • 看完這個建模實驗你就明白了
    13日下午,《連線》節目邀請到知乎大V——3D建模專家韓世麟,通過韓老師的現場實驗和記者的訪問,「粉白灰綠」的秘密逐漸揭開了面紗。▲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在解釋這雙神奇的帆布鞋到底是什麼顏色之前,韓老師首先給大家科普了一個概念,叫視覺恆常性。什麼意思呢?我們藉助下圖的實驗來理解。
  • 為什麼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看完後可能會明白
    不妨了解下為什麼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看完後可能會明白在很多地方有這樣的風俗,那就是女兒出嫁之後是不能夠回娘家坐月子的,這是因為在大部分地方都有這樣的思想,那就是重男輕女,甚至覺得女兒出嫁之後就算是別人家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家裡人,況且生完孩子之後往往身體特別虛弱,也比較容易招惹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因此很多人認為女兒出嫁之後,若是生了孩子回娘家坐月子,很可能會給娘家帶來「厄運」,當然這種說法其實是迷信的說法
  • 教育部:原則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學校不開學,已有省份開學...
    會議指出,要統籌謀劃高校開學工作。原則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學生不返校、高校不開學;高校開學後,要嚴格措施,加大校園管理力度。會議對做好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有序推進當前教育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碩博士們是如何在疫情下做實驗,寫論文的
    想到自己被疫情擱置的實驗、論文,陳子旭垂下頭,再一次陷入焦灼。之前,看到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陳子旭原以為,離回校不遠了。然而,3月13日,教育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談及高校開學問題時,明確表示,由於高校開學涉及大量跨省流動,因此開學時間要繼續後延。
  • 看完才明白,為什麼霍金生前一直擔憂!
    看完才明白,為什麼霍金生前一直擔憂!很多人都有天眼有所耳聞,但是卻不知道天眼的作用是什麼?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天眼,其實天眼的作用來說,就是來觀察我們地球之外,也就是太陽系當中銀河系邊緣的一些事情。這算得上是一個超級望遠鏡,為什麼說他是超級望遠鏡的?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20最新 少年強中國強開學第一課感想心得體會
    又是新學年的開始,《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看了《開學第一課》,才是真正的開學:9月1日20:00,2020《開學第一課》將在聚好看教育頻道正式開播,陪全國的中小學生共同開啟學習新篇章!想必很多老師都會布置心得體會作業,那麼應該怎麼寫呢?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永遠不會融合在一起?看完後才明白
    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永遠不會融合在一起?看完後才明白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永遠都不會融合在一起呢?看完之後才明白,相信小夥伴們對於這件事一定非常感興趣吧,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無邊無盡的海洋之中存在著很多奧秘,人類自始至終都在不斷對海洋進行探索和研究。就比如今天視頻中說的這個話題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不會相融呢?
  • 走出疫情漩渦中心的我們,如何避免二次捲入?
    國內外一對比,很多人擔心:境外形勢如此嚴峻,國內疫情會不會二次暴發?走出疫情漩渦中心的中國,如何將目前的安全係數繼續維持下去?因此,只要做好防控,在醫療機構和社區、企業、學校能夠有效監測,復學帶來的二次暴發風險也相對較小。但是由於存在無症狀感染者,哨點監測的有效性就會被削弱,加大疫情風險,增加防控難度。
  • 紫禁城門上有一排排圓釘子,為什麼不能摸?看完終於明白
    紫禁城門上有一排排圓釘子,為什麼不能摸?看完終於明白 提起北京大家都並不陌生,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所以導致不少遊客前去遊玩,北京的景點有很多,比如說故宮,長城,頤和園等等,故宮還有一個別名也叫做紫禁城,不知道你前去遊玩時,有沒有發現一個這樣的問題?
  • 為什麼我們不能將地球挖穿?看完才明白後果如此嚴重
    先不管這個想法是否能夠實現,但我們先要搞明白如果人類真有能力將地球挖穿,我們真的能夠這麼做嗎?當然不能,科學家稱,如果我們將地球挖穿,那給地球帶來的將是毀滅的災難,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將地球挖穿?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科學探索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開學每班不準超30人?熊丙奇:不能為開學而開學!
    每班不超過30人是巧合還是有科學依據,今年中學畢業班開學都不約而同規定每班不能超過30人,這不僅僅是山東省這樣做,其他省份也有這樣做的。一般來說高三年級每班大約都有八九十人,若分班的話,要分成三個班,上課的時候老師在一個班上課,另外兩個班看直播。
  • 為什麼農村很多車都放到結蜘蛛網都不開?看完才明白背後真相!
    今日話題:為什麼農村很多車都放到結蜘蛛網都不開?看完才明白背後真相!近幾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不光是城市人的生活水平比較高,農村許多老百姓也都基本過上了小康生活。汽車成了婚禮的必需品而且,如果在農村家裡有一個兒子的話,家裡的長輩就會操心他的婚事,結婚是一件終身大事,除了基本的彩禮以外,房子汽車也是絕對不能少的,即使東拼西湊也要買一輛。最後因為許多人都在外打工,所以買了汽車放在家裡不開也沒有什麼奇怪的!而且更有甚者,汽車上都結滿了蜘蛛網!城市人對汽車的想法
  • 實驗停滯、文章拒稿率飆升:疫情下的科研人眾生相
    細究起來,大家總結出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疫情期間大家不能做實驗,都在猛投文章; 2、 審稿人和編輯因為疫情原因心情不好,十分暴躁; 3、 新冠相關的文章開通綠色通道,都忙著追熱點而其它主題只能暫時擱置;
  • 為什麼客機不能直接起飛,一定要跑好幾公裡才能飛呢?看完明白了
    為什麼客機不能直接起飛,一定要跑好幾公裡才能飛呢?看完明白了經常坐飛機的小夥伴都知道,客機飛向藍天之前都要在跑道上進行滑跑,等滑跑了一段距離之後飛機才能離地飛向藍天,而且飛機的機場跑道一般都有好幾公裡長,飛機不論是起飛還是降落都要滑跑很長一段距離,這不由得讓人們產生好奇,為什麼客機不能像直升機那樣直接起飛,而是必須要跑好幾公裡才能飛起來呢?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到底客機的起飛距離短還是戰鬥機的起飛距離短呢?
  • 看完才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想錯了
    看完才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想錯了對於公雞是如何讓母雞孵小雞的?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吧!現在基本上很多人都在城市裡面生活,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很了解,而且很多人知道就算沒有公雞,母雞也能下蛋,公雞好像沒什麼用,其實公雞用處也很大,農村人都知道,要是家裡沒有公雞,母親是孵化不出小雞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公雞是如何讓母雞孵小雞的?看完才明白,原來這麼多年想錯了。
  • 關於寒假和春季開學!教育部通知來了
    《通知》要求 各地各校要及早謀劃寒假和春季開學安排,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學科研工作。高校堅持「錯峰」原則,安排學生分批次有序放假離校,妥善安排留校師生寒假生活。
  • 為何飛機不能直接跨越太平洋?原來是這樣,看完終於明白了!
    為何飛機不能直接跨越太平洋?原來是這樣,看完終於明白了!為何飛機不能直接跨越太平洋?原來是這樣,看完終於明白了!近些年來,飛機成為了不少人出遠門時的首選,因為它的速度很快,能夠節約人們的時間,但是飛機為什麼不能直接跨越太平洋呢?一個動畫解釋答案,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 電流互感器原理及二次側為什麼不能開路
    它的一次側繞組匝數很少,串在需要測量的電流的線路中,因此它經常有線路的全部電流流過,二次側繞組匝數比較多,串接在測量儀表和保護迴路中,電流互感器在工作時,它的二次側迴路始終是閉合的,因此測量儀表和保護迴路串聯線圈的阻抗很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狀態接近短路。電流互感器是把一次側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小電流來使用 ,二次側不可開路。
  • 看完這個故事,或許你就明白了
    因為吃過黃連的苦,才知甘草的甜,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知道什麼叫幸福 ,大凡成功的人都明白,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這個道理。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苦難可磨練人的意志,使人不急不躁,心平氣和地分析形勢,保持清醒的頭腦,打破混沌的迷信和盲從,勇敢地克服困難,扭轉逆境,並建立起對世界的理念和信仰,從而走向人生的另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