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疫情漩渦中心的我們,如何避免二次捲入?

2020-12-06 騰訊網

受訪專家:陳秋霖 中國社科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這幾天的朋友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一面是援鄂醫生平安凱旋,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終於開始逐步「重啟」,各地復工復產逐漸放開;一面是境外尤其是歐洲、美國確診病例迅速上升,多國因疫情進入緊急狀態。

國內外一對比,很多人擔心:境外形勢如此嚴峻,國內疫情會不會二次暴發?走出疫情漩渦中心的中國,如何將目前的安全係數繼續維持下去?

目前風險點主要有兩個

境外輸入和復工復產

我們先來看看目前的風險點,這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海外疫情形勢嚴峻,境外輸入風險增加,二是復工復產復學人員流動帶來的風險,特別是存在無症狀感染者,進一步加大了全面放開交通限制後的風險。

先來說說復工復產復學方面。從2月初到現在,各地不同程度的復工復產已有1個半月多了。從媒體報導來看,剛開始時,因復工復產帶來的新增病例確實存在,但並不多,現在基本沒有了。這說明我們穩妥有序地推進復工復產的策略是對的,人員的流動也基本可控。

復學方面,目前多地發布復學政策,但也是分批次、有序進行,比如江西計劃初三、高三的學生先行復學。因此,只要做好防控,在醫療機構和社區、企業、學校能夠有效監測,復學帶來的二次暴發風險也相對較小。但是由於存在無症狀感染者,哨點監測的有效性就會被削弱,加大疫情風險,增加防控難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境外輸入病例方面,截至4月1日24時,境外輸入累計確診病例841例,4月1日當天新增境外確診病例35例。連續多日,國內新增確診病例均來自境外,除武漢外,國內本地新增病例,都和境外輸入病例關聯。

我們不得不面對,國外疫情暴發對我國防控產生的重大壓力。而且,境外輸入病例的防控更為複雜,屬地化管理難度更大。人員流動的環節多,路程長,一旦出現漏洞,就容易影響整個防控大局。

26日晚上,連續兩個重要政策公布,一是民航局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根據《通知》,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同時,入境人員要求就地隔離,各地陸續出臺具體的措施。

二是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停持有效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

隔離不是住賓館

而是在應對災難

為了保證國內安全,早就有建議應該封閉國境的呼聲。但這個舉措代價很大,一方面,目前數據顯示,入境人員90%以上都是中國籍,是我們的同胞,其中40%是留學生。

另一方面,從長遠看,疫情很難短期消停,保障國際商業供應鏈暢通非常重要。所以做出限制人員入境的政策,會是一個艱難的決策。

從決策過程看,我們是逐步收緊的趨勢:

一是從各地分散決策,到全國統一管理,所有入境人員都要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從部分人擴展到所有人,有利於第一時間發現可能的病例。

(圖片來源: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劉洋 攝)

二是由原來符合條件可以居家隔離調整為全部集中隔離

三是從目的地隔離調整為「就地隔離」。這將有助於減少旅客入境後的風險,特別是不同城市之間中轉帶來的傳播風險,避免之前出現的入境人員檢測結果沒出,就繼續下一段旅程的情況出現。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嚴防「隱瞞」。從媒體報導來看,有個別人在境外已出現發燒,為了順利入境採用吃退燒藥的方法矇混過關。

這種行為本質上可以說是在「故意傷人」,應該嚴懲。境外輸入病例的防控工作,一方面工作要做細,需要更人性的隔離措施。另一方面要引導歸國人員理性對待,這不是度假住賓館,而是在應對災難。面對災難,我們很難像平常那樣非常周到地服務。

建議隔離點不宜設在居民密集的城區,而設在人員密度較低的郊區更合適,這樣可避免造成居民不適。

國內二次疫情暴發風險有多大?

疫情發展有規律,但是預測很難,或者說沒必要。因為風險的大小,直接跟防控措施是否做到位有關。防控不到位,如果有短板,按照「木桶理論」,短板的地方就會可能帶來大麻煩。

新冠疫情在國內暴發時,我們採取運動式的全民阻斷防控,硬生生把病毒「憋」住了。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復工復產復學等需求需要逐漸釋放。目前的防控策略,除了嚴防境外輸入病例政策應收緊外,國內防控措施也應調整為加強精準的哨點監測為主的專業防控,結合社會防控、個人防控。

一是要加強專業防控。比如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機構等是發現病例的第一「哨口」,要進一步加強防控方案的培訓,並持續保持高度警惕。

二是落實社會防控。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在公共衛生領域很好的創舉。但這不能只是一句口號,關鍵在於落實,企業、社區和所有人需要積極做好這項工作,包括環境衛生等。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三是個人防護不能鬆懈。春暖花開,很多人忍不住開始「放飛自我」了。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餐等,依然是需要守住的個人防護陣線。而且一些個人防護措施應該成為常態。

【主創團隊】

編輯:王豔、葉正興

排版:周舟

運營:張廣有

統籌:張寧

相關焦點

  • 與潛意識的對話5:漩渦錯誤價值
    藍色的湖面上,出現了一個巨大漩渦。漩渦越來越大,把周圍的一切都吸進了無底的深淵。漩渦周圍零零星星的散落著一些荷花,很快也即將被吸噬、吞沒。我看著漩渦的中心,感覺到一種即將被吞噬的驚恐和害怕。我要如何擺脫命運的輪迴和無邊的絕望?此刻,我看到大大的兩個字:錯誤。是的,自己之所以被捲入漩渦的中心,是因為自己的錯誤。錯誤在於自己貪戀荷花的美麗和嬌豔,控制不了內心想佔為己有的貪婪和欲望。
  • 別大意,疫情二次爆發計算公式
    許多海外學子以及華裔也回到祖國,輸入性疫情蠢蠢欲動,無症狀疫情境況不明。這個時候,處於非常危險的階段,存在疫情二次爆發可能,容不得絲毫大意。很多中老年人已經不戴口罩,在公園「相親角」開始相互打探對方家底。
  • 範衛彬:非洲豬瘟拔牙場,如何避免二次中槍?
    綜述二次中槍,沒有比這個讓拔牙場更頭疼的事了!在一次對接溝通中,一位豬場負責人總結拔牙現象,他認為目前只有兩類豬場,一類是拔過牙的場,另一類是不承認拔過牙的場!如此眾多的拔牙場,他們是經歷了非瘟煉獄的養豬人,最怕的就是二次復發,因為他們真的無法再次承受二次中槍帶來的後果。可是,事實往往會違背我們的意願,總是向我們期盼的相反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拔牙場反覆發病,告訴我們這已經不是個例,而正在形成一種現象!拔牙場復發的形勢愈演愈烈,我們如何做才能避免二次中槍呢?
  • 華英農業捲入"地溝油"漩渦
    繼以健康元為代表的醫藥企業被捲入這場「地溝油」漩渦,部分糧食及飼料加工企業也不幸「落水」,涉事企業包括唐人神、大北農、華英農業3家上市公司。2009年6月-2010年9月期間,中原湘大曾七次向河南惠康採購大豆油共計34.02噸,佔同期油脂原料採購量的 4.2%。2010年9月之後,因公司要求原料供應商為直銷的廠家,故中原湘大進行新的供應商開發,未再向河南惠康採購大豆油。大北農稱,「對採購的大豆油是否系河南惠康勾兌的成品油,公司、鄭州大北農和新鄉大北農毫不知情」。
  • 如果我們一頭跳進漩渦裡,會怎麼樣?
    漩渦是一種自然現象,多出現在湍急的河道或洶湧的海平面上。早在明代孫蕡《次歸舟》詩中就已有漩渦的記載:「柁工鳴板避漩渦,櫓聲搖上黃牛峽。」大致意思是掌舵的工人敲打著航船的木板提醒船工要避開河裡的漩渦,奮力搖起槳櫓,一路直上黃牛峽。
  • 漩渦在水面下是怎樣的?外國小夥親自下水拍攝,為我們揭開神奇!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漩渦在水面下是怎樣的?外國小夥親自下水拍攝,為我們揭開神奇!大家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在很多的時候有著世間難解之謎。這是比較讓人感到好奇的。現在的社會也開始運用各種的科技來對這些秘密進行探索。
  • 一個36釐米粗鑽頭引發的慘案,390畝地表被55米漩渦捲入地下!
    無論你腦洞多大,如果你不知道皮內爾湖事件,恐怕你都是很難想像的,因為多數人可能對我們的地球母親極具信心,一個36釐米粗的鑽頭,又不是原子彈,能造成多大的災難?皮內爾湖 (Lake Peigneur)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德爾坎伯弗米利恩灣最北端附近,上世紀80年代以前,它是一個淡水湖,深度大約為3米,面積達4.55平方公裡,是當地人垂釣和休閒的好去處。
  • 土耳其遭史上最嚴重恐襲 被捲入敘利亞危機漩渦
    土耳其日前遭遇的一次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正使得土耳其越來越深地捲入敘利亞危機的漩渦,更使得土耳其社會走向更深的分裂。  當地時間10月10日7時左右,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中央火車站附近接連發生兩起爆炸,造成至少近百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土耳其官方認定這兩起爆炸是自殺式恐怖襲擊。
  • 冬天即將來臨,疫情會二次反彈嗎?
    今年冬天疫情的二次爆發已經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了! 從世界範圍內看,目前累計確診新冠病人已經超過了2600萬,現有確診病人接近700萬,並且每日的新增確診病人還保持在20萬以上,全球的疫情形勢根本沒有被控制下來的趨勢。
  • 中東局勢愈演愈烈,這一回,韓國也被捲入漩渦,連軍隊都出動了
    中東局勢愈演愈烈,這一回,韓國也被捲入漩渦,連軍隊都出動了。據環球網報導,韓國船隻被伊斯蘭革命軍給扣留了,韓國方面第一時間作出回應,派遣飛彈驅逐艦以及大量士兵前往該海域,營救本國船隻。美國方面要求伊朗放行,宣稱這是對"自由航行"的挑戰。上將米勒更是直接宣布將會讓美國航母繼續停留在中東地區,應對緊急突發情況。
  • 風電機組如何避免渦激振動
    打開APP 風電機組如何避免渦激振動 發表於 2020-06-09 11:20:57 假若塔筒的自振頻率與漩渦的發放頻率相接近,就會使塔筒發生共振破壞,因此這種渦激振動是極其有害的,而風機設備高昂的造價使其無法承受一次這種類型的破壞,因此,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渦激振動破壞,要求風機塔筒安裝過程一步到位。
  • 英國國防參謀長:新冠疫情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是危言聳聽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據「今日俄羅斯」報導,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於當地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回答記者詢問時警告稱,新冠疫情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如何應對新冠二次暴發?新研究通過預測模型成功模擬歐洲二次疫情...
    來源:Bio生物世界 近日來,一場新的風暴似乎正在醞釀而生——歐洲地區正處於新冠疫情二次衝擊的危險「轉折點」,多國政府被迫收緊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西班牙、法國、英國和比利時等歐洲國家的新增確診病例數更是急速上升。
  • 星迷惡搞 被《星辰變》大漩渦捲入後的十種表情(二)
    4.驚訝你聽說上次有位MM在大漩渦中賺了個盆滿缽盈,然後今天你也遇上了大漩渦想想自己也能一夜暴富了。
  • 榮登13次春晚,捲入「走私案」消失18年的董文華,如今怎樣了
    1984年的春晚上一首《十五的月亮》讓全國觀眾記住了董文華她歌聲甜美 氣質優雅一時間火遍大江南北在她的演唱生涯中先後13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被譽為「民歌殿堂級實力派天后」在董文華的事業巔峰期>那英、蔡國慶等人都視她為前輩然而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卻在最紅的時候捲入了一場走私案從此消失在觀眾的視線中如今距離走私案已經過去18年她現在的生活又是怎樣的狀況呢今天我們就來走進「民歌歌后」董文華的故事1962年6月29日董文華出生在遼寧瀋陽的一個貧苦家庭裡父母是普通工人
  •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浩瀚的大漩渦?
    說到漩渦,估計很多人都會感覺很普通,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因為漩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能夠看到,只要有水一般來說就能夠看到這種漩渦,小的像是家裡洗臉的水盆只要倒上水攪動起來就能夠看到這種漩渦,而如果靠近江河湖海,也經常能夠看到這種旋渦。
  •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爆發,該如何應對疫情二次爆發?
    進入冬季,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爆發,特別是英國發生了病毒變異,為疫病的防治帶來了更大的不可預見性,近期一些省區新增確診病例,境外輸入病例和本土病例同時新增確診病例,人們比較擔心,談疫病就色變。但是我們國家有成功的預防經驗,現在疫苗已經研製成功進入預防接種階段,我認為不會發生疫情的二次暴發,因此,只要重點防控境外人員的流入,尤其是疫情重點區域人員的入境,現在一些國家已經確診出英國病毒變異的病例,這是比較危險的和比較擔心的。作為個人,在預防上要按照各個地方的要求進行,儘量少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逗留。外出戴口罩,回來勤洗手。
  • 海評面:美國疫情地圖已「全紅」,仍逃不出政治漩渦
    在今年6月的美國,你還可以提問:「哪裡是疫情重災區?」現在,這似乎不再是個問題——幾乎哪裡都是。  在凱斯家庭基金會網站11月13日提供的疫情圖上,除夏威夷州外,全美49個州及華盛頓特區全部被標記為疫情熱點地區,標誌著美國本土「整體淪陷」。
  • 世界上最危險的漩渦
    然而,海面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型漩渦。它張開了血盆大口,將海盜們連同船隻與數不盡的金銀財寶通通捲入了海底......這樣的場景,常常會出現在電影、小說中,讓人看了膽戰心驚。漩渦真有這麼可怕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現實中最危險的漩渦有哪些。(本文根據漩渦的流速來排名,流速越快越危險。)
  • 為什麼說中國足協看上去很美的二次減薪會被認為是難以實現的悖論
    我們如何理性看待?一,疫情當下,各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雖然中國全世界獨一份兒的經濟正增長,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經濟受到了太大的影響,短時間內很難恢復正常。體育產業做為一個服務業,是依附於一二產業的基礎之上的,在經濟大環境沒有變好之情,沒有獨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