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機組如何避免渦激振動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風電機組如何避免渦激振動

發表於 2020-06-09 11:20:57

風電機組吊裝過程中有這樣一個規定:頂端塔筒吊裝完後,當天必須完成機艙吊裝。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渦激振動」的存在。

風機塔筒的渦激振動,是大跨度的塔筒在低風速下出現的一種風致振動現象。從流體的角度來分析,任何非流線型物體,在一定的恆定流速下,都會在物體兩側交替地產生脫離結構物表面的旋渦。

假若塔筒的自振頻率與漩渦的發放頻率相接近,就會使塔筒發生共振破壞,因此這種渦激振動是極其有害的,而風機設備高昂的造價使其無法承受一次這種類型的破壞,因此,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渦激振動破壞,要求風機塔筒安裝過程一步到位。

一般來說,防止渦激振動可採取兩方面措施:一是對於構件進行剛性加固,或者增大尺度提高其剛度,改變構件的自振頻率,避免它與漩渦發放頻率相接近;二是想辦法改變構件後的尾流場,破壞尾流場漩渦的規律性洩放,如在結構上安裝螺旋線立板和改變結構截面形狀等。

在風電行業,有以下五種方法來抑制塔筒的渦激振動。

一、安裝擾流條

在塔筒上安裝擾流條,用於打亂風的軌跡,使其不能形成頻率穩定的漩渦,以此避免與塔筒自身頻率相匹配而造成的破壞性的渦激振動。

二、利用阻尼器

阻尼器,是以提供運動的阻力,耗減運動能量的裝置,對於補償拾振器擺系統中很小的摩擦和空氣阻力,改善頻率響應等具有重要作用。阻尼器利用擺錘的反方向慣性力可顯著抑制塔筒振動的響應幅度。

三、安裝纜風繩

通過安裝纜風繩施加外力,破壞塔筒兩側的氣動受力情況,限制塔筒初始晃動的位移幅度,從而無法產生剛體自由狀態下的渦激,抑制擺振,導致塔筒無法讓渦激過程中晃動產生的振動能量產生累計。

四、安裝機艙和葉輪

安裝機艙後,不管風從哪個角度吹來,都會受到機艙的影響,從而使得塔筒共振的穩定漩渦受到影響;安裝葉輪後,不管風從那個角度吹來,都會受到葉輪的影響,從而產生流場的變化,使得塔筒共振難以形成穩定漩渦。

五、吊裝時關閉塔筒門

當塔筒底部門關閉時,由於空氣本身的流通性和不可壓縮性,會在塔筒內部起到阻尼器的效果,從而會減小塔筒的振動幅度。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風能》技術|基於有限元的風電塔筒渦激振動分析
    由於渦激載荷的存在,塔筒整體會產生額外的應力和形變,又由於渦激載荷是周期性變化的,因此會在塔筒上產生明顯的周期性振動響應,即為塔筒的渦激振動。而塔筒的振動又會反過來影響流體產生的旋渦。當流過塔筒表面的風速達到一定值時,風速的變化將不再影響渦街脫落的頻率,此時渦街脫落的頻率與塔筒的固有頻率一致,這種現象即為渦激振動的「鎖定」現象。
  • 探索懸索橋渦激振動監測的有效性
    為了能及時預測分析大跨度懸索橋的渦激振動特性,依託某大跨懸索橋的結構監測系統長期監測數據,選取順風向平均風速、風向角、能量集中係數、加速度RMS作為渦激振動發生的特徵參數,構造了大跨懸索橋渦激振動的動態監控預測模型,建立了獨立的渦激振動動態監控系統。
  • 虎門大橋渦激共振——水馬到底是不是主因?
    2020年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發生渦激共振,振幅較大,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所謂渦激共振,就是風吹過橋面時,受到橋面阻擋,在橋面上、下產生不對稱渦旋,當產生渦旋的頻率和橋梁的固有頻率相等時,即激發橋梁共振。關於卡門渦街的內容,國內多數網站內容都是引自參考文獻4和5,本文不再贅述。
  • 「隨風舞動」的虎門大橋到底咋了,值得你了解的橋梁「渦激共振...
    橋梁的「渦激共振「,又稱「渦振」,是一種只會在低風速下產生的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動。簡單來說,就是橋梁自身的振動結構,和氣流對橋梁所形成的作用,相互限制,形成一個反饋作用,產生一種限制。橋梁專家分析認為,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不久前長江鸚鵡洲大橋也出現類似現象。
  • 對造成特大型橋梁大幅振動的幾點成因分析
    橋上通行的車輛經過橋面時,車輛自重對橋梁結構造成激振,同時如果橋面不平整,橋梁就會在車輛衝擊下產生振動,這也是一種激振。若頻率接近橋梁結構固有頻率就易發生共振。橋梁為了避免共振,在設計之初就規定了橋梁自振頻率的限值,用來預防車輛通過橋時產生共振,並在橋面伸縮縫處安裝平順的過渡裝置,減小橋面振動。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渦振和顫振?
    橋梁專家稱:本次橋梁振動屬於「渦振」現象,渦振是渦激振動的簡稱。是由於流體經過障礙物後的渦流周期性脫落而引發的橋梁共振現象。提到「渦振」的危害,最著名的反面教材就是美國的塔科馬海峽大橋坍塌事故。這座懸索橋於1940年7月1日通車。但在啟用後的數個星期,橋面上便不時出現大幅度的上下擺動現象。
  • 渦振、颱風……舟山跨海大橋如何應對?
    渦激振動  大跨度懸索橋在特定風荷載環境下易產生渦振現象,渦振過大會引起行車舒適性降低,增加交通事故風險。  應用實例  西堠門大橋渦激振動應急事件  當氣流繞過橋梁主梁時,在主梁周圍產生旋渦脫落,當漩渦脫落頻率與主梁某階固有頻率相近時,主梁將發生一種類似共振的大幅振動,稱為渦激共振,是一種限幅流-固耦合振動。
  • 虎門大橋渦振持續超20小時,拆除水馬後為何仍振動?專家回應熱點問題
    他解釋說,此次振動對橋梁結構沒有影響是因為有限值的振幅。按照2018年的《公路橋梁抗風設計規範》,橋梁的振幅是L/250。L為橋梁主跨跨徑。虎門大橋的主跨是880米,L/250就是3.5米。目前測算出的虎門大橋振動峰值是50釐米左右,遠小於3.5米。據悉,當時虎門大橋在修吊杆和主纜,橋梁兩邊放置了臨時擋牆(俗稱「水馬」)防止車撞。
  • 垃圾分選如何用渦電流設備分選有色金屬
    渦電流分選機分成同舟式和軸力式2種有色金屬分選機器設備,基本原理是內部變壓器骨架輥高速運行,環狀傳動帶上原材料中的有色金屬在高頻率交替變化電磁場裡造成感應電動勢,此電流量而造成的電磁場同原磁場方向反過來,故對有色金屬造成很大的排斥力(洛倫茲力),將有色金屬一瞬間從原材料擊中出,完成分離出來目地。有色金屬磁感應面越大,相對的排斥力也越大,越有利於分選。
  • 工程振動中英文名詞術語大全!
    簡諧振動 (Harmonic Vibration)周期振動 (Periodic Vibration)準周期振動 (Ouasi-periodic Vibration)瞬態過程 (Transient Process)隨機振動過程 (Random Vibration Process)各態歷經過程 (Ergodic Process
  • 風電機組技術現狀及發展方向
    我國在風電機組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方面相對不足,風電機組設計軟體及載荷評估所用的軟體絕大部分為歐洲公司產品,設計標準和理念方面基本全部按照DNV.GL公司提出的風電機組認證規則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出的IEC61400系列風電機組技術標準的要求進行,未充分考慮到我國風能資源、自然環境和電網接納方式的特殊性。
  • 世界首臺電壓源型風電機組成功併網
    風電併網從「跟隨式」到「形成式」 我國是新能源裝機最多、發展最快的國家,如何構建以新能源發電為主力電源的新型電力系統已成為能源領域面臨的重大科學與工程問題。 「2019年全國風電新增併網裝機2574萬千瓦,累計裝機2.1億千瓦。
  • 風電機組動力電纜與母線排的應用對比分析
    動力電纜1 塔筒動力電纜的物理特性要求(1)一般要求:電纜的設計、製造要充分考慮風電機組的安裝、運行特點(如風的不可控性、隨機性,有時瞬時變化可達10m/s以上,隨風速變化風機負載波動幅度大)。應考慮頻繁的投入和切除以及振動的影響,考慮風機運行中所受的各類載荷(穩定、周期、隨機、瞬態、諧振載荷),以滿足現場使用要求。
  • 大型風電場及風電機組的控制系統
    異步風電機組也可在起動時轉速低於同步速時不併網,等接近或達到同步速時再切入電網,則可避免衝擊電流,也可省掉晶閘管限流軟啟動器。3.2 大小發電機的切換控制在風電機組運行過程中,因風速的變化而引起發電機的輸出功率發生變化時,控制系統應能根據發電機輸出功率的變化對大小發電機進行自動切換,從而提高風電機組的效率。
  • 渦電流分選機在使用時需要先做什麼
    渦電流分選機在使用時通過的物料需要先除鐵,我們可以在設備進料皮帶前加裝強磁滾筒除鐵器,或者其他類型強磁除鐵器等將物料中的鐵元素除去,日常使用時需要將分選機兩邊擋板拆下,不定期觀察分選機內部皮帶裡邊是否有雜物,及時清掃雜物,鐵屑碎渣等物料防止對設備造成損壞。
  • 渦環的動力學由外圍結構主導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拉羅什實驗室、巴黎迪德羅大學和裡昂大學的一組科學家,收集了穩定流體環面共振頻率的第一次測量結果,用來收集這些觀測的方法,在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研究論文中概述了可以對渦環中瞬時出現的各種大規模結構進行建模。渦環是環狀漩渦,可以在各種設置下出現在液體和氣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