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技術|基於有限元的風電塔筒渦激振動分析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塔筒是風電機組的主體承重部分,大部分塔筒是外表面光滑且內部中空的圓柱形結構。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當風流經光滑圓柱形塔筒的表面時,會在塔筒的兩側交替產生風流旋渦,而這種風流旋渦又會在圓柱形塔筒的兩側產生周期性的渦激載荷。由於渦激載荷的存在,塔筒整體會產生額外的應力和形變,又由於渦激載荷是周期性變化的,因此會在塔筒上產生明顯的周期性振動響應,即為塔筒的渦激振動。而塔筒的振動又會反過來影響流體產生的旋渦。當流過塔筒表面的風速達到一定值時,風速的變化將不再影響渦街脫落的頻率,此時渦街脫落的頻率與塔筒的固有頻率一致,這種現象即為渦激振動的「鎖定」現象。若當前風速為臨界風速,且發生「鎖定」現象時,風電塔筒將在渦激振動頻率的激勵下發生共振,從而造成塔筒的疲勞損傷。劇烈的渦激振動將導致風電塔筒斷裂甚至倒塌,因此控制風電塔筒的渦激振動對於提升風電整機的運行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在研究中,可將風電塔筒渦激振動的問題簡化為流體的圓柱繞流問題。雷諾數Re是表示流體特性的無量綱常數,在圓柱繞流問題中,圓柱體後的渦街脫出頻率與雷諾數有關,因此,雷諾數是影響渦激振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圖1所示,當Re<5時,為定常流動,流體沿著圓柱體表面流動,沒有旋渦產生;當5<Re<40時,在塔筒背風面上產生剪切層,出現兩個上下對稱的旋渦,緊貼圓柱表面;當40<Re<150時,此時仍然為層流流動,但產生了明顯的旋渦脫出,開始出現明顯的卡門渦街現象;當150<Re<300時為湍流流動,此時的卡門渦街現象也較為明顯;當300<Re<3×105時,稱為亞臨界區,此時旋渦按一定的頻率脫落;當3×105<Re<3.5×106時,稱為過渡區,產生的旋渦不明顯,呈不規則形態;當Re>3.5×106時,稱為超臨界區,旋渦的脫落又出現了明顯的周期性。

圖1 不同雷諾數下流體尾流形態

目前風電行業內通常採用將多段光滑圓柱通過法蘭聯接的形式組成塔筒(圖2),這種類型的塔筒強度和剛度較大,疲勞壽命較高,無應力集中,便於加工和運輸。但是根據圓柱繞流問題的分析結論,光滑圓柱形的風電塔筒非常容易受到渦激振動的影響,特別是在風能資源比較豐富的風電場,由於風速較大,渦激振動對塔筒疲勞壽命的影響非常明顯,一旦塔筒發生共振,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風險將會顯著升高。因此在設計塔筒結構時必須考慮如何有效控制渦激振動。

本文基於典型的風電塔筒結構和渦激振動原理,提出了一種在圓柱形塔筒的外表面設置梯形擾流筋的新型塔筒(圖3)。為了研究擾流筋對風電塔筒渦激振動的影響機理,本文應用有限元法對普通塔筒和設置擾流筋的塔筒分別進行渦激振動分析,在具有相同的雷諾數和斯特勞哈爾數時,通過對比普通塔筒和加筋塔筒受風載時塔筒表面受到的渦激力大小和渦激力的變化頻率,研究擾流筋是否能夠有效削弱塔筒的渦激振動。

圖2普通塔筒模型

圖3加筋塔筒模型

圖4 梯形擾流筋尺寸

(h1:筋高;h2:基板厚度;θ:筋角;b0:筋寬度;b1:筋間距;α:圓角)

仿真分析

由於風電塔筒的真實尺寸很大,且為軸對稱結構,為了減小計算量,需要首先將分析模型進行合理簡化。本文中所討論的兩種風電塔筒模型及重要尺寸如圖2及圖3所示:兩類塔筒的直徑均為4m,長度為100m,塔筒基板厚度 40mm。梯形擾流筋的截面尺寸如圖4所示,具體尺寸為:h1=50mm,h2=20mm,θ=61°,b0=150mm,b1=150mm。本文取塔筒的部分長度作為研究對象且設定加筋塔筒的模型與普通塔筒模型的質量相同(等質量前提)。

根據風電機組的工作原理可知,塔筒受到的主要載荷應為位於塔筒頂部的機艙和葉輪受風載時在塔筒上產生的彎矩,這個載荷是在塔筒結構設計時主要考慮的載荷條件。除此之外,當風吹過塔筒表面時,由於風的流體特性,在塔筒迎風面的雙側會產生渦旋,渦旋對塔筒表面的壓力大小與塔筒外表面的形狀、表面積、風速以及風向等條件相關,當風速和風向發生改變時所產生的壓力變化是導致渦激振動的主因。因此,對塔筒進行渦激計算的分析思路是:首先基於風作用在塔筒表面的過程進行流體仿真分析,計算風流經塔筒表面時渦街脫出點的壓力變化;其次應用結構模態仿真分析方法,計算在等質量情況下兩種塔筒的結構模態,對比分析新型塔筒受風載後產生的渦激振動頻率與自身模態較圓柱普通塔筒的變化。由於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兩種不同塔筒的渦激振動,主要關注加筋後塔筒的渦激振動變化情況,因此不考慮機艙彎矩。具體的計算流程如圖5所示。

圖5渦激計算分析流程

本文採用有限元前處理軟體HyperMesh 2017和有限元分析軟體ANSYS Workbench 18.0進行塔筒渦激振動計算分析。

一、流體有限元分析模型

流體仿真分析採用的模型:將塔筒置於充當風流動邊界的流體域中。本文主要分析塔筒外形的變化對渦激振動的影響,因此不對完整尺寸塔筒的流體域進行計算,僅採用切片法計算流體域中某一截面上渦激振動的特性。流體仿真分析的關鍵問題是定義流體作用區域以及流體的特性參數,只要流體域長、寬兩個方向的尺寸足夠大就能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因此需要定義風的流動區域以及塔筒所在的固體結構區域,並為流體域劃分網格,如圖6所示。本次分析中,流體域尺寸為100m×30m×5m。

圖6流體域網格模型

圖7流固耦合模型

圖7為此次計算的流體仿真分析模型,將塔筒置於流體域中,分析塔筒外輪廓的變化對於渦激振動的影響。入口為速度進口邊界條件,出口為壓力出口邊界條件,其餘所有面為無滑移閉面(No Slip Wall)。

由圖1中可知,雷諾數是影響卡門渦街形態的重要因素,雷諾數大小直接影響旋渦脫出的尾流形態。為了計算結果的準確,需要在產生明顯卡門渦街現象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因此,此次分析邊界條件選取雷諾數Re=100,此時雷諾數為40<Re<150,屬於層流流動,因此,分析採用層流模型。

雷諾數公式為:

(1)

式中,Re為雷諾數;ρ為流體密度,kg/m3;V為流體速度,m/s;d為特徵長度,m;μ為流體的動力粘度,kg /m·s。

塔筒結構的特徵長度d即為塔筒外表面的直徑,根據模型的實際尺寸定義d=4m,ρ和μ為流體的固有屬性,在本文的研究項目中屬於已知的定常量。通過式(1),可以定義流體的屬性。

監控點設置在塔筒後方渦街脫出的位置,監控該點因渦街脫出導致的壓力變化頻率。經分析計算得到流場產生的卡門渦街現象在塔筒加筋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二、結構模態仿真分析

風電機組在設計安裝時,為保證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三個部分的質量不會給整體帶來多餘的彎矩,機艙、葉片和風輪的重心需要落在風電塔筒的中軸線上。因此,在模態計算時,為了考慮三部分的質量對於塔筒的影響,在塔筒頂部建立質量節點MASS21來代替機艙、葉片及風輪的質量,並將質量節點與塔筒頂部網格建立聯繫,如圖8所示,使其具有相同的自由度,並對塔筒底部施加全約束。

圖8 質量節點位置

結果分析及討論

一、普通塔筒和加筋塔筒渦激振動壓力變化頻率響應結果

圖9 普通塔筒卡門渦街圖像

圖10 加筋塔筒卡門渦街圖像

由圖9、圖10可知加筋後塔筒的卡門渦街圖像發生了明顯改變,同一時刻加筋塔筒渦街的脫出數量明顯少於普通塔筒,換言之,加筋塔筒的旋渦產生數量和脫出速度較普通塔筒降低了非常多。

圖11 渦激振動頻率傅立葉變換結果

從圖11傅立葉變換的結果來看,普通圓柱塔筒渦激振動的頻率為0.399,加筋塔筒渦激振動的頻率為0.262,加筋後塔筒的渦激振動頻率有了明顯下降。從渦激振動產生的原理來看,加筋增加了塔筒表面的粗糙度,變得不光滑的塔筒表面起到了擾流的作用,從而破壞渦街的形成,使得渦街產生和脫落的頻率明顯改變,從而減小作用在塔筒表面的渦激力大小和頻率,降低塔筒的振動,提升疲勞壽命。

斯特勞哈爾數為無量綱常數,與渦脫落有直接的關係,其公式為:

(2)

式中,St為斯特勞哈爾數;f為渦脫頻率;d為特徵長度,m;V為流體速度,m/s。

在1954年,美國航空學教授羅什科通過大量實驗找出斯特勞哈爾數的變化規律,用數據擬合的方法得出了雷諾數為40≤Re≤150時的斯特勞哈爾數公式為,可得Re=100時的斯特勞哈爾數為0.167。本文通過計算得到的普通塔筒渦激振動頻率為0.399下的斯特勞哈爾數為0.16,誤差不超過5%,因此本文得出的渦激振動頻率是準確的。

圖12 升力曲線與阻力曲線

根據前人實驗,清華大學流體力學專家蘇銘德教授通過有限體積法對Re=100的圓柱繞流流場進行大渦模擬測得的升力係數近似在±0.4之間,印度理工學院的桑加伊·米塔爾博士(S·Mittal)在研究分流板對圓柱繞流影響的實驗中測得Re=100情況下升力係數為0.319,本文測得的升力係數結果為0.291~0.319之間,與上述數值結果非常接近。

在阻力係數分析中,蘇銘德教授的測量結果為1.36 ,桑加伊·米塔爾博士的測量結果為1.37,本文阻力係數的平均值為1.40,與上述數值結果非常接近。

通過對升力係數Cl、阻力係數Cd和斯特勞哈爾數St的驗證可知,本文得到的渦激振動結果是可信的。

二、普通塔筒和加筋塔筒結構模態對比分析

兩種塔筒的模態對比情況如表1所示。

從模態仿真分析表可以看出,普通塔筒和加筋塔筒的各階頻率變化相差不大,主要原因為:

(3)

式中,ψ為結構的固有頻率;m為結構的質量;k為結構的彈性模量。

由公式(3)可以得出結構的固有頻率與結構的質量、材料的彈性模量以及約束形式有關,塔筒在等質量的前提下加筋後,總體質量基本不變,材料和約束條件都沒有改變,普通塔筒的前3階固有頻率為0.85071、0.86721、4.8968,加筋塔筒的前3階固有頻率為0.87042、0.91852、5.00034,因此,加筋前後塔筒結構的固有頻率不會發生明顯改變。

結論

在塔筒外部加梯形擾流筋的方式對於抑制渦激振動的產生有明顯作用,由渦街脫出而產生的振動能量降低,本文研究對於未來加筋塔筒的成功應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據。在未來沒有電價補貼的情況下,降低風電機組的整機成本及安裝運維成本成為發展的趨勢,加筋塔筒這一新型塔筒在降低成本方面會成為一種可靠的解決辦法。通過對比渦激振動計算結果和結構固有模態的計算結果得出:

(1)在等質量的條件下,加筋可以改變渦激振動的頻率,加筋後塔筒的渦激振動頻率由0.399降到0.262。

(2)由於兩種塔筒的質量基本不變、彈性模量和約束條件沒有改變,塔筒的固有頻率變化很小

(3)分別對比兩種塔筒的渦激振動頻率與固有頻率可知,普通塔筒的渦激振動頻率與其自身的前2階固有頻率差距不大,存在著共振的風險;加筋後塔筒的渦激振動頻率明顯減小,更加遠離了自身的固有頻率,大大降低了共振的風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風能專委會CWEA,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風電機組如何避免渦激振動
    原因就在於「渦激振動」的存在。 風機塔筒的渦激振動,是大跨度的塔筒在低風速下出現的一種風致振動現象。從流體的角度來分析,任何非流線型物體,在一定的恆定流速下,都會在物體兩側交替地產生脫離結構物表面的旋渦。
  • 探索懸索橋渦激振動監測的有效性
    渦激振動特徵參數分析1.順風向平均風速根據大跨懸索橋原有監測系統數據的分析可知渦激振動發生時風場參數中順風向平均風速主要集中在4~13m/s。不同傳感器的順風向平均風速具有特異性,即只有風速在一定範圍時才可能發生渦激振動,能作為渦激振動預測分析的特徵參數。
  • 垂直軸風電技術革新能否改寫能源版圖?
    此消息一出,貌似風電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但是「利好消息」的背後卻是更多的無奈。筆者所在的地區擔負著全省60%的煤炭生產量,而這些煤礦絕大部分的服務年限在15年左右。當資源枯竭的煤礦井架和遺棄的風電塔筒同時矗立在一起時,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悽慘場景?
  • 「隨風舞動」的虎門大橋到底咋了,值得你了解的橋梁「渦激共振...
    虎門大橋項目曾獲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更有數項技術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橋梁的「渦激共振「,又稱「渦振」,是一種只會在低風速下產生的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動。簡單來說,就是橋梁自身的振動結構,和氣流對橋梁所形成的作用,相互限制,形成一個反饋作用,產生一種限制。橋梁專家分析認為,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不久前長江鸚鵡洲大橋也出現類似現象。
  • 低風速區域風電開發背景、特點及項目開展要點詳解
    三、低風速區域風電項目開展要點 目前我國低風速區域風電發展面臨突出問題集中在技術和經濟性兩個方面,保障技術可靠性是基礎,提高經濟可行性是關鍵。受風電技術創新驅動,機組確保安全穩定運行,低風速區域市場空間將逐步加大。受風資源較差、土建工程作業條件複雜、極端氣象天氣多發等因素影響,低風速風電「出身決定一切」,需加強低風速風電前期規劃、優化設計等工作,提高收益水平。
  • 中國10家風電塔筒製造商企業名錄統計!(2019版)
    秉持「公正、可靠、專業、專注」的價值觀,天順風能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綠色清潔能源的發展。經過多年深耕細作,已成為風能行業塔筒製造的龍頭企業,並以此為始迅速發展成集新能源設備製造、新能源開發、智慧能源系統、金融服務等多元化產業集團公司。
  • 虎門大橋渦激共振——水馬到底是不是主因?
    2020年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發生渦激共振,振幅較大,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所謂渦激共振,就是風吹過橋面時,受到橋面阻擋,在橋面上、下產生不對稱渦旋,當產生渦旋的頻率和橋梁的固有頻率相等時,即激發橋梁共振。關於卡門渦街的內容,國內多數網站內容都是引自參考文獻4和5,本文不再贅述。
  • 風資源沒有「天花板」 低風速風電能否喚醒風電產業「第二春」
    「七八年前,我們認為在河南不太可能開發風電,至少平均風速得達到每秒 6 米以上才具有技術開發的條件。」作為風電行業的資深專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起初並不看好平原低風速風電的發展。秦海巖的顧慮有其原因。
  • 買風機送塔筒時代來臨:3100元/kw
    11月24日,華能集團北方平價大基地主機打捆招標開標,所有標段風機價格再次刷新記錄:其中第一標段(上都60萬千瓦)和第二標段(上都50萬千瓦),黑馬三一重能爆出了3101元/kw和3131元/kw的最低價,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價格是包括塔筒,基礎錨栓在內,又一次刷新了平價基地風機主機價格的最低記錄。
  • 中國知名風電企業
    新疆金風科技發展公司  四川風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團  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儀風能開發有限公司  蘇司蘭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麥德風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軌道車輛牽引傳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 水電八局機電公司嶽陽分公司連獲兩項風電塔筒製作訂單
    紅網時刻3月30日訊(通訊員 陳興吉)近日,水電八局機電公司嶽陽分公司連續收到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湖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分別發來的懷化通道登雲山17套風電場工程塔筒設備採購和湖北監利黃家堤50MW風電長風機塔筒採購9997噸訂單
  • 從「三北」轉戰平原 風電下一個風口已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平原風電潛力非常大,「中東南部是中國風電發展的下一個希望的田野」。從被迫南下到發現「甜點」東北、華北、西北,簡稱「三北」,是中國風電規模化發展最初的根據地。因為那些地區風資源好,風速高,單純從發電效率角度考慮,是最受青睞的。當年的「風電三峽」就在「三北」地區誕生。
  • 來看GE怎麼樣突破低風速風電領域,創造150米塔高新紀錄
    來看GE怎麼樣突破低風速風電領域,創造150米塔高新紀錄 來源:創商網 • 2020-08-24 16:29:59 在我國的低風速平原地區,有一個提升發電量的有效手段,就是增加風機塔高度,因為就塔筒高度而言,風機越高,所能捕獲的風能也就越大。
  • 恆潤股份:大力發展大兆瓦塔筒法蘭及海上風電塔筒法蘭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28日訊,有投資者向恆潤股份(603985)提問, 請問朱總,伊萊特已經擁有13500噸-16米鍛造線,我們相對落後,海上風電未來趨勢繼續朝高mw發展,我們如何面對這一行業發展趨勢
  • 對造成特大型橋梁大幅振動的幾點成因分析
    渦振指渦激振動是風流經過各種斷面形狀的鈍體結構時,在其斷面背後都有可能發生旋渦的交替脫落,產生交替變化的渦激力而引起的結構振動。渦激振動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的性質,它是一種發生在較低風速區內的有限振幅振動。通常情況下,渦激振動的振幅很小,但當旋渦脫落頻率與結構的固有頻率相接近時,流體與結構間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引起渦激共振。
  • 圖像檢測技術在靜態風電葉片檢測中的應用綜述
    這對於圖像檢測技術在靜態風電葉片檢測中的應用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依據,對其應用前景的拓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 引言 風能主要包括陸地風能資源和海洋風能資源兩大類,因其具有易獲取、分布廣泛、經濟性較好等特點,使其成為最具有規模化、商業化開發條件和廣闊發展前景的綠色能源。
  • 風電行業「搶裝潮」:中低風速領域成「主戰場」
    「『三北』地區雖然風力資源比較好,但是消納非常有限,送出瓶頸很明顯。」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告訴記者,「中部東南部通過技術創新,讓風資源具有可開發價值,因此消納是有保證的。」他向記者預計,中國有500多個縣是平原縣域,初步估算平價以後可供開發的平原項目有1億千瓦以上。
  • 遠景能源構建平原風電的生態樣本,湯陰風場發電超2億千瓦
    值得關注的是,湯陰風電場項目也是中國首個整場大規模採用領先智能控制高塔技術的綠色平原風電項目,69臺遠景能源智能風機,最大程度發掘和利用河南平原地區高切變(風速隨高度提升快速增加)風資源優勢,源源不斷為中原大地提供綠色電力。
  • 風電設備製造別熱暈了頭 已超過全球廠家的總和
    「風電設備製造業不是過熱,而是嚴重過熱」  風電場建設的高歌猛進,催生了風電設備的巨大需求。  經過幾年「大躍進」式發展,已經在風電裝機容量領跑全國的內蒙古,風電製造業也風生水起。風力發電與風機設備製造掛鈎聯動,優先給區內製造和組裝的風力發電設備企業配置風能資源,極大地帶動了內蒙古的風機製造業的投資和發展。
  • 中國風電設備製造業發展概況及企業排名
    近年來,由於三北地區棄風限電的出現,我國風電開發轉向併網條件較好的低風速地區。低風速型風電機組的推出,使得佔中國風能資源60%以上的低風速區域具備了很好的開發價值,為我國因地制宜開發風電創造了條件。  2013年我國在多兆瓦級風電機組研製方面沒有突出表現。但新安裝的風電機組平均功率繼續增加,2013年達到1720KW,比上一年的1646KW增加74KW,如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