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是一種自然現象,多出現在湍急的河道或洶湧的海平面上。
早在明代孫蕡《次歸舟》詩中就已有漩渦的記載:「柁工鳴板避漩渦,櫓聲搖上黃牛峽。」大致意思是掌舵的工人敲打著航船的木板提醒船工要避開河裡的漩渦,奮力搖起槳櫓,一路直上黃牛峽。 峻青《海嘯》第二章:「那急劇旋轉著的漩渦,一個追趕著一個,瘋狂地向著前面湧去。」 劉白羽《長江三日》:「峽窄江陡, 江面布滿大大小小漩渦。」《壺口瀑布》:「溝底飛轉著一個個漩渦……」
那麼,漩渦具體是怎麼產生的呢?
目前還沒有辦法給漩渦下一個準確的定義。直觀地說:漩渦是流場中一些流體有組織的轉圈運動。流體力學中有一個大概表示一個流體微團旋轉的物理量—渦量。那麼旋渦更學術一點的定義就是:漩渦即是渦量的集中。用河道來打個比方:由於河道的形狀,水平面和深層的水流流速不同。河中心水流流速最快,上層遇到障礙物阻擋,水流會減速,形成水平面和深層水流的流速差。水面的水就會向水壓低的河中心流,就形成漩渦。而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形成的慣性,在北半球,流入速度方向偏右,所以流入的水流速度方向指向中心偏右位置,這就形成了逆時針的漩渦。同理在南半球形成順時針漩渦。
當人們看到河中大大小小的漩渦時,總會莫名地恐懼和好奇。傳聞更是把漩渦說成是勾連另一世界的神界之門。它仿佛有一種奇特的吸引力,把流經附近的事物都吸進自己的肚子裡。甚至,你觀察它的時間夠久,也似乎要被它吸附進去。
但總有一些人好奇,如果跳進漩渦裡,人會怎麼樣?
英國一攝影師雅克柯克爾(Jacob Cockle)出於自己的好奇心,帶上相關的攝影設備,一頭跳入了河道的一個漩渦裡,只見水底下的漩渦形成了一條水柱,就想龍捲風一樣,不斷把水面上的事物捲入水底。
經歷過這次拍攝之後,他沉迷上了拍攝水底飛速旋轉的漩渦,並在其個人油管頻道中上傳了大量水下漩渦的視頻。可惜後來他在康沃爾海港拍攝臭名昭著的漩渦時,不幸意外身亡。
其實人跳入水中的漩渦,不會發生什麼,如果漩渦不大且你足夠有力量的話,是可以掙脫漩渦給你向下扯的力,遊出水面的,但如果漩渦過大,則無法掙脫,直至被拖扯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