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二次中槍,沒有比這個讓拔牙場更頭疼的事了!
在一次對接溝通中,一位豬場負責人總結拔牙現象,他認為目前只有兩類豬場,一類是拔過牙的場,另一類是不承認拔過牙的場!
雖然總結的有點極端,但是也並非信口開河,從一方面真實反映了非洲豬瘟感染現狀,拔牙場之多,真正意義上的安全場數量之少,可以用稀如牛角來形容!
如此眾多的拔牙場,他們是經歷了非瘟煉獄的養豬人,最怕的就是二次復發,因為他們真的無法再次承受二次中槍帶來的後果。可是,事實往往會違背我們的意願,總是向我們期盼的相反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拔牙場反覆發病,告訴我們這已經不是個例,而正在形成一種現象!
拔牙場復發的形勢愈演愈烈,我們如何做才能避免二次中槍呢?
分析
影響拔牙場再次中槍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我們一同來分析一下!
一、環境載毒量
拔牙場與陰性場最大的區別就是環境載毒量!
在高載毒量的環境裡高生產,其風險不亞於坐在炮仗上抽菸,任何疏忽都有可能迎來翻車之禍!
雖然淨化是降低豬場環境載毒量最好的方式,但是現實執行中卻是困難重重。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整齊劃一、規範的淨化,漏洞太多,為拔牙場再次中槍埋下了諸多隱患。
面上的事情,大部分都能做好,而背面的事情,多數人卻做不好,這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原因,豬場之間同樣如此!
比如舍內淨化,地面大家都重視且能消好,但是牆壁、屋頂、孔洞、糞道的淨化,大家的差異就大了;
比如場內淨化,舍內大家都重視,相對也能做好,但是土壤面、綠化帶、死豬填埋區、糞汙區的淨化,各場差異甚大;
比如豬場淨化,場內大家都重視,相對也會認真做,但是緩衝區、中轉站的淨化,部分場認為就不重要了,甚至應付了事!
未被重視的淨化區都是潛在的風險點,在風險條件出現時,比如大量雨水和非規範操作造成的病原擴散,給拔牙場帶來的結果是再次感染髮病!
制定科學、全面、詳細、規範的淨化方案是拔牙場淨化非洲豬瘟的基礎,更是避免二次中槍的基本保障,而且此過程不輕視任何一點潛在風險,杜絕應該、也許、可能、大概、基本等詞形容淨化結果!
降低豬場環境載毒量,可以有效降低再次中槍機率!
二、帶毒豬群量
拔牙場,經歷拔牙的康復豬或康復豬所產仔豬是帶毒機率最高的豬群,當然更多是隱性帶毒,在耐受性降低時復發,他們持續或間歇性向外排毒,造成拔牙場再次中槍!
無論是康復豬還是拔二代(拔二代指經歷拔牙的豬所產後代),鼻拭、唾液、血液等體液檢測,抗原陰性不代表就是陰性豬,扁桃體、脾臟、淋巴結等組織有可能存在休眠病毒!
淘汰問題豬和提高豬群耐受性是解決帶毒豬最好的方法!
淘汰,不治療式的淘汰可以大大降低因誤判造成的排毒現象,前提是做好基礎病的管理,否則錯淘會大比率發生!
耐受性,提高豬群耐受性可以提升感染閾值,降低復發率,減少排毒;協助機體重建免疫屏障,清理殘留病毒!
降低和淘汰帶毒豬群,培育陰性豬群進行替代是拔牙場發展的基本方針,同樣可以大大降低二次中槍機率!
三、新毒入場量
在我們做好豬場環境淨化和淘汰帶毒豬群後,剩下的中槍風險就是來自場外的病毒!制定科學、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並規範、嚴格執行防控措施是降低場外病毒入場量最好的方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再次中槍機率降到最低!
總結
無論大環境是好還是壞,如果想避免二次中槍,我們只有通過降低豬場環境載毒量、降低帶毒豬群和降低新毒入場量這三降實現,這是我們能夠做主、能夠做到,也是最有效避免再次中槍的方法!
三降做的如何,決定了拔牙場的復發機率!
信息來源:求真農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