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抗體陽性高發之原因解析!

2021-01-08 搜豬網

疫苗使用場和拔牙穩定場,在檢測過程遇到最多的情況就是抗體陽性,尤其是疫苗使用場。對於該情況,豬場是不勝其煩,煩的原因且看下面關於非洲豬瘟抗體陽性的論述!

 

  非洲豬瘟抗體產生屬於細胞免疫的範疇,抗體會隨著細胞新陳代謝帶來的不斷更新換代而逐漸衰減,即非洲豬瘟抗體不是長期存在,疫苗接種或野毒感染三個月後逐漸下降,直至檢測不到。

 

  抗體陽性,表明豬最近被感染過或正處於感染期。

 

  抗體陽性,向我們揭示了兩個問題:

 

  一、環境載毒量高,豬群可以獲得達到感染閾值的病毒數量;

 

  二、豬群體內帶毒,鼻拭、唾液、血液等外周液體測不到病毒,但是在淋巴結、扁桃體、脾臟等組織內可以測到休眠病毒,何時復活及排毒,要看豬是否「高興」。

 

  這些只是抗體陽性令豬場煩惱的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檢測到的抗體絕大部分不具有保護作用,即無法中和抗原。

 

  抗體陽性昭示豬場情況如此複雜,怎能不煩呢?特別是種豬場和仔豬繁育場,抗體陽性導致無法通過雙抗檢測,自然就無法正常銷售,生產力無法變現,他們豈不是更煩!

 

  如果豬場想要解除非洲豬瘟抗體陽性的困擾,需要了解抗體產生的真正原因,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那麼,非洲豬瘟抗體陽性高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分析

 

  前面講過,抗體陽性表明兩種情況:

 

  一、豬群被非洲豬瘟病毒感染過,處於抗體衰減期;

 

  二、豬群正在感染非洲豬瘟病毒,處於抗體產生期。

 

  情況一,只要沒有新的感染發生,抗體會逐漸消失,體內組織殘留的休眠病毒,通過提升豬群耐受性可以逐步清除;《範衛彬‖如何增加豬群耐受性?》

 

  情況二,豬群正在感染或無法阻止新的感染發生,此類抗體陽性對於養豬生產影響最大,我們重點分析第二種情況。

 

  感染病毒分疫苗毒和野毒兩種,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這兩種毒。

 

  疫苗毒

 

  疫苗毒入場方式分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

 

  有意識指主動接種疫苗的豬場;

 

  無意識指通過生物安全漏洞進入豬場的疫苗毒。

 

  人工致弱疫苗毒,多為單基因或雙基因缺失,其毒性大大低於野毒,但是其免疫原性同樣存在,會刺激機體產生抗體。

 

 

 

  疫苗毒感染豬群,由於症狀不典型,容易誤判!常被當成普通病治療和淘汰,部分治療效果的顯現,令大家誤判的機率進一步增加。

 

  誤判的過程就是豬群不斷感染的過程,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康復豬間歇排毒或環境殘留毒→陰性豬感染→感染豬排毒→感染豬康復、淘汰或轉陰→部分康復豬間歇排毒或環境毒帶來新一輪感染。

 

  如此情況,疫苗使用場沒有採取正確處置方案時,非洲豬瘟抗體的產生可謂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有意識疫苗毒,疫苗使用場,豬群高帶毒率和環境的大載毒量,為非洲豬瘟抗體產生提供優良的溫床,抗體陽性高發,怎能避免?

 

  無意識疫苗毒,疫苗未使用場,雖然毒量不像疫苗使用場的那麼大,但是疫苗毒表現的非典型特徵帶來的誤判引發的高頻率感染,同樣會讓抗體陽性多發!

 

  野毒

 

  野毒與疫苗毒最大的區別就是死亡率和治療效果,高死亡率和無效治療可以幫助確診!

 

  雖然,由於生物安全整體意識和措施的加強,進入豬場的野毒不再像以前量大且頻繁,發病受制於欄舍結構改造和防控方案執行,同樣沒有了以前的發病速度和面積。但是,由於生物安全漏洞的存在,野毒在不斷入場,感染同樣在不斷進行,發生率同生物安全的科學性和執行力成正相關!

 

  只要感染存在,抗體陽性現象就不會消失!

 

  建議

 

  疫苗使用場在制定新的生物安全防控方案阻斷新毒入場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停止疫苗接種,再者就是制定帶豬循環淨化方案,包括環境和豬群兩方面,通過培育陰性豬群,有序淘汰疫苗豬,直至全場陰性;

 

  疫苗未使用場對現有生物安全防控方案進行查漏補缺、提檔升級,做到杜絕新毒入場,對於部分感染豬進行隔離、淘汰即可!

 

  無論是疫苗場還是未使用場,抗體陽性公豬不建議作為種用,因為其存在排毒風險,公豬帶來的風險是豬場無法承受的!

 

  總結

 

  非洲豬瘟抗體陽性高發,無論帶來的感染煩惱還是銷售煩惱,煩惱都在告訴我們豬場不健康!

 

  不健康現狀與我們的管理初衷相違背,揭示我們的管理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提升管理解決問題!

 

  非洲豬瘟是一種管理性疫病,在野毒、疫苗毒、進口毒等多度存在的環境下,抗體的陰或陽可以直觀的反映我們管理現狀!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螢光定量PCR檢測常見假陽性結果分析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兩年多以來,養殖從業人員對於非洲豬瘟疫情的認識從最初的漠不關心,到談非色變,如今多數豬場已經找到了防控非洲豬瘟的辦法,發現非洲豬瘟可防可控,並不可怕。目前,養豬業通過精準檢測發現病原,同時有效執行生物安全措施使得非洲豬瘟防控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可有效遏制疫情發生和蔓延。
  • 非洲豬瘟定點清除的戰術運用
    非洲豬瘟在我國肆虐近兩年時間,給我國養豬業造成巨大損失。在與非洲豬瘟抗爭過程中,養豬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和理解了非洲豬瘟病毒的特點。面對非洲豬瘟,我們要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首先,要相信非洲豬瘟不會毀滅我國養豬業,反而會加速我國生豬產業的現代化進程,我們必將戰勝非洲豬瘟;其次,在戰術上要給予充分重視,針對非洲豬瘟的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特性,制定針對性戰術方法來防控非洲豬瘟。目前國家對非洲豬瘟防控政策做了適當調整,明確規範了自檢陽性處置程序,允許豬場進行自救,這意味著豬場非洲豬瘟定點清除的合法化。針對非洲豬瘟高度接觸性傳播的特性,制定非洲豬瘟定點清除戰術,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豬瘟與非洲豬瘟非常相似,如何鑑別兩者差別,進行有效治療?
    非洲豬瘟進入中國一年了,已經成為養豬行業頭號殺手,但是近期還是頻道接到電話,主要諮詢的就是,我家豬場發生的是不是非洲豬瘟。現在很多豬場只是簡單的豬瘟發病,卻誤認為非洲豬瘟,還沒等整體發病,豬場主動清場了。
  • 非洲豬瘟疫苗市面流傳「混亂」養豬人經歷灰暗一年
    昨日(9月2日),哈獸維科再次發出聲明,稱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哈獸維科非洲豬瘟疫苗(包括臨床試驗疫苗)均不是來自該公司。01非洲豬瘟疫苗之謎目前,關於「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甚至走私苗」已在國內部分地區養殖場戶投入使用的傳言甚囂塵上。但是,這只是一個謊言。
  • 多家品牌水餃內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該如何看待?談談非洲豬瘟的各種知識!
    2019年2月9日,瀘溪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對來源于吉首市凌雲冷凍食品批發部凍庫的產品進行抽樣,其中由河南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批次為20190113H的「三全灌湯水餃」3份樣品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2019-10-19 10:50:05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國解析豬瘟病毒】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
  • 非洲豬瘟拔牙恢復生產場問題解析:初期仔豬難養
    因為,在非洲豬瘟病毒短時間內沒有弱化的可能和短期內不可能研製出安全、高效的疫苗的情況下,「熱潮」退去的速度完全由整個行業的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水平的提升程度所決定,這個不會以人的意志轉移而改變! 在這個「熱潮」的背後,隱藏著非洲豬瘟「拔牙」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復盤分析結果不理想,病原入場渠道不明
  • 中國科學家解析出精細三維結構:非洲豬瘟病毒就長這樣!
    《科學》雜誌今晨發表中國科學家團隊研究成果: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助力疫苗研發過去一年以來,非洲豬瘟已經被人所熟知,儘管它不會直接傳染人,北京時間今天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學術論文,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新鑑定出非洲豬瘟病毒多種結構蛋白,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多種潛在的保護性抗原和關鍵抗原表位信息,提出了非洲豬瘟病毒可能的組裝機制,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 非洲豬瘟無症狀豬vs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烈性傳染病的後續發展
    非洲豬瘟在我國肆虐已經一年多,給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與之抗衡的戰役中,我們發現,非洲豬瘟感染的豬並不是100%都會死亡,有些甚至在豬場發病以後能安然無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症狀感染豬,就像新冠病毒一樣,病情發展到後期,慢慢就會出現無症狀的帶毒者,他們檢測陽性,但是外在無任何相關聯的症狀表現,甚至看起來非常健康。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非洲豬瘟在世界蔓延引發廣泛關注。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歷時近1年合作研究攻關,近日已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 「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的免疫作用機理
    ASFV 是非洲豬瘟相關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 (Asfivirus) 的唯一成員,也是唯一蟲媒DNA 病毒。重要提示:1、 針對非洲豬瘟,切斷-不接觸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方式,基因缺失疫苗可以雪中送炭,藥物只是錦上添花。
  • 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記者了解到,近百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
  • 中國科學家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的高解析度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非洲豬瘟病毒整體結構(左:5層切面圖;右:衣殼層整體結構)2013年以來研究團隊解析了四類三十餘種全病毒原子解析度的結構,從結構比較中可以看到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個十分巨大、複雜的病原體國際在線報導
  • 中國團隊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三維結構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非洲豬瘟病毒科研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國內生豬生產中發現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採用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為防治非洲豬瘟的新型疫苗開發創造條件。
  • 非洲豬瘟監測的誤區和盲點
    編者按 非洲豬瘟隔離之後經非瘟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並經過常見疾病的馴化後方可入群。若發現核酸檢測陽性結果,則需要進行後備豬群的精準清除,陰性豬將繼續隔離21天。 2.為防止漏檢,最好同時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豬感染非瘟強毒一般會在10天內死亡,弱毒一般在感染後7-14天檢測到抗體。
  • 安徽多個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
    8月30日,安徽省南陵縣被確診一處非洲豬瘟疫情。此後10天,安徽又接連發生7處非洲豬瘟疫情,一度佔到全國疫情的一半。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疫情控制如何?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目前安徽2市共4處非洲豬瘟疫區已解除封鎖,這意味著安徽非洲豬瘟疫區已有一半解除封鎖。
  • 中國科學家全球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為疫苗研發提供重要依據
    圖說: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電鏡中心300kV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據介紹,生物電鏡中心是該校重大基礎科學平臺設施之一,具有較為全面的冷凍電鏡數據圖像採集、存儲和高性能計算處理系統,目前已經形成為科研團隊提供完備的電子顯微成像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在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解析這一重大成果的獲得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非洲豬瘟定點清除場安全生產措施
    陽性豬及其同群豬撲殺之後,雖然其餘豬群隔離觀察無異常且檢測陰性,但並不代表豬場內外環境中不存在非洲豬瘟病毒。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開展安全生產? 如果豬場周邊環境檢測呈陽性,而場內檢測呈陰性,豬場的管理重點是「禦敵於圍牆之外」。要強化圍牆外圍生物安全措施,嚴格把關人員入口、物資進口、出豬臺以及豬糞、病死豬、淘汰豬、死胎和胎衣等出口,所有排水溝、排汙口等豬場與外界相通的下水管道能阻擋老鼠等動物進入豬場,圍牆沒有任何孔洞可保障圍牆物理屏障功能的發揮,堵截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豬場。
  •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清」非洲豬瘟病毒,是個「大塊頭」
    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為何如此嚴重?相比西班牙,防控條件又如何?步志高在發布會上表示,「第一、中國生豬養殖量和密度是世界之最,全球50%的生豬養殖量在中國,密度大防控難度就更大。第二,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國情,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在農業、農村板塊,疾病防控的條件比起西班牙等許多國家更加不利、挑戰更加艱巨。」
  • 非洲豬瘟病毒長這樣啊!
    非洲豬瘟病毒整體結構(左:5層切面圖;右:衣殼層整體結構)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