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疫情形勢逐漸明朗,但是,很多科研汪懸著的心還是得繼續懸著。倒不是害怕新冠在祖國大地捲土重來,而是開始隨著國際形勢,心情起起落落落落。
投論文的時候要好好選刊,必要時把雜誌所在國籍列為指標之一,疫情嚴重地區的雜誌,能不投就不投:
如果說編輯得新冠還有迴旋餘地,遭遇審稿人不幸去世就更加難辦,而且無法防範。畢竟審稿人的國籍好像很難自選……
在這個超長假期裡,科研汪再也不是以前默默無聞的科研汪了。
早在剛放假沒多久,筆者那個兩耳不聞科研事的母上大人,都會在刷手機的時候抬頭來上一句:聽說武漢有個病毒所?
在左鄰右舍眼裡,廣大碩博不開學 + 不上課 = 沒事做 = 躺贏畢業證。
然而科研汪們有苦說不出,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自己遭受的次生災害。
畢竟研發新冠疫苗的壯舉,好像也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
災害一:實驗停滯
沒有了搬磚工們伺候飲食,老鼠寶寶們會四世同堂還是魂歸西天,這是個問題。
搬磚工:我老師,他應該不會親自給我餵老鼠吧……
老鼠:我好得很,你不用管。
實驗室的液氮也都沒了。
搬磚工:也不知道等我回去,細胞們還認不認得我。
細胞:瑟瑟發抖中……
甚至有學生已經被逼無奈在家做起了實驗。買個烤箱在家做實驗可還行?還好不是化工搬磚工,否則豈不是要把家都炸了……
如果你恰好有一篇論文返修需要補實驗,而你卻只能在家裡躺著,不要氣餒,先試試跟編輯溝通一下吧,反正編輯可能還在忙著拒稿,一個月以後才回信也說不準……
不過世界上還真的有幫學生做實驗的神仙老師,老師表示對自己的手藝十分滿意:
然而更多的同學面對疫情影響,只想說:
災害二:文章拒稿率飆升
俗話說得好:沒有經歷過拒稿的研究生是不完整的。
於是在疫情期間,眾碩博的文章頻頻被拒,正式成為了完整的研究生。
細究起來,大家總結出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疫情期間大家不能做實驗,都在猛投文章;
2、 審稿人和編輯因為疫情原因心情不好,十分暴躁;
3、 新冠相關的文章開通綠色通道,都忙著追熱點而其它主題只能暫時擱置;
4、 審稿人疫情期間過於無聊,拿著放大鏡把文章仔細品味了一番;
5、 甚至有編輯因為找不到審稿人直接拒稿;
6、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美關係不是很適合投稿,於是有碩博自我安慰:不是自己文章不好,是中美關係不好……
但是從推特上來看,最後一條可能是想多了,第三條是主流原因的可能性大,看這轉贊數……(當然了,文章好不好自己心裡還是應該有點數的)
眾編輯:最近我們雜誌最近轉型當新冠雜誌了,非新冠勿擾。
總之,還是難為雜誌編輯了,這幾個月一直在馬不停蹄地拒稿……(編輯:不趕緊拒了,我這邊的論文都爆倉了……)
還有一批人的稿件,雖然沒有迅速被拒掉,但卻格外的命途多舛。
有人吐槽雜誌官網在疫情影響下沒人維護,已經打不開了…… 不開了……
還有人把稿件投出去一個月找不到審稿人,編輯回信讓推薦 5 個。
呃,總比乾脆拒掉的要幸運一點……
但是推薦了以後貌似並不能高枕無憂,因為有人因為推薦的審稿人不符合要求而被拒了:
災害三:實驗室經濟危機
疫情影響下,很多學校正常報帳的日子遙遙無期,不知道多少課題組都揭不開鍋了。
課題組沒有人返校報帳,作為實驗民工的碩博生們,體會了一把工資被拖欠的感覺。如果有人一直正常收到勞務費,請自覺閉麥(畢竟筆者是一個不管有沒有在搬磚,都沒有勞務費的可憐蟲)。
一直窩在家沒有去實驗室搬磚,開學能不能補齊也是個問題。如果有碩博已經找到藉口補齊了,有相關經驗的就評論區見吧,幫幫你的難兄難弟們…… 如果實在沒辦法,筆者認為可以「無意中」讓導師看到這篇文章。
除了勞務費,實驗啟動以後,大家的心情繼續隨著國際形勢起起落落落:
實驗口罩要省著用,某些期刊的審稿費開始大漲。年前屯的試劑都離過期不遠了,而國外疫情導致很多進口試劑暫停發貨。
當然,更不幸的是,可能連你養的細胞都在瘋狂漲價:
災害四:薛丁格的開學時間
收到學校的開學通知,不少同學眼疾手快地把返校機票搶到手了。一票在手,開學就走。
然而事情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簡單。
跟著各種開學通知和延期開學的通知,在退了幾次票,損失了幾百手續費之後,窮學生們表示:假如生活是個電視劇,我馬上就要黑化了。
當然,只是在家退票,可能還算幸運的,因為有的同學,被卡在了中途轉車的路上:
感覺自己的小心臟,挺過了疫情拐點,挺過了實驗停滯,挺過了投稿被拒,萬萬沒想到最後讓開學時間給折磨壞了。
在證明了自己參加了「重大科研項目」以後,大家又開始天天盯著 12306 研究地圖上的條路線,嘴裡念念有詞:不能途經武漢和廣深,這條線不行…… 還有人開始盯著旅行 APP 念念有詞:這個只退燃油費,不能買……
最後,開學時間成了一門玄學:
不管怎麼說,起碼大部分實驗室可以重啟了,一切都會過去的。諸位搬磚工,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