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2000歲,到底有多難?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瑞典達拉納省的挪威雲杉(9550歲)

  美國科普作家卡爾·齊默在為蕾切爾·薩斯曼《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一書所作序言中,講述了一個有趣的事實:「我們很容易為腹毛蟲感到難過」,因為這種生物孵化出來後,幾天之內便發育成熟、走向衰亡,「把完整的一生壓縮在一周內完成,看起來像是自然界諸多殘酷詭計之一」。然而,卡爾·齊默又寫道,「這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習慣把我們數十年的生命當成衡量標準罷了」,世界上記錄在案的最長壽的人活了122歲,但在一棵13000歲的帕默氏櫟樹面前,不過是飛快一掠。

  13000歲的帕默氏櫟樹,是薩斯曼的這本《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中的一員。在這本書中,薩斯曼記載描述了她所探訪的「隱居」於世界各地的古老動植物,每一個至少都在2000歲以上。薩斯曼是一位當代藝術家、環球旅行家、博物學家,在花費了十年時間、穿越了七大洲之後,她基於親身經歷寫成了這本書,於2014年出版後很快成為《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而她本人也被提名為古根海姆學者。去年十月,這本書的中譯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引進出版,上市後也引起中國讀者尤其是博物愛好者的熱切關注,短短8個月內便印刷了四次。

  今年5月,薩斯曼終於來到中國,她的目的是探訪貴州李家灣的一棵有著4000多歲壽命的「大銀杏王」。這一次發現之旅還沒來得及進入這本書,但無疑會成為填補未來空白的珍貴一筆,出現在她之後講述的故事中——她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一個想要回答一些問題、卻提出更多問題的藝術家」。她還有許多「未(來得及)走的路」。貴州之行結束後,她在中國科技館舉行了一場演講,現場座無虛席。

  著名天文學家、《暗淡藍點》的作者卡爾·薩根說:「我們一旦克服了由於人類的渺小而引起的恐懼感,就會發現自己是站在一個遼闊的和令人敬畏的宇宙的入口處,這個宇宙使曾讓我們的祖先感到愜意的以人類為中心的舞臺,無論在時間、空間和潛力上都絕對地相形見絀。」薩斯曼將這段話置於她的卷首引言。可以說,她在這本書中所展示的,正是那個人跡罕至的、遼闊而令人敬畏的「宇宙入口處」。

  藝術家的科學之旅

  薩斯曼踏上尋找「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的旅程,緣於一個偶然的契機。

  2004年,她去日本旅行。這本來是一次平平常常的風物之旅,像往常一樣,她會以旅行攝影家的視角來拍攝一些當地的照片。但在京都蜿蜒的街道上漫步時,靜謐寺廟和花園間不時出現的金考快印和星巴克招牌,讓她不禁感到有點「沮喪」。在這個「像是古代的地方」,她想獲取一些另外的想法,儘管並不確定是什麼。

  於是有朋友們建議她去尋找「繩文杉」,那是一棵據說已經7000歲的古樹。它位於偏遠的屋久島上,從九州島的最西南端到屋久島要坐幾個小時的渡輪,而到了島上,還要徒步整整兩天才能到達那棵樹。本來準備打包回家的薩斯曼被吸引了,決定朝反方向行進,向南開啟一次未知的旅行。

  「繩文杉」是一棵日本柳杉,得名於日本歷史上的「繩文時代」,即日本舊石器後期。書中有她拍攝的這棵古樹的照片,它壯碩遒勁的樹幹和遍布皺紋的樹皮,昭示著它所挺立過的漫長歲月。薩斯曼當時還沒有覺得獲得什麼神秘的啟示,但當回到紐約後,「強烈感到有些事情已經發動起來」。她住進了麥克道威爾藝術營,開始了這一探訪世界上2000歲以上的生命的空前之旅。

  美國加州5000歲的長壽松、南極洲5500歲的針葉離齒蘚、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10000歲的地中海海神草、美國猶他州80000歲的顫楊、科雷馬低地40萬歲的西伯利亞放線菌……在「繩文杉」之後,追隨著她的腳步,這些巨大生命量級的生物開始一樣樣地出現在她的筆下和鏡頭下,如同一次次地從21世紀的現實時間回溯進宇宙地球的「深時間」。和這些古老生命比起來,人類歷史無疑太過短暫,卻又太過於缺乏與「漫長」的對話,以及對自我宇宙定位的正確認知。

  薩斯曼是一個藝術家,但她做這項工作,並不是從一個純粹藝術家的視界出發、停留於藝術化敘述之上的,而是富有相當的科學研究性質。她上網搜索、閱讀學界論文、聯繫論文作者,「一頭扎進許多專業和次級專業的科學家的工作中」。很多科學家也樂於和她分享成果,甚至邀請她一起參加野外考察。《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的中文版譯者劉夙亦發現,薩斯曼在書中展現出了對所涉及的科學知識的充分理解,這不僅在於她能夠使用國際分類學界確定的最新分類系統,而更在於她對於科學精神本質的洞見,發現了科學和藝術的共通之處,即「試圖回答一些問題,卻提出了更多的問題」。

  藝術與科學相結合,是薩斯曼筆下生命故事的特色之一。她能夠用生動的文字娓娓道來她的奇妙旅程和驚奇發現,能夠用交駁著光影的精彩照片展示生命之力,但同時,也會和科學家一起用「莖圖」來定位一棵古老巨杉,或是嚴肅探究這些古老生命們長壽或不幸瀕危、猝死的環境因素、人類因素。她認為,發起一個不只是「運用」科學的藝術計劃很重要,最好的藝術項目和最好的科學項目應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為雙方都帶來新意。「這兩個領域的實踐者都在尋求終極答案——希望能夠發明、發現或製作一些可以動搖舊思想、給世界帶來持續衝擊力的東西。」

  現在,和「深時間」聯繫在一起

  在尋找古老生命的過程中,薩斯曼發生過許多故事和意外。

  比如有一次她去格陵蘭島,尋找一種「一百年只能生長一釐米」的黃綠地圖衣。和同行的演化生物學家分開後,她單獨去尋找當地的考古學家。語言不通,人跡稀少,沒有補給,她孤身一人處於茫茫荒野之中,足足失聯8個小時後才輾轉和對方接上頭。「為了尋找古老的地衣,我未作準備就向野外深入了太遠。我不想因此就在北極的草甸上漫步至死。」這次經歷給了她一個教訓,就是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還有一次,是去斯裡蘭卡拜訪一棵菩提樹,薩斯曼不慎從樓梯上摔了下來,摔斷了手腕,必須即刻做手術,但她這時還沒有見到那棵樹。這對她來說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她躺在病床上反覆權衡,是放棄近在咫尺的目標,還是損害今後長期的身體健康,最後決定,回家。這是一次令人遺憾的放棄,但薩斯曼不能不安慰自己,或許這就是探險的本質。

  但儘管面臨如此種種,她依然享受和古老生命密切接觸的過程,並且很努力地推進這項工作的完成。為了近身探訪南美洲的溝葉珊瑚,對深水向來充滿恐懼的她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考了開放水域潛水證並學習水下攝影。當潛入深深的水下時,她終於感到,那一刻自己和人們無法確切感知的「深時間」聯繫在了一起。

  自然界和人類,地質時期和現時代,通過她的一張張照片聯繫在了一起。她在書的開首引用了蘇珊·桑塔格對於攝影的闡述:「拍照就是參與另一個人(或物)的必死性、脆弱性、可變性。所有照片恰恰都是通過切下這一刻並把它凍結,來見證時間的無情流逝。」誠然如是。薩斯曼記錄了長壽的秘密、死亡的悲痛,這些都令人想到「時間」,而且是幾千幾萬幾十萬年,甚至上溯到地球歷史的45億年這樣漫長的深時間。但比起時間的流逝,她所帶來的更重要的經驗或許是,用古老的生命昭示出我們現代人和過去時間的關係,並且這種關係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密切。如薩斯曼所言:「和已經活了至少2000歲的生物相聯繫並不意味著要減少我們此時此地的經驗;事實上恰恰相反。也許,通過這些古老生命之眼來打量世間,與深時間的最深之處相聯繫,可以讓我們學會像它們那樣全盤而長遠地思考。我想,這世界上不會有哪個問題是不能通過長時間的思考而獲益的。」

  「所有這些生物都是活著的複寫品。它們身體裡包含了自己歷史的無數層片,同時還有對自然和人類事件的記錄;新的章節不斷寫在舊的章節之上,年復一年,千年復千年。當我們從深時間的角度打量它們時,一幅更大的圖景就出現了。」薩斯曼在自序中如此寫道,就如同卡爾·薩根的那個「宇宙入口處」,面對見證了地質歷史、人類歷史的「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時,人類將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也必須要對它們、對整個生態環境付出更大的尊重。

  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讓這些古老生命遭受著比以往更大的危機。薩斯曼呼籲相關組織能夠採取行動對它們進行保護,因為,「這些古老的生命是全球的象徵,要高於那些讓全世界彼此分裂的東西。」——人們面臨的,不僅是現在和過去的關係,也是它們和未來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第二人生壽命延長方法 活到2000歲方法介紹
    最近玩第二人生這款遊戲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怎麼才能延長壽命,遊戲中活到2000歲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目標,那麼第二人生怎麼活到2000歲呢?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到第二人生壽命延長方法介紹,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去看看第二人生怎麼活到2000歲吧。
  • 人無百日好,花卻有百日紅?這種花竟然能活到2000歲!太不可思議
    2019年8月7日,人們常說「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用來形容人心的善變,也說明了花能開的時間都不長,但在世界上有一種花居然活了2000歲!這種花就叫做百歲蘭。百歲蘭是罕見的從有恐龍的時代就有的植物,也是地球上永不落葉的珍稀植物,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在經歷地球這麼多年的地勢變化,氣候變化之後,和它同時代出現的植物、動物大多都已經滅絕了,百歲花就是在這之中僅有的活到現在的植物。
  • 鑽一口通向「地心」的井,到底有多難?
    鑽一口通向「地心」的井,到底有多難?>本文轉載自科普中國原標題:《鑽一口通向「地心」的井,到底有多難?》
  • 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少年一夜破解,命題有多難?
    用圓規和無刻度直尺畫正17邊形,難倒無數大家,19歲少年一晚破解。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少年一夜破解,現在的你也能!一道困擾數學家2000年的難題,19歲大二生一夜破解,命題有多難?在世界數學史上,能獲得「最偉大數學家」稱號的,不外阿基米德、牛頓、高斯、歐拉幾人。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時間:2020-11-24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發燒學堂:往手機裡放光學變焦到底有多難
    發燒學堂:往手機裡放光學變焦到底有多難    說到變焦,就有必要給不怎麼攝影的朋友區分下幾個概念,變焦與對焦2倍雙攝成像原理    至於無變焦情況下的1200萬像素與2000萬像素大小的照片,可以看做前者是1200萬彩色與2000萬黑白「
  • 從理論上講,人類可以活到1000歲,為什麼能活到100歲的人不多
    在《西遊記》裡有這樣一段,土地公跟孫悟空家講:「鼻子嗅一嗅,能活三百六;吃上一個鮮,能活四萬七千年!」這是神話,現實中談何容易,人類能活到100歲的都只佔到了很小的一部分。據相關統計,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高達146歲,是一位名叫Saparman Sodimejo的人;而且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是日本,人均壽命83.7歲。
  • 兩棵遭雷劈「渡劫」的樹,「渡劫」成功活2000歲,一棵失敗吊水活
    而一個人一般只能存活100多年,超過這個數字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世界之大,有這麼多生物,能夠活得長久的生生物有很多。其中樹木的壽命就會很長,常言道「十年樹人,百年樹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兩棵遭雷劈「渡劫」的樹,一棵成功活2000歲,一棵失敗每天靠吊水活。
  • 科學家根本不信李清雲活了256歲,除了植物,極少有活到200歲以上
    關於李清雲活了256的傳聞至今未有任何一位科學家做過正式的解釋,科學家根本就不相信李清雲活了256歲。生物界,除了植物外,極少有活到200歲以上的。 從生理角度來說,活到256歲不可能。生物學家海弗裡克指出,人類的分化細胞最多分裂50-60次就會停止分裂,然後自然死亡。而細胞每次分裂存活的時間處於2-3年之間,也就是說人類極限的壽命也就180歲,根本不可能活到200多歲。
  •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顯微鏡放大到1000倍,終於看明白了
    針對手機晶片和電腦CPU,很多人一直有個疑問,生產一顆小如指甲蓋的東西,到底有多難?當把晶片放在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後觀察,你一定會消除疑問。首先在材料的難度上,材料的純度幾乎接近100%,這還並不是部分的幾個,而是所有的材料都要精確,目前常見的晶片製作工藝,比如手機晶片上,最高的工藝是7nm工藝;而電腦CPU上,最高的工藝有14nm工藝。
  • 天才少年的崩塌|基因敲除到底有多難?
    六年級少年研究基因敲除小鼠獲得創新大賽獎項鬧得全國沸沸揚揚,這個新聞聽起來既荒誕,又有那麼點習以為常,今天我們不聊這件事的背後真相,我們來說說基因敲除到底有多難。基因就是一個DNA片段,一條完整的DNA上有數萬個基因,人類的23對染色體上大約有30億對鹼基哦!基因型和表現型那麼基因是如何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呢?之前我們知道了DNA的結構,那麼我們可以把DNA理解為身體的總設計藍圖,基因就是藍圖裡一個個的工程要點,此時基因的組成形式我們稱為基因型。
  • 中國史上「最長壽的人」:活到880歲,有49位妻子,或涉及人類起源
    這是《楚辭·天問》中的一句話,描述彭祖奉獻雉羹與天帝,天帝賜他陽壽八百歲。據史書記載,彭祖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傳說活到880歲。對於這個記錄,古代人自然是無比相信,並且還想要追隨彭祖,甚至還研發了關於彭祖的養生學。但在現代人看來,這簡直是荒誕不羈,因為根據人的身體結構,我們活到150歲左右就已到達極限。歷史上的彭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 造晶片到底有多難?單看這幾個技術就知道不一般!
    自老美對我國實施技術封堵後,高科技產業方面影響就比較多,特別是晶片製造方面,即便我們有晶片設計技術,但若沒製造能力,同樣只能望洋興嘆,故近一年來自力更生造晶片風潮流很盛。但是晶片到底有多難造?各位可能只懂其一不懂其二。那到底有多難呢?
  • 流言揭秘:龍蝦真能活到100歲嗎?
    流言揭秘:龍蝦真能活到100歲嗎?時間:2017-05-07 10:59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言揭秘:龍蝦真能活到100歲嗎? 這是靠譜的。 一般來說,蝦蟹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生長,大多數動物也都是這樣。
  • 證明黎曼猜想到底有多難?如果說難度是10,哥德巴赫猜想就是6!
    在結果出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黎曼猜想到底有多難?1859年,德國大數學家黎曼(1826~1866),在他的的論文《論小於給定數的素數個數》中,提到了一個假設,並以此假設為基礎,得到了很多關於素數分布的重要性質。
  • 人活到多少歲算命好?80歲,還是90歲?專家告訴你具體數字
    長命百歲一直是很多人想追求的,現代生活條件高,人民幸福指數也高,大家都想活得更久,看著下一代和隔代的親人幸福生活也是人生夢想。有些人想著自己能活到百歲甚至更久,但是往往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活到150歲不是夢?科學家稱找到抗衰老秘訣
    英國科學家亞歷克斯·扎沃龍科夫博士聲稱發現了延遲衰老的秘訣,並相信自己可以活到150歲。(圖片來源:外媒)中國日報網5月7日電(信蓮)在人類壽命的紀錄不斷被打破的今天,仿佛百歲高齡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
  • 2029年人類活到300歲,血液納米機器人將阻止DNA異變
    從古至今,人類都一直在追尋著永生不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延長生命似乎也變成了可能,關於永生和衰老的學說也是層出不窮,美國未來學年會上,更是有人提出在未來,人類甚至能夠活到300歲,乃至永生。2029年人類活到300歲美國谷歌首席工程師雷·庫茲韋爾在接受《花花公子
  • 五大行筆試連上熱搜,銀行考試到底有多難?
    五大行筆試連上熱搜,銀行考試到底有多難?在「追蹤小球」的遊戲中考生需要在畫面定格後選擇一開始在畫面中閃爍的小球考過之後有網友說好玩有網友說費眼睛有考生透露中國銀行招聘筆試內容有:粒子的靜態能源公式、三層矩陣、高等數學、不定積分、原子量子數、太陽系天體運動原理、計算機題、洛朗級數展示,甚至還有線性代數等
  • 為何古代「諾亞」能活950歲,現代人卻普遍只能活幾十歲?
    那是因為我們都在以現代人的認知去看待古人類,其實在世界上各地的宗教中都有提到過古人類可以活很久的。在伊斯蘭教,佛教,越南,印度,我國古代還有其他的資料當中,都有古人類能活幾千歲,甚至幾萬歲的記錄。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古人類真的不能活這麼久的話,為什麼這些資料卻要這樣去記載呢,難道古人真的說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