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農民農村種菜1年賺100萬 他公布3個絕招 想種植致富自己收藏

2021-01-15 播益社會

80後農民文兵成為當地的農村致富楷模已經幾年了,如今他已經從10畝地的種植規模發展到到80畝,擁有60個標準化蔬菜種植大棚,年純收入1百多萬元,成為了同行業中的佼佼者。面對我們的採訪,他說自己的成功其實要感謝創業初期的失敗,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總結教訓,發現市場奧秘,終於發明創造了3個種植絕招,成功發財致富。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他大方的公布了他的方法,歡迎想搞農業種植致富的人自己收藏他的方法作為借鑑!

文兵在江湖闖蕩江湖幾年一事無成,痛極思定,他決定利用農村的土地搞農業種植創業致富。第一年,他種了10畝苦瓜,由於選擇品種不當,種出來的瓜型和口感差,又正好碰上本地苦瓜集中上市,5元錢一簍(大約20斤)都沒人要,餵豬都不吃,虧了10多萬元。種苦瓜虧了,文兵第二年改種番茄,然而由於同時播種、同時上市,造成番茄集中成熟,根本賣不過來,只好虧本甩賣5角/斤,這年又虧了好幾萬元,慘痛的教訓讓他意識到技術和市場的重要性,針對這種局面,文兵針對性的發明了3個絕招。

精品蔬菜

第一招,迎合市場。他發現,精品蔬菜很受市場歡迎,便大膽引進了比利時、韓國、美國等國的精品蔬菜品種,結果他引進的翡翠絲瓜、西葫蘆、法國南瓜等新品種不僅賣相好、品質棒,價格也是普通蔬菜的好幾倍,他的腰包迅速鼓漲起來。第二招,引起科學種植方法。為了提高產量和減少人力成本,他採用了國內精品蔬菜種植模式,引進現代滴灌、生物防蟲、高產栽培、水肥一體化等種植技術,蔬菜品質大大提高。事實證明他做對了:他的精品蔬菜1畝投入成本2萬元,但收入可以達到3.5萬—4萬元,而種普通蔬菜1畝投入成本為4000元,收入為8000元。

蔬菜滴灌管道

第三招,巧打時間差。創業前兩年的失敗讓文兵意識到了蔬菜上市銷售時間的重要性,他根據市場銷售行情,嚴格把控蔬菜的長勢,甚至能將上市時間精確到某天,力爭在行情高峰期讓蔬菜上市銷售。在文兵用三個方法正確發展農業蔬菜種植的情況下,他迅速發家致富了,嘗到甜頭的文兵也不斷的擴大種植規模,如今他已經從10畝地的種植規模發展到到80畝,擁有60個標準化蔬菜種植大棚,固定員工12個,年純收入1百多萬元,成為了同行業中的楷模!朋友們:歡迎收藏分享農民朋友的致富好方法,讓更多農民朋友受益!

相關焦點

  • 80後養殖致富 1年純賺30萬 他養的鳥500元1隻 用1個絕招讓它高產
    80後農民漢子王強不甘心平庸的打工生活,一直在尋找適合的創業機會,皇天不負有心人,4年前動物園的一次偶然發現,讓他發現了商機,人家展出的那個紅腹錦雞特別好漂亮,紅腹錦雞腹部顏色是橙黃色的,羽毛絢麗多彩,姿態雍容嬌貴,風度翩翩迷人。
  • 種植致富經:90後農民種稀罕水果,10畝地1年收入80萬!10元1個畝產8000個!
    農村生活的大多數農民不一樣,90後農民王傑認為掌握土地資源的農民致富的機會非常多,關鍵在於怎樣經營農業種植項目。他認為農民如果隨大流種植,別人種植什麼自己也種植什麼,發大財的希望肯定渺茫,即便是賺得到錢,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利潤也非常薄。
  • 農村一種種菜方式,管理得當年入20萬元,29歲小夥教你賺大錢
    小張是一個29歲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後他沒有留在城市,而是去了一個優質的蔬菜種植基地學習如何種植蔬菜和如何利用大棚種植蔬菜。現在他擁有30畝的溫室大棚,經過3年的創業,這個29歲的小夥年收入達到來了20萬元。
  • 農民為啥賺不到錢?硬性條件和思想觀念,這是農民致富的絆腳石
    農民為啥不賺錢?這是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我也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在我們這農村來說,也並不是說所有的農民都賺不到錢,只能說大部分的農民都是賺不到錢的。 其實仔細想一下,從某些角度講,大部分的農民賺不到錢這是必然的,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思想觀念和硬性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甘肅麥積:中藥材拓寬致富路今年44歲的劉存福是個精明的漢子,他還是東岔小紅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劉存福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村民剡銀輝家裡,剡大娘告訴記者:「兒子長年在外跑貨車,家裡就我、兒媳婦和孫子,幹不了重體力活,村上就動員我們種柴胡,成本少,好作務。
  • 西瓜3毛1斤,過地磅1斤1分,農民說賣車西瓜賺不出過磅費
    日前,魯北地區西瓜大量上市積壓在批發市場賣不出去,價格不到3毛錢,徘徊在2毛8上下。據農民介紹,西瓜今年行情本來就不怎麼好,加上價格不理想,種西瓜今年別說賺錢,能夠保本就不錯。瓜農們說,整個西瓜市場上最賺錢的是地磅,按斤收費,一斤一分錢,一車就是20多塊錢,賣一車西瓜交了地磅費,根本不賺錢。
  • 年輕80後小夥在鄉下種這種高產黃金野菜,一年收入30萬!
    首先他選擇種植的物種就很新穎,他把野菜規模化種植來謀更高的效益,這種野菜不僅符合綠色健康菜品的標準,而且管理非常方便,種植1次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上市銷售,價格還非常昂貴,一般市場價竟然高達20元1斤,種10畝地1年可以純賺30萬。他到底種的什麼呢?
  • 大棚裡農民最喜歡種的是哪種菜?哪個利潤最高?
    這兩年你會發現,國家對農村的扶持越來越大,尤其是對農業的扶持,幫助農民提高農作物的收入,幫助農民致富。早些年,我們可能聽說過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一個特別好的舉措,讓我們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回到了家鄉種地,讓我們種地沒有積極性的農民,有了更高的種地積極性。也就是這一舉措,讓我們的農業得到了一次較大的發展。這幾年,在農村種植大棚蔬菜的農民越來越多,與種植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相比,農民們發現種植蔬菜的利潤要更高,而且蔬菜好賣,也不愁賣。
  • 30天就能收穫,有人一畝年收入5萬元,是農民種植新風口嗎?
    然而這一刀切,對於很多養殖戶來說,可能意味著斷了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好在這些特種養殖品種雖然被禁養了,但是都會給予補償,所以很多農民朋友為了養家餬口,準備用補償的錢轉型去搞種植,好賺回一些虧損。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2014年,園區從四龍村三道朝門社村居民手中流轉出土地300畝,用於新型農業種植和鄉村旅遊開發。一開始,由於氣候、土壤,再加上管理技術沒跟上,引進的桃樹苗幾乎是「顆粒無收」。作為彩雲農場的負責人,王學軍開始在「有機」上下功夫,他四處打聽並邀請農業專家實地指導,重新改良的80畝共7個有機品種的水蜜桃和脆桃在農場種植了下來。
  • 有劇毒的蓖麻子,這種危險植物為啥被農民大量種植,現在才明白
    導語:有劇毒的蓖麻子,這種危險植物為啥被農民大量種植,我也是現在才明白。說起蓖麻子,相信年長的農民朋友都不會陌生,但是要是說蓖麻子有劇毒,可能還有很多人不會相信,甚至還有人說他曾經食用過蓖麻油。尤其是在80年代前後,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種植蓖麻子。由於蓖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因此在農村的房前屋後都能夠見到蓖麻生長的蹤跡,這種被人們司空見慣的植物,如果說它有毒劇毒,可能會被很多人反對。
  • 農村幾個致富騙局,千萬別碰!
    農村老話常說「人往高處走」,很多農民在城裡幹了幾年之後,手裡也攢了不少錢,很大一部分打工的農民也覺得畢竟不能一輩子在城裡面打工,回到家鄉自己創業才是更好的選擇,這種思想從出發點上來說也是好事,也是農民上進的表現,但是,想創業的農民可要注意農村這3個致富騙局,多少錢都不夠賠的,返鄉創業的農民千萬別幹。
  • 「順口溜」兌水養殖經驗致富自己 惠及他人
    簡單一首順口溜,道出了蘇南農村20年的兌水養殖經驗。而這個經驗是由江蘇省常州市溧陽上黃農民通過生產實踐、自行開發研究、自行推廣實施的一項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果。  從糧農到漁農 兌水養殖開創鄉村致富路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溧陽市上黃鎮當時的壩裡村農民史小六、史祖勤在幾十畝產糧田進行實驗,用一種圍堰的方法對平地水田進行囤水養魚,幾年下來畝產達到三四百斤,純收入是當時種植糧食的好幾倍,兌水養殖誘發了村民們濃厚的興趣。1988年,兌水養殖引用到灘涂圍堰養殖中,當年獲得畝產400斤的好收成。
  • 種養行業迎新騙局,農村3大騙局,農民擦亮眼睛別上當了
    在這幾年裡,農村的種養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不少人也紛紛來到農村中,走上了養殖行業中,為的就是可以多賺上一筆錢。不過很多黑心商販也趁機進行了各種宣傳,稱哪些項目投資小回報大,並免費提供種苗,還會高價進行回收等,農民聽了後自然是激動不已,卻不知養了一段時間後,根本就賣不出去,此時商家也已經跑路。
  • 溫振:80後「村官」新面孔
    作為共產黨員群體中的「新面孔」,溫振身上有老一輩人的擔當和責任感,也有80後的衝勁兒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激情。5年時間,把一個人均年收入3500元的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經濟強村,溫振認為,這就是自己存在的價值。
  • 秋來杏李滿枝頭——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種植...
    特色種植開啟致富新路「這裡曾經是一片鹽鹼地。2000年,我們100多戶移民來到這裡開荒造田,主要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2014年溫宿縣佳木鎮杏李試種成功後,第二年,我就跟著田開建理事長學種杏李。去年杏李掛果產量雖然不高,但大家都很開心。今年我家的55畝果園產了30餘噸,收入大概在50萬元左右,估計能把前期的全部投資收回來。」果農劉玉堂自信地說。
  • 種植中草藥開致富「良方」
    辛昌是西豐縣涼泉鎮勤廉村貧困戶,2009年患腦瘤,為了治病欠下10萬多元的債務,是典型的因病致貧建檔立卡戶。自從村裡辦起了中草藥合作社,他便在這裡務工,增加了增收渠道。目前,辛昌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自建了三間磚瓦房,日子越來越好了。不僅辛昌在這裡務工,中草藥合作社還陸續為當地100餘名村民提供季節性務工崗位,有效的促進農民增收。
  • 農村都有哪些養殖騙局?有什麼好的建議不讓農民上當?
    為什麼致富經上的很多項目,具體操作的時候,都不賺錢,甚至還會虧錢呢?為什麼養殖的騙局能夠在農村長盛不衰?我有個發小,在電視上看到別人養白螺賺了不少錢,就上網查了查,一查不得了。不過發小還是不死心,他四處查資料,找尋養殖白螺的方法,可還是無法阻止白螺的死亡,不到2個月,白螺死完了。發小的財富夢也醒了,不醒沒辦法,發財的種子都沒了,能不醒嗎?農民該如何防止被養殖騙局所騙?
  • 山東濟南章丘區李延榮靠養蟑螂年賺千萬財富
    然而,山東濟南章丘區的李延榮卻把蟑螂當成了寶,他不但喜歡蟑螂,而且,還建了一個超大型的蟑螂養殖場,在這座養殖場內既養蟑螂,也養魚、餵雞、種菜,僅靠養殖蟑螂就年賺千萬元,而他所養的魚、雞和所種植的蔬菜也能給他帶來100多萬元的額外收入。那麼,李延榮怎麼想起去養殖蟑螂呢?養殖蟑螂又有什麼用呢?
  • 【商機】為何人家養養花就能年賺百萬?附花卉產業市場分析~
    接下來,小農菌收集了兩個靠種植花卉致富的案例,供大家參考。看完後,農友們需自己思考:為何都是做農業,人家憑啥就能年賺百萬。不要不服氣,虛心學習討教才是上上策!1、天津市孫德鴻靠著種植水生花卉年賺上百萬一說到養花賺了大錢的人,天津城很多人都知道是孫德鴻。孫德鴻從創業開始,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輕鬆養養花年賺上百萬。這說明選對了行業,瞄準了商機,就極有可能一下子就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