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蟑螂,估計沒有一個人對它有好感。然而,山東濟南章丘區的李延榮卻把蟑螂當成了寶,他不但喜歡蟑螂,而且,還建了一個超大型的蟑螂養殖場,在這座養殖場內既養蟑螂,也養魚、餵雞、種菜,僅靠養殖蟑螂就年賺千萬元,而他所養的魚、雞和所種植的蔬菜也能給他帶來100多萬元的額外收入。
那麼,李延榮怎麼想起去養殖蟑螂呢?養殖蟑螂又有什麼用呢?
有一天,李延榮的寶貝女兒在看關於蟑螂的動畫片,李延榮感到非常好奇,因為他知道蟑螂是一種很噁心的蟲子,是一種幾乎人人都討厭的生物,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看到蟑螂,但女兒幹嘛要看這樣的動畫片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對女兒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女兒回答說:蟑螂雖然是一種人人都討厭的害蟲,但蟑螂有「完美生物」的稱譽,它能夠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而且,它的體內富含其它生物所必須的蛋白質,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蟲子呢!
李延榮聽女兒這麼一說,頓時對蟑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開始上網查閱資料。通過資料的查閱,李延榮隱隱地感覺到自己看到了極大的財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辦一座養殖場,專業養殖蟑螂。
蟑螂,是一種「蜚蠊目」(學名)的昆蟲,它的身體扁平,呈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不善飛,能疾走。在全世界有6000多個品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一般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蟑螂的生命力極強,有科學家指出:如果某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子大戰,在核子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甚至魚類等都會全部死亡,但蟑螂卻會繼續著它們的生活!由此可見蟑螂有多麼驚人的生存能力。
在我國,常見的蟑螂約有200餘種,而常見的室內蟑螂僅僅有10種左右。不過,室內蟑螂的個頭都比較小,是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
在美洲,有一種蟑螂被稱為美洲大蠊,這種蟑螂的個頭比較大,非常適合人工養殖。因此,李延榮通過向專家諮詢後決定養殖美洲大蠊,於是,李延榮拿出了50萬元積蓄,開始養殖蟑螂。剛開始,李延榮僅僅是在野外建了一個小小的養殖場進行養殖,但隨著經驗以及財富的積累,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李延榮將養殖場搬到了近郊,而且,建造了一座大型的現代化養殖場,並且,在養殖場裡養魚、養雞、種菜,養魚、養雞是為了防止蟑螂的逃逸;而種菜卻是為了充分利用蟑螂自身的熱量資源,從而使蟑螂養殖場變成了綜合的種養企業。
據央視十七頻道《致富經》欄目報導,李延榮一方面利用蟑螂的死屍生產飼料企業所需要的蛋白質,靠售賣蟑螂粉賺錢;另一方面靠賣魚、賣雞和賣菜賺錢,闖出了一條完美的致富之路,堪稱敢想敢幹的致富典範。
當然,李延榮僅僅是我們值得學習的致富榜樣,作為農民朋友來說也沒有必要人人都去養殖蟑螂。但是,我們應該從李延榮的身上得到某些啟發,用他敢於創新的經驗使我們自己也闖出一條「別具一格」的致富之路,從而使我們脫離貧困,走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