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每一個年代,都有不同的人才,他們對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們今天說的這位,功勞同樣也不小,他給一直以來被人們嫌棄的「小強」賦予了新的作用,對於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李延榮。
意外開始對蟑螂的研究
李延榮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研究蟑螂的人。他曾經有一份令人們非常羨慕的工作,一家藥物公司的高管。他是在意外的情況下才發現了蟑螂的價值,並且開始研究的。他無意之中看到了一條關於蟑螂的視頻,介紹了它的很多優點,李延榮意識到,如果將這些好處發揮出來,那麼蟑螂就不再是一個只是被人們討厭的生物了。
當時他所在的公司每天都會生產不少的廚餘垃圾,想要處理他們還是比較麻煩的,如果是直接填埋或者是燒掉的話,對環境的汙染肯定是很嚴重的,還得花不少的錢。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既然蟑螂本身就是吃垃圾的,那讓蟑螂來處理這些垃圾,不僅保護了環境,而且還大大減少了成本,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嗎?
李延榮馬上就決定嘗試這件事情,但是之前並沒有人嘗試過這種做法,他是第一個,他必須一步一步的來,他先是在家裡養了很少一批的蟑螂,進行試驗,如果能成功的話再加大規模。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直接辭掉了自己的工作,他對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覺得自己的想法一定可以成功的。
從不被認可到擁有事業
一開始他在家裡養蟑螂,也是多次請求之後猜得到了家人們的同意,但是一段時間過後,蟑螂的數量變多了,家裡的氣味也變大了。他就將自己的試驗地點轉移到了其他的地方。在試驗中他發現,這些蟑螂處理垃圾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像,他覺得現在就是擴大規模的時候,他開始貼出招募啟事,尋找願意和他一起奮鬥的人才。
不少人都覺得這種事情是不現實的,畢竟蟑螂的體型太小,好像清理不了多少垃圾。但是李延榮不在意比爾呢的懷疑,他希望用事實證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工廠裡,成千上萬隻得蟑螂一起工作,展現了他們的進食能力,也展現了強大的清潔力,由於不斷地繁殖,過一段時間後,蟑螂的數量居然達到了八億多隻。
之後,垃圾已經不夠蟑螂吃了,李延榮不得不想辦法增加垃圾供應量,當時那些懷疑他的人也不再說什麼了。他的工廠是濟南最特別的一家工廠。儘管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他不能停下來,因為他的工廠還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無法控制蟑螂的數量。他決定重新發掘蟑螂的其他優點,看看在哪一方面還能有比較不錯的貢獻。
他在尋找相關的資料時發現,可以將蟑螂加工成粉,這種粉會有極高的蛋白含量,將這些粉餵給動物,就能提高他的免疫力。他正愁這麼多的蟑螂怎麼辦,如果製作蟑螂粉成功的話,那就很好處理了。他又一次開始了試驗,養了一窩雞,每天投餵蟑螂。過一段時間到了收穫的時候,他發現這些雞確實比一般的雞更要強壯,因為這項試驗他還拿到了新的發明專利。
其實國內對於蛋白粉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國內可以生產蛋白粉的地方卻非常少,他的這項發明正好可以用上,比起國外進口的蛋白粉賣的更加便宜,不少的廠商也願意和他進行合作,慢慢的,他在全國範圍內都開始出名了。
蟑螂的優點不只是有這些。《本草綱目》中曾經寫道:主血淤徽堅,寒熱,破積聚,喉咽閉。意思說蟑螂能夠活血化瘀,解毒療瘡。現代醫學也確實證明了蟑螂的功效。李延榮知道了這一點,便開始試著去開拓醫藥市場。他的企業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從研究到生產,加工到出售,都可以一條龍的完成,他的企業本身就擁有大量的蟑螂,而且他也有不少關於研究蟑螂的專利。
李延榮積極的開發了蟑螂在各方面的優點,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他甚至將蟑螂的排洩物都變成了掙錢法寶,他將大量的糞便生產加工成肥料,對農作物的生產有非常大的幫助。人們一直都非常討厭的蟑螂,在他這裡居然變成了掙錢的工具。最厲害的是,他的整個工廠已經完成了技術升級,形成了循環經濟,上面一層專門種花種菜,下面一層用來養蟑螂。
飼養蟑螂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可以傳導到上層,滿足了種植植物時所需的溫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的成本。李延榮曾經統計過一個數據,每15噸的餐廚垃圾就可以生產近一頓的蛋白,每年全國生產的垃圾超過6000萬噸,那就可以產下400萬噸的飼料,仔細算一下,一年的收入就可達到600億。
成功的秘訣
憑著蟑螂也能成功,有人會好奇,他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其實只要看到他企業發展的進程,我們就非常清楚了。首先,他擁有新的想法,敢去想一些別人不敢想的事情。其次,他很有行動力,在確認了自己的想法之後,他馬上就開始動手做了,正因如此,他才能通過蟑螂獲得成功。
真正的人才從來都不會被困境打敗,不管自己面前面對的是什麼,他都能先到辦法應對。李延榮通過自己的想法,成為了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同時,他還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加深了人們對蟑螂的了解,讓人們知道他不只是簡單的害蟲,同時,還為環保事業作出貢獻,減少了垃圾對於環境的汙染,他的行為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論詩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