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最南端,有一個小縣,與廣西南丹縣接壤,是貴州省乃至大西南進入兩廣出海口的必經之地。它東守兩廣、西望滇黔、南控東協、北至天府,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是貴州南部重要城鎮,也是西部地區連接中、東部地區的開放前沿。這個小縣就是獨山縣。
獨山縣總面積2442.2平方公裡。被國家確定為甲級開放縣,被省政府確定為民族地區綜合改革試驗區、農業綜合開發縣、集體經濟試驗區和星火技術密集試驗區。由於處於特殊的位置且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形條件,獨山縣有著良好的礦產資源、林牧業資源和水資源。
數據顯示:2017年,全縣期末戶籍人口37.08萬人,轄區8個鎮,7個鄉、3個民族鄉。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94.3億元,財政總收入9.47億元。
1、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水族建築,已經申報了三項金氏世界紀錄
然而這樣一個有著良好資源的小縣卻在今年3月份才摘除了「貧困縣」的帽子,退出了貧困縣的序列。甚至在最困難的時候,這個縣負債近400億,而在2016年,這個負債纍纍的小縣決定進行一個耗資兩億的項目——修建「天下第一水司樓」。
「水司樓」位於獨山縣當地的一處景區裡,是依照中國傳統文化中風水傍山而建,佔地約5900平方,整體建築約六萬平方,高達99.9米,圖紙策劃一共有24層。在建造時,「水司樓」的所有標準都是與世界標準接軌,更是按照全球第一高的建築策劃設計的,集合了水族、布依族、苗族的元素。本來是想建設成世界級建築、一級旅遊景點、拍照聖地的,宏偉的外觀、別具一格的構造、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無一不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公開資料顯示,該樓位於貴州獨山淨心谷景區,佔地面積59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樓高99.9米,共24層,是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水族建築。該棟建築已經申報了三項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築;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築;世界最大牌樓。按照原先的計劃,這座樓應該在2018年就進入最後的收尾的階段,在2019年就可以正式對外界開放,投入營業之中。
2、透支計劃創「水司樓」,縣長免職後徹底爛尾
2018年11月,多家媒體曾報導:「始建於2016年9月的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雄偉壯麗造型別致的水司樓,是集會展博覽、酒店住宿、遊覽觀光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體。除具有水族特色元素外,該建築還融合了苗族、布依族特色,是獨山縣淨心谷景區最具標誌性的宏大建築。 水司樓是按照水族依山畔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和建築特徵修建,是水族人民的文化符號和智慧的象徵,背靠淨心河谷山脊,以弧形的平面布局模式,如同張開懷抱的巨人,緊擁美麗的姻脂河灣,設計巧妙,工藝精巧」。
當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跟蹤報導這座「水司樓」,想要在竣工後及時地拿到第一手資料回去報導,但最終卻迎來了一座爛尾樓,只留下了一個空殼在那裡。這是為什麼呢?
這一切都離不開當時獨山縣的縣長,他本身是建築專業畢業,想要通過他的專業知識為小縣做出一些貢獻,所以他想出了修建基建,吸引開發商,帶動小縣經濟發展。除了這個「天下第一水司樓」,他還組織建造大學城、商業區等一系列建築區。後來這位縣長被免職了,這個工程也隨之被停滯,成為了一座爛尾樓,一直擱置在那裡。
其實這座樓本身還是有著很雄偉的外觀,夜裡點亮燈後又是另一番美麗的景象。再加上獨山縣本身有著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美麗的溶洞還有溫泉。如今獨山縣已經脫離了貧困縣,縣城總體年收入不到十個億,在摘掉貧困縣標籤後,實事求是地發展,穩中求進,或許我們未來能夠看見獨山縣帶著獨特的少數民族特色出現在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