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化學都挺活

2020-11-28 每日甘肅網

  對於昨日的數學試卷,老師和學生反應截然不同

  對於昨日進行的中考數學試卷,老師和學生的反應截然不同。考生感到試題非常靈活,有難度。老師則認為,試題難度有所降低,對於知識掌握靈活、基礎知識紮實的學生來說有可能得滿分。另外,化學試題貼近生活。

  【數學點評】

  知識運用靈活的考生能得滿分

  點評1今年中考試題以課程目標內容為依據,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注意內容覆蓋的基礎上,突出了對核心內容的考查,如:「數與式」、「基本圖形的性質」等;試卷的難度呈現了由易到難的順序,相鄰題目之間的難度沒有出現大幅度波動;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均以最基礎知識或最常見的生活現象為起點命制試題,解答題中後幾道題有較強的綜合性。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較好地體現出試卷的區分度。

  點評2這次試題明顯靠近新課標要求,降低了平面幾何的難度。試題整體難度有所降低,考後經詢問一些平時成績比較優秀的考生,他們表示答得不錯。知識掌握牢固,會靈活應用的學生能得滿分;但對於靠死記硬背學習的學生來說這題不易得高分。

  點評老師

  蘭州市教科所高級教研員張志存;蘭鐵四中姚薇老師

  【化學點評】

  題不陌生但得高分不易

  點評1試卷總體來看,點與面覆蓋全,與社會生產生活結合緊密,注重難點知識的考查,把握在不同層次。試題有變化,有創新,充分體現新教材理念。試題關注熱點,如:酸雨的案例;關注知識點的運用,如:酸鹼提純。點評2試題難度與往年持平,更體現靈活性。在基礎設置的同時,試題又拉開層次,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有變化有創新。與考試說明的分值相當,試題由去年的150分降低到120分,所以題量稍有減少。與診斷考試相比,題量差不多。有個別題型比較靈活,知識面廣,和實際生活相貼近。例如:鐵生鏽等試題,著重考查考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試卷題量重點分開,層次分明,突出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聯繫緊密。考生雖不會感到陌生,但要考高分卻有相當的難度。

  點評老師蘭州市教科所化學教研員王英、鐵四中張永林

  【考生反應】

  數學題靈活化學不好拿分

  「數學試題太難了,尤其是幾何部分的試題幾乎是課本例題中沒有見到的,需要認真思考、從多角度分析才能理出答題思路。」昨日,數學考試結束後,從蘭州四中考點走出的考生們紛紛埋怨數學試題過於太難。蘭州六十六中的一名考生告訴記者,數學試題考查的範疇雖然是課本上的知識點,但是考查的形式不是直接考查所學的知識點,而且把很多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來考查,這樣就增加了難度,此次考題的難度遠遠大於一診考題的難度。對化學試題的難易程度感覺如何呢?在蘭州六十六中參加考試的兩位考生告訴記者,化學試題和一診考題的難易程度相當,考查的知識點基本都是課本上的,同時很多試題都是平時見過的。但是答起來並不容易,只靠死記硬背得不了高分,每道題都得經過認真的思考才能做出答案來。

相關焦點

  • 這仨學霸,數學、物理、化學競賽國決第一!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隨著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暨冬令營的閉幕,2019年五大學科競賽順利收官,五支新的國家集訓隊也全部產生。經過接下來的集訓,將從這些天才學霸中選拔出國家隊,繼續徵戰五大學科的世界級賽事。這裡,為大家分享今年的數學、物理、化學競賽國決第一名,以其帶給友友們些許啟發與收穫。
  • 科學時報 感受數學大師張景中院士:數學學習關鍵在用活
    周光召在這本書裡語重心長地說:「每個人都有美好的青少年時代,而最值得人一生懷念的當屬中學時光。從對世界充滿好奇,對人生充滿憧憬,天真無邪的少年一步步走向有志向、有理想、有學識、熱情奔放、思想成熟、性格堅毅的青年,中學是一個最重要的階段。可以說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身心健康、情商、創造力和科學精神等等,都會在中學期間初步形成,都會對今後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名學生,我對此感受深刻。
  • 數學:注重基礎知識 化學:關注實際應用
    原標題:報邀請一線教師繼續解析點評蘭州中考「一診」試題數學:注重基礎知識 化學:關注實際應用由蘭州市教科所組織的2018年蘭州市中考「一診」考試4月11日在全市各初中學校繼續進行,當日數學、化學兩科考試結束後,本報邀請蘭州三中、蘭州六十六中一線教師對試題進行解析
  • 解析初中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的區別
    善於分析概念的不同, 小編整理了解析初中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的區別內容,以供大家參考複習。 解析初中化學方程式與數學方程式的區別 (1)化學方程式中的加號「+」和等號「=」有特定的化學意義;反應物間的「+」號表示物質間有「反應關係」,即用「+」號相連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故應將「+」號讀成「與」、「和」或「跟」。生成物間的「+」號表示物質的「並存關係」,即反應後同時有這樣幾種物質生成,故應將「+」號讀成「和」。
  • 讓孩子愛上化學,看看這些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孩子都知道嗎?
    很多家長頭疼,特別是女孩子,不愛學化學,但是初中高中都都這一科目,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喜歡上化學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時,先讓他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很多孩子都愛吃肉鬆麵包,那用什麼方法能鑑別出是肉鬆而不是棉花呢?
  • 中考進入第二天,數學、化學與生活的聯繫越發密切
    7 月 17 日蘭州 2020 年中考進入第二天當日進行了數學和化學考試考試結束後,記者在部分考點對考生進行了採訪,據大多數考生反映,今年中考數學題型題量與往年基本一致下午的化學試題考生反映難度比平時有所上升,個別題型也比較新穎,涉及生活常識的試題較多。也有個別考生反映試題與去年試題類似。我市個別中學老師,在考試結束後跟學生交流,他們感覺此次中考數學試題與一診題型差不多,難易程度如考生所言 " 適中 ",試題考察面廣,基礎性強,後面幾道試題有一定的難度,也讓試題有了一定的區分度。
  • 高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數學無緣榜首,化學僅排第5
    目前多數省份所實行的高考模式為3+X模式,也就是語文、數學、外語加上文綜或者理綜。改革之後模式變為3+3模式,不分文理,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選科目外,從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門科目中任選其3。
  • 點評遼寧高考試題:數學題型不難 都是熟臉
    總體來看,化學試題注重考生化學素養和對化學學科本身的理解,不失為一套好題。生物:試題有一定區分度點評人:瀋陽五中生物老師 那豔華今年生物試卷並不難,而且知識點在考綱範圍之內。主要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方面。
  • 數學要有取捨 化學抓幾大定律
    數學要有取捨 化學抓幾大定律   今年是甘肅省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
  • 專攻化學七年後,一個清華學霸決定退學……
    該校恰好有一名化學老師,帶競賽生經驗豐富。周治宇的化學成績也很出色,15歲的他沒想太多,草草放棄了數學,改攻化學競賽。他的最好競賽成績是參加省隊,在全國化學競賽拿了一等獎。 歡喜之餘,父母並不知道早在高一的暑假,周治宇就非常討厭化學了,常是邊罵邊學。多年的數學訓練讓他喜歡演繹學科遠甚於化學這種歸納學科。
  • 化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北京省隊名單
    中國化學會在其官網上公示了2020年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一等獎學生名單。今年共有來自全國28個省、市、區的1677名同學獲得化學省一獎。
  • 數學繁,物理難,化學公式記不完!初三新生見到化學,腦殼都暈了
    提起初三年級新開的一門課程-----化學,很多同學有話要說:化學,是一門殺死腦細胞的學科,看到元素周期表,我腦殼都暈了。天哪!那麼多密密麻麻的知識點,都要背。初二開的物理已經夠難的了,「參照物」、「慣性」、「摩擦力」等抽象得很,學起來頭昏腦脹的,常常找不著北。
  • 任正非:化學和數學物理一樣重要!
    如果從我們日常的所有物品來分析,哪怕就是鞋子、包包、絲襪、尿不溼……如果要從核心技術來追蹤,我們都受制於國外,都是進口的原材料回來進行加工製作。川普下令陶氏化學對華為進行技術封鎖,主要就是從化學的角度進行制約,因為在晶片膠水這個領域,雖然我們有502,但沒卵用,陶氏化學在光刻膠領域具有壟斷地位,甚至日本、德國都無法替代。美國陶氏化學有多大,全球5萬名員工,分子式材料產品有5000種,平均每十個人負責一種產品。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千條數學定理是死是活在此一舉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千條數學定理是死是活在此一舉時間:2018-09-24 19:20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千條數學定理是死是活在此一舉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 高中化學:與「鹽」相關的所有化學方程式都在這,建議收藏!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學科。同學們想要學好化學,取得高分,就必須充分了解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各個章節之間聯繫非常密切,例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可以滲透到各個章節中;另外,和初中相比,化學方程式明顯增多,多數反應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應規律,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難度,如果不及時消化,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相當被動,所以化學方程式是高中化學的重中之重。
  • 我們為什麼要學好化學?
    後來實在吃不下了,聽說菠蘿不用切開,放在那就能吸甲醛,隨即又賣了一箱菠蘿,但是效果都不好。上大學時身邊學習化學的朋友挺多,遂趕緊向他們打聽菠蘿、柚子皮還是活性炭,哪個更容易去除甲醛,光觸媒、臭氧哪個性價比更高,然而被告知的卻是二甲苯、乙二醇的危害,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開窗通風就可以。我忽然發現,和他們相比,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簡直太多。頓時感到生命之渺小、世界之博大。
  • 隱藏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背後,被我們忽視的基本規律
    一次又一次創造與發現,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從感性駛向理性,應用數學審視世界的邏輯規律、物理學揭露世界的運行規律、化學判定世界的組成規律、以及生物學呈現了行為規律。邏輯規律———數學在兩千年前,有一位數學大家,提出了著名的畢達哥斯拉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的平方等於直角邊的平方之和,從而一舉奠定他在西方數學史上的地位。在不斷地對於數學研究下,他發現這個明晃晃地世界背後全是由數學,或者說是數字決定,例如他發現了聲音與數字的對應關係。
  • 高一數學攻略:數學解題技巧口訣
    導語:初中升入高中後,數學學習的難度增大了好多。首先便表現在知識點的增多,好多同學剛上高中後,抱怨在課堂上聽得挺明白,但是課下便不會做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知識點太多而又不熟練的原因。因此,在這裡推薦一篇高一數學解題技巧口訣,涵蓋了高一絕大部分知識點,簡單易懂,希望能幫助大家。
  • 2020年河南中考數學/物理/化學答案!
    2020年中考結束但是我們進步的腳步不應停止為您帶來2020年中考數學試題答案2020年中考物理試題答案>2020年中考化學試題答案助力學子順利進入理想高中中考理科試題答案2020年中考已經結束,我們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了理科答案,同學們考試結束後一定對對答案,對於後續學校錄取做到心中有數!
  • 諾貝爾獎有物理、化學、醫學、和平、文學,為何沒有數學獎項呢
    但是讓人很疑惑的是,諾貝爾獎項用物理、化學、醫學、和平、文學等領域,為何科技基礎領域的數學卻不在其中呢?其實這也是有緣由的。第一個解釋是諾貝爾未婚妻或者女朋友被數學家搶走諾貝爾一輩子沒結過婚,這個我們是能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