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像人臉的插座
或者像人臉的雲
甚至路過一棟房子都以為是奧特曼
實際上,不僅僅你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大家都是這樣的。關於這個現象,有一個專業的名詞——人臉空想性錯視(face pareidolia)。就是這種神奇的現象,讓你很容易把生活中一些沒有生命的物體想像成有眼睛有嘴、甚至不一定需要鼻子和耳朵的人臉,搞得好像每天都能感覺到有一張臉在看著自己。
別說是地球上,在宇宙中,這樣的圖形也時常可見。上個世紀70年代,NASA的海盜1號太空船在火星上空對西多尼亞地區進行拍攝,意外發現了一張非常有趣的照片。照片中,一個山丘不僅有兩個對稱的洞,而且在對稱軸上還有凸起部分,下方也有一處凹陷,活像一張人臉,因此這張照片被稱為「火星之臉」,以至於很多人弄假成真,認為火星上存在生物。
(圖片說明:著名的火星之臉)
那麼,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我們只要看到兩個一樣高的相同對稱圖形,並且在對稱軸的下方有另外一個對稱的圖形,就感覺像人臉呢?
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行為神經科學家Colin Palmer介紹說:「這種將一些特徵構想成人臉的基礎模式,是我們的大腦一種適應的表現,這也很可能使我們對引起空想性錯視的物體提升注意力的一種方式。不過,人臉空想性錯視不僅僅是讓我們意識到有一張臉存在,還會讓我們認出它是誰、面部能傳遞哪些信息,比如它們是否在注視著我們,它們是快樂還是悲傷。」
就比如上面這張圖,雖然沒有任何生命,但是我們不僅可以將它看作一張臉,還會感到這個表情有些驚訝。
這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這意味著在我們的大腦或者是視覺系統中,絕不是將這些圖像簡單處理一下就草草結束了,而是經過了更加深層的處理過程。
更加神奇的是,科學家研究之後發現,這種神奇的現象不僅僅在人類中存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同屬於靈長類動物的恆河猴身上,科學家也發現了這種會把自然界中毫不相干但有點類似的圖形看成面部結構的情況。
Palmer和同樣來自於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心理學家Colin Clifford(兩個人也恰好都叫Colin)認為,人臉空想性錯視可能和人類從其他人面部獲取一些社交信息的感受機制有關。於是,他們在最近做了一項新的實驗來驗證這個想法。
在這次研究中,他們一共招募了60位志願者。他們給這些志願者看了許多容易引起空想性錯視的圖像,其中大部分表情都是向左看,只有一小部分是向右看(由於是面對著這些表情,所以對於志願者來說就是相反的方向)。結果發現,當志願者們長時間盯著這些圖像時,他們就會出現感受適應的現象。
所謂的感受適應,就是生物體能夠根據環境變化對感受器的刺激,使感覺閾限發生變化從而適應環境的現象。比如你晚上睡覺時剛剛關燈,幾乎看不見屋子裡的一切,但是過一會就能看見一部分物體,這種暗適應就是感受適應的一種。在本次實驗中,志願者的感受適應,就是對那些非生命體的面部結構所暗示的方向感受更加明顯。
Palmer解釋說:「如果你不斷地注視這些朝你左側看過去的面部結構,過一段時間,你的知覺就會有所改變,認為它比實際情況看的方向更加靠右。這就是一個證據,展現了大腦的一個適應的過程。當我們反覆觀看那種朝某個方向注視的表情時,大腦中感受注視方向的細胞就會發生敏感度的變化。」
他還表示:「我們認為,對於注視方向的適應反映了神經機制在對感官特點進行編碼方面的可塑性,這種交叉適應的效應暗示:我們對面部的空想性錯視與人類在社會方面的注意力有著重疊的部分。」
他們進一步介紹說:人臉空想性錯視不僅僅是簡單的認知或者是記憶方面的處理過程,而且還經歷了我們視覺系統的更深層次信息處理機制。這樣的機制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可以幫助我們閱讀別人的表情,判斷對方的心情和態度是怎樣的。
對於我們來說,這個「技能」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如今的繁華社會上,還是早期的初級社會上,能夠通過表情辨別其他人的情緒,都能夠讓一個人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Palmer指出:「能夠快速且準確地發現面孔,是人類進化出來的一大優勢。這不僅對於我們的社交來說至關重要,而且還能讓我們快速地發現捕食者。」可以想像,在史前時代,擁有這個技能的祖先能夠迅速發現天敵並及時逃離,最終倖存下來,而無法識別面部的祖先最終都被捕食者所殺害,這也是自然篩選所留下來的。從上面恆河猴也有這個特點的例子中,我們也可以找到這個證據。
因此,雖然在今天,這樣的技能似乎只能讓我們在網絡上扒出一些有趣的圖片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在幾萬年前,這是人類祖先能夠生存下來的必備技能。誤把生活物品看成是人臉,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大麻煩,但是無法將自然界的面孔識別出來,對於人類的祖先是致命的弱點。
今天的人類有很多特徵,都是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儘管過了幾萬年,但這些特徵仍然沒有被抹去。自然演化的結果是非常強大的,絕不是幾萬年就能輕鬆改變的。
當你下次看到這樣像人臉的圖形,或者其他人給你發來這樣的圖片,別忘了,那是我們祖先曾經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是我們今天能夠玩手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