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放、無改革,不改革、無創新,不創新、無未來。
剛剛閉幕的市委五屆十次全會,面向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要「堅持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開放,加快建設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為我們擴大開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要以融入成渝為主攻方向。開放的內涵是與巨人同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遵義家門口的超大經濟體。在融入成渝中加快發展,比融入其他經濟圈、經濟區、經濟帶都更為現實、重要和緊迫——如不主動作為,「近水樓臺」的優勢就可能變成「虹吸塌陷」的局面。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人文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加強戰略、規劃、政策、功能連結,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互聯互通,主動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生產生活分工,千方百計擠進「產業鏈」,全力以赴融入「供應鏈」,用心用情服務「生活鏈」,把遵義建設打造成為貴州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先行區」,借力成渝,合作發展。
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要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主攻陣地。開放的本質是深化改革。很多開放問題,往往需要通過改革的方式和手段去解決。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和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進一步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我們要樹立「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意識,堅持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作為新形勢下擴大開放的重要任務,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大提升行動和營商環境評價,深入實施服務民營企業六大轉型行動,最大限度釋放內需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全力打造「遵滿意」政務服務品牌。
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要以提升經濟活躍度為主攻目標。開放的路徑是交流創新。一個城市對外聯繫越廣泛,交往創新越活躍,對於資源的集聚、配置、共享能力就越強。我們要堅持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擴大開放的重要支撐,落實「招商三問」,創新招商方式,大力推進「東部企業+遵義資源」「東部市場+遵義產品」「東部總部+遵義基地」「東部研發+遵義製造」,大力引進一批「候鳥型」專家、「星期天」工程師和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大力推動優勢產能、重點企業、特色產品「走出去」。要大力開展項目建設爭優年、招商引資競賽年、營商環境比拼年等創建活動,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各級各地擴大開放的積極性,加快提升遵義經濟活躍度、資源聚集度、開放新高度。
開放的大門是發展的大門,是交流的大門,也是美好生活的大門。開啟新徵程的遵義,正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舉措,走向新發展格局、走進新發展階段。
【來源:遵義市政府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