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在津沽大地掀起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之際,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吹響了天津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號角,在我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上來,凝聚思想共識,積極參政議政,認真履職盡責,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貢獻統戰力量。
凝聚共識 共擔責任使命
「要將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提振發展信心、凝聚思想共識。」連日來,多種形式的學習會、宣講會在我市統一戰線各領域展開。
「天津『十四五』和2035年目標願景,符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符合中央對天津的定位,符合天津發展實際和人民群眾需要,為我們履職建言指明了方向。」民革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劉凱華說,民革市委會將帶領各級組織和廣大民革黨員,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民革界別優勢,積極開展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工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遠景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是一次凝心聚力、提振士氣、全面謀劃天津發展的重要會議。《建議》擘畫了我市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臺盟市委會副主委、市國土資源與房屋職業學院副教授鄭月晨說,臺盟市委會將帶領廣大盟員和所聯繫臺胞,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化思想共識,發揮「臺」字特色,圍繞《建議》提出的重點領域,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肩負起新時代民主黨派的使命責任。
參政議政 共謀天津發展
面對新機遇,踏上新徵程,如何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成為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熱議的焦點。
「市委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民盟市委會副主委、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劍萍說,天津教育體系比較完備、基礎比較紮實,未來要發揮好天津教育的比較優勢。教育創新是培育創新生態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要從中小學抓起。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要從幼兒開始。要激發學校和教師的活力,減輕學生、教師和家長的負擔,率先構建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
民進市委會副主委、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副主任張水波說,作為一位民進會員和從事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將緊緊圍繞我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特別是在市委全會提出的將我市打造成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等涉及自己專業的領域,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履行好政協委員職責。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天津帶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致公黨市委會副主委、南開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卜顯和說,無論是參與「大循環」還是「雙循環」,天津都有很好的基礎條件。我們將繼續發揮僑海特色,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助力我市加強與東協等國家經貿往來,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市知聯會將依託『天津市黨外知識分子議政建言座談會』品牌活動,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民生熱點、脫貧攻堅和防範重大風險等重點工作領域建言獻策,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無黨派人士、市知聯會副會長李瑛多年來發揮自身優勢,舉辦百場惠民公益演出,把舞臺搭在基層,讓藝術貼近百姓。她說,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要以人民為創作方向,以實際行動踐行「深入基層、紮根人民」的宗旨,做為人民服務的文藝「輕騎兵」。
立足本崗 強化履職盡責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春華秋實,重在落實。
「一基地三區」城市功能和優勢更加凸顯,「津城」「濱城」雙城格局全面形成;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處於國內第一方陣;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法治天津基本建成……美好願景如何照進現實?我市統一戰線成員幹勁十足。
《建議》在媒體發布後,民建市委會副主委、市政協副秘書長石玉穎逐字逐句精讀細讀,反覆體會領悟,尋找切入點和發力點。他說,民建作為密切聯繫經濟界的參政黨,要重點關注天津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大局,貢獻智慧力量,凝心聚力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
此次由中科院工業生物研究所牽頭建設的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作為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重要載體,寫入了我市「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讓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馬延和倍感振奮,「我們一定要打好生物製造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戰,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打造全國先進科技平臺集群,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全力塑造天津發展新優勢、形成經濟增長新模式、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濱城」躍然眼前。如何助力「濱城」發展,在九三學社市委會常委、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明東心中已有規劃,「作為天津大學醫學學科發展主要規劃建設部門,我們將藉助醫教協同、醫工交叉的特色優勢,與『濱城』協同,建設好學校濱海直屬醫院體系和濱海國際醫學院,引領醫學相關學科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與臨床轉化,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推動『濱城』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市工商聯副主席、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表示,一定要高舉自主創新的大旗,將科技創新發展作為企業的戰略支撐,秉承「掌握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場景、發揚工匠精神」的企業經營方針,不斷向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加快科技成果與產業化落地,切實肩負起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