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1:32 津雲
12月2日,中共天津市委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會上市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新聞發言人許成庚介紹了《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起草情況、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許成庚說,《建議》的起草主要基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規劃《建議》是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制定的。「十四五」時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建議,事關天津長遠發展,意義重大。今年5月,市委成立了天津市「十四五」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由李鴻忠同志擔任組長,張國清、廖國勳同志先後擔任第一副組長,陰和俊、馬順清同志擔任副組長,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同志擔任領導小組成員,同時組織力量成立起草專班,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開展文件起草工作。6個多月來,市委常委會先後召開4次會議,就我市「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指導思想、總體框架、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進行深入研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後,10月30日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五中全會精神。11月6日市委常委會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行專題學習討論,對標對表,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李鴻忠同志先後到濱海新區、河東區、市發改委、市屬國有企業等基層單位和部門調研座談,當面聽取基層群眾和有關方面對「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建議,把方向、定思路、作謀劃,多次修改審定規劃《建議》稿,確保了起草工作高質量完成。
第二,規劃《建議》稿起草堅持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7月至8月上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領導同志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形成33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同時,召開信創產業、城市規劃等專題會議,就一些重大戰略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市委成立「十四五」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擔任諮詢委員,藉助外腦對天津「十四五」規劃把診號脈。11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天津2020中國企業家大會,李鴻忠同志先後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等,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在文件起草過程中,廣大群眾對謀劃「十四五」規劃踴躍參與,通過來電、來信、留言、問卷等方式,共提出意見建議1.4萬餘條。11月中旬,規劃《建議》稿徵求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市級領導同志和各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的意見,認真聽取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的意見,起草組全面匯總梳理,認真研究吸收,對規劃《建議》稿增寫、改寫、精簡文字共計163處,涵蓋各方面意見和建議269條。可以說,規劃《建議》制定的過程,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是深化認識、理清思路的過程,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
第三,規劃《建議》的主要考慮和基本框架。規劃《建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天津未來發展放在「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放在黨中央戰略全局中考量,放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中把握,綜合考慮發展的基礎、優勢和短板、困難,對「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安排部署。
許成庚說,規劃《建議》的起草主要把握六條原則:一是處理好承上和啟下的關係,做好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鬥目標的有機銜接;二是處理好改革和發展的關係,突出用改革開放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三是處理好發展和民生的關係,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四是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係,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有效防範和應對重大風險;五是處理好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關係,既找準天津定位、發揮天津優勢,又堅持「補短、強弱、升級、奠基、惠民」;六是處理好戰略性和操作性的關係,既有大的思路目標,又有具體措施。
規劃《建議》共有12個部分,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板塊。總論部分主要闡述我市「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成就、「十四五」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必須遵循的原則和主要目標。分論部分主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結尾部分主要闡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快建設法治天津、推動形成引才聚才新優勢,為規劃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規劃《建議》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完善現代化大都市治理體系,努力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展現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開好局、起好步。(津雲新聞記者陳汝寧 霍豔華 攝影蒲永河)
責任編輯:張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