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3000萬光棍」這個說法是不嚴謹不正確的。
3000多萬這個數字的來源大多其實是來自中國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簡單計算推論。更重要的是,時任計生司司長陳勝利親自出面闢謠:對於「3000萬光棍」這個數字的可靠性,他給予了否認。「這個事情大家眾說紛紜,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是不準確的,純粹是子虛烏有,媒體誇大了事實。」
一、這種統計到底有多少準確性?人口統計是一項極為複雜的過程,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那麼數據是怎麼來的呢?
他們普遍是以戶籍數據來統計的。90年代初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比較嚴重、很多女孩並沒有上戶口。
每年各個城市的平均工資排行,你覺得這些數值準確嗎?
二、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舊思想已經過時。當今社會的趨勢是生女兒更受歡迎。生了男孩意味著大量的付出,尤其是物質上,所以很多年輕的夫妻更加偏向於生女兒。
三、男性擇偶往往是向下選擇,男人在年齡上也佔據絕對優勢。
什麼是現實,男人遠遠比女人現實。
現實是需要資本的,你具備這個資本再來談現實。不可否認,的確存在一些拜金女,她們或天生麗質,或出生豪門,但是這只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中國女人客觀來講,85%以上都長相普通。一個稍微成熟點的女人更加渴望本份可靠值得託付終生的男人。
男人考慮的是生存,女人考慮的是生活。
中國14億人口,誰不想成為富人呢?社會的法則永遠是二八定律,普通人的社會上升通道基本被堵死,絕大多數人所謂的努力奮鬥不過是為了讓生活不至於那麼糟糕,無論媒體新聞怎麼唱高調,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就國際平均來講,我們都生活在溫飽線上,如果自身條件一般依然幻想嫁入豪門或者有朝一日飛黃騰達,那僅僅是做夢而已。反觀現實多少大齡剩女為了追求那所謂的豪門夢,飛蛾撲火不自知呢?
大肆宣傳男多女少的究竟是那些人呢?細心的小夥伴們不難發現,自從房地產行業大肆興起,房價不斷上漲,這種言論愈演愈烈。
所以說性別比例失衡會導致結婚率下降或者說男人找不到老婆這種說法不成立的。
事實上,不管男女性別比例多麼的平衡,甚至在某一年齡段,在某一局部地區女性多一點點,還是會有相當數量男光棍存在,這是女性選擇的結果。
無論是從原始本因講,還是從社會發展來看,導致結婚率下降和光棍的存在的真正原因是女性「寧缺毋濫」的擇偶思維導致的,和黃教授提出「一妻多夫」沒有任何關係。
歡迎小夥伴們點讚、轉發、留言討論!